?

形式美法則在構成設計教學改革中的新探索

2017-02-28 22:05王立松
大陸橋視野·下 2016年11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

王立松

【摘 要】形式美法則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總結和概括出的基于創造美的形態、美的形式的基本美學準則,是創造過程中的理論指導。然而,在其具體知識原理及應用的教與學中,卻往往出現學生認識深度不夠、理論和實踐脫節,從而導致實踐應用時茫然的狀態,沒有真正起到指導作用。本教改針對這一現象,立足于專業特色,以構成設計教學改革為平臺,從理論上的全面認識理解和實踐過程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入手,探索其理論原理為設計應用服務的美學指導作用。

【關鍵詞】形式美法則;構成設計;教學改革

1.教改背景

1.1教改要求與教改狀況

本教改要求遵循形式美法則,探索構成與服裝設計之間的關系,挖掘創新的材料,重塑人體與服裝的空間造型,結合專業特色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授課學生為服裝專業新生,學生對于構成及其與服裝設計的關系模糊,對于形式美法則的認識及實踐應用難以駕馭。因此,本教改結合學生特點、專業特點,在深度分析探討理論基礎上,強化了實踐應用和專業體驗設計,加強了感受、實驗、嘗試、體驗等動手環節,從常識性的認識、到親身感受、到實驗嘗試、到專業體驗設計,都滲透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宗旨。

1.2教改理念與教改目標

構成設計旨在培養學生三維空間的審美意識和三維形態的創造能力,本教改遵循這一原則,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具體環節的入手,讓學生全面理解掌握形式美法則原理及其在構成設計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原則,并結合專業特色充分展現學生的創造能力。

本教改教學目標為:通過理論知識學習,掌握形式美法則的基本原理,以及實踐應用的基本要領;通過知識原理與實踐應用方法的探索,提升學生在空間形態設計中的審美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通過知識原理與綜合實踐應用的體驗設計,提升學生的綜合審美素養,增強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2.教學設計

2.1知識要點

形式美法則的主要內容:(1)統一與對比,包括統一與對比的概念及其表現與應用;統一與對比的關系及應用要領。(2)對稱與均衡,包括對稱與均衡的概念及其表現與應用;對稱與均衡的關系及應用要領。(3)節奏與韻律,包括節奏與韻律的概念及其表現與應用;節奏與韻律的關系及應用要領。(特別說明:比例與習性、穩定與輕巧等內容沒有在本文中進行詳細探討)

教學重點與難點:理解與掌握形式美法則的理論知識,并結合專業特色,實踐應用于構成設計中。

2.2講授內容

通過提問及師生互動,共同完成下面圖示(活動1),解答構成設計的過程,并由此引出課題:“構成設計中的形式美法則”。

2.2.1形式美法則之統一與對比。

統一與對比是形式美的總法則,統一與對比是對立的矛盾關系。

統一指的是把散亂的事物通過某些共同的關聯因素整齊劃一、合為整體、歸于一致的過程,使之具有相同相似、規范規律、條理一致的特點,給人以整體、安定、和諧的感覺,如規范的街區、整齊的步伐、反復的運轉、有序的排列等等。在設計中,讓對比趨于一致的過程則為統一,即在不同的物質形態中,尋找共同性設計要素,創造出整體、調和、統一的新形態,如上海世博會的英國館就是運用統一法則的經典設計。

對比指的是把對立的、矛盾的、多元的事物置于一起,使之具有對抗、凸顯、強烈、變化的特點,給人以個性鮮明、生動活潑的感覺,如縱橫的道路、錯落的建筑、豐富的色彩、分散的人群等等。在設計中,對比則強調的是物質形態的豐富多樣性,即把物質形態的差異性要素合理的、比較的、夸張的、藝術化的呈現出來,如現代服裝中的多元混搭設計就是對比法則的應用表現。

統一與對比是矛盾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在設計中,若只有統一沒有對比,會顯得呆板沉悶、枯燥乏味;而只有對比沒有統一,又顯得主次混亂、雜亂無章。因此,我們在設計時要特別注意:在統一中尋找變化,在對比中尋求統一!

2.2.2形式美法則之對稱與均衡。

對稱與均衡是一種古老而普遍的形式美法則,其強調的關鍵問題是平衡。這里可以通過人體的肢體運動來感受對稱與均衡現象。(活動2)(活動3)

對稱是絕對平衡,指的是物質形態在對稱中心線或中心點的周邊,呈一一對應關系的各部分,所呈現出的小大、形狀、體量相等同的狀況。對稱能給人以安定完美的感覺,如人體的四肢、汽車的外形、門前的對聯、窗前的團花剪紙等等。在設計中,對稱能產生莊重、嚴肅、穩重、平和、完美的美感,如北京故宮就是運用對稱法則的經典設計。

均衡是相對平衡,是以支點為重心,保持非一一對應的、大小形狀差異的、卻量感等同的周邊各形態間,達到力學上的平衡關系的狀況。這里通過觀看德國影片“BALANCE”(奧斯卡最佳動畫片),體會平衡的重要性。該片告訴我們:平衡是重要的!平衡不僅是對稱!平衡也可以是均衡!在設計中,運用均衡法則往往給人以靈活生動的感覺,如服裝設計里的斜肩款型就是均衡法則的應用表現。

對稱是統一,均衡是對比。然而絕對的對稱,則易產生單調、死板的感覺,因此在設計中我們要注意在對稱中尋求變化;而在運用均衡法則時,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平衡,不要產生失重感。這里特別強調,量感平衡不僅僅指物理上的力量平衡,還包括來自于色彩、肌理以及心理空間等要素對心理量感及視覺感官的平衡影響。

2.2.3形式美法則之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是具有音樂藝術之律動美感的形式美法則。

節奏是指一定速度的快慢節拍,是把音的快慢長短、強弱高低等基本因素組合到一起,并以有序的、反復的、連貫的形式呈現出來的狀態,給人以整齊、強烈的感覺。這里可以通過學生拍手活動來體驗節奏的變化美感(活動4)。而節奏在設計中,則指的是把設計要素按照一定格律進行連續性排列、規律性重復的狀態,給人以秩序、整體、單純、機械、力量的美感。如傳統長廊建筑中排列整齊的廊柱,就是運用節奏法則的經典設計。

韻律則是聲韻和節律,是節奏所呈現出的有起伏的、有快慢的、有律動的變化旋律。韻律給人以詩歌音樂般的浪漫情調,賦予節奏抑揚頓挫、和諧流暢、優美動人的旋律美感。這里可以通過學生現場演奏音樂來體驗韻律美感(活動5)。而在設計中,韻律法則也常常被運用,如服裝設計中的帶狀紋樣或流蘇線條所呈現出優雅、飄逸的美感,就是韻律法則的應用表現。

在音樂中,節奏與韻律常常同時出現,而在構成設計中,節奏與韻律也是如此,即把設計要素通過有規律、有秩序的重復、漸變、交錯、起伏、發散等方式來加以表現的形式。這里可以通過聆聽感受具有節奏和韻律美感的音樂,讓學生同步進行視覺元素的提煉表達的實驗活動,來體會節奏、韻律與構成設計的關系。(活動6)

2.3實踐應用

課堂實踐,體驗設計:運用構成的三維空間張力,與人體結合,打破人體或服裝的傳統造型,創造新的空間形態。要求:選用創新的材料,解構獲取形態要素,運用可行的構成方法,創造出基本形態,再通過合理的構成形式,遵循形式美法則,并結合專業特色,創造出美觀的新三維構成形態。(圖1)

2.4評價過程

結合教學要求、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進行過程性評價和最終作品評價(師生共同評價)。要求針對以下方面進行評價:一,新形態的空間構成與人體或服裝結合的關系如何,即如何打破人體或服裝的傳統造型而創造新的空間形態的;二,設計的靈感來源或設計的切入點是什么;三,運用什么材料及什么方法,構建的形態要素或基本形態如何,并通過什么構成形式創造出新形態;四,運用何種形式美法則及其設計應用的過程、結果如何;五,新構成設計形態的整體藝術美感如何。

3.教學實施

見表1

4.結語

本教學改革是針對形式美法則之理論與實踐應用的一次新探索。理論知識表面看起來簡單,但要深入、全面的理解掌握,并結合專業特色靈活應用于構成設計中卻是有一定難度的。本教改經過一系列的教學環節,由外至內、由表至里層層遞進,通過多樣的形式、豐富的手段,深化了教學力度,設計創作了大批優秀作品,取得了一定成效。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
完全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構建和改進現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