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程設置視域下癌癥治療方案中“音樂療法”的介入傳播

2017-02-28 22:42鄭曉迪米華
大陸橋視野·下 2016年11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議程設置音樂療法

鄭曉迪++米華

【摘 要】音樂療法在癌癥治療中的療效已被充分證實,根據諸學者的臨床實證研究,音樂療法在幫助癌癥患者緩解疼痛、安撫情緒、幫助睡眠中的療效顯著?!耙魳矾煼ā钡呐d起和發展為緩解病痛,安撫情緒起到重要作用,同時這種音樂療法的議程設置功效也為“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可以從挖掘藝術特別是傳統藝術的精神價值角度來保護“非遺”,使“非遺”中的各種藝術形式從外部保護到內部盤活,激發藝術原有的生命力。

【關鍵詞】議程設置;音樂療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一、議程設置概述

“議程設置”理論起源自政論家李普曼(Lippman,1922年),這位被多位總統接見的專欄作家,在輿論引導方面有獨特見解。在其所著《輿論學》中,他主張精英主導控制輿論,提出媒體給公眾制造了“擬態環境”,并可以對公眾進行議題的設置,將公眾視為“幻影”。1968年,麥庫姆斯(McMombs)和肖(Shaw)以實證的方式證明了大眾媒體在對公眾進行“議程設置”方面的作用,1972年,麥庫姆斯(McMombs)和肖(Shaw)在《民意》(Public Opinion Quarterly)季刊上發表 《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一文,詳細闡述了“議程設置”的論證過程和基本觀點,其研究結論是“媒介議程影響公眾議程,即議程流向是:媒介議程——公眾議程?!?/p>

該理論提出后,經過不斷調整和修正,已形成一套理論體系。近幾年,議程設置理論的倡導者在多次國際學術講座中詮釋了該理論在不同研究領域的應用和意義,他們集中探討了該理論發展的前沿觀點,分別將“第三級議程設置”(麥庫姆斯McMombs)、“導向需求”(韋弗Weaver)和“議程熔合”(肖Shaw)置于原本理論基礎之上。

二、 “音樂療法”在癌癥治療方案中的使用

尼采在其經典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將藝術分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兩類,并且將藝術的最高境界看作一種“酒神精神”,即一種充滿激情、生命熱情和令人陶醉的審美過程。尼采認為,音樂藝術是“酒神精神”的集中體現,對人的精神撫慰和心靈滿足具有超乎其他藝術形式外形美的審美價值。我國古代典籍《春秋》、《樂記》上也曾記載音樂的“凈化”作用,有助于人體健康,恢復內心能力的和諧,“樂行而倫清,耳聰目明,血氣平和……”等都表現出當時人們對于音樂對心靈及身體健康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音樂療法”即是對音樂藝術審美價值的挖掘和應用,它是一種對生理、心理疾病和現象進行干預、排除的治療技術。近代高?!耙魳矾煼ā睂I的興起和發展體現了這一藝術形式的全新價值,“音樂療法”專業是一門涉及藝術學、醫學、心理學、康復學等多專業的交叉學科,美國于上世紀中期設置“音樂療法”專業,后傳播至世界各地。音樂療法在癌癥治療中的療效已被充分證實,根據諸學者的臨床實證研究,音樂療法在幫助癌癥患者緩解疼痛、安撫情緒、幫助睡眠中的療效顯著。癌癥是威脅人類生命的疾病,由于其特殊性使得病人心理壓力巨大,加上放療、化療的介入治療,使患者生活質量急劇下降,而對癌癥患者來說,面臨最大的痛苦即是心理抑郁和癌痛。音樂療法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能緩解這種心理壓力和身體病痛,根據多家醫院臨床上的統計,介入音樂療法的干預組和對照組療效數值變化明顯。在臨床“音樂療法”的實施過程中,音樂治療師通過運用一切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形式作為手段,如聽、唱、演奏、音樂創作、音樂與其他藝術等等各種活動,在與被治療者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通過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引導被治療者實現身心的放松,感受的轉移與控制。在中國的音樂治療過程中,中國古典音樂藝術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被治療者在欣賞傳統音樂藝術過程中,無形中喚起一種集體文化記憶。尤其是中國傳統音樂藝術形式中的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鼓等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加上意蘊悠長的傳統詩歌作詞,使得被治療者沉浸于特定的藝術場景中,在美的體驗和感受中,達到心境的升華,實現與音樂創作主體的心靈對話,繼而自覺參與到音樂藝術的創作和演繹過程中,將音樂藝術形式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化,甚至由音樂美的感受移情到其他藝術美的品鑒過程中,將音樂藝術與茶藝、舞蹈藝術、手工藝術、民俗藝術等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達到美感拓展的最大化。

“音樂療法”的興起和發展為“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可以從挖掘藝術特別是傳統藝術的精神價值角度來保護“非遺”,使“非遺”中的各種藝術形式從外部保護到內部盤活,激發藝術原有的生命力。

三、議程設置視角下“音樂療法”對傳統音樂的傳播

在我國臨床應用中,通過音樂進行患者心理撫慰和治療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音樂的“舒緩情緒”的作用,而在這一過程中傳統音樂起到關鍵作用,尤其是本真、簡單、樸素的音樂藝術形式能帶給患者更寧靜的心理感受。通過對“音樂療法”的傳播,使癌癥患者家屬在輔助治療時能通過音樂減輕患者的痛苦,這對傳統民族音樂的價值挖掘意義重大?!白h程設置”主張議程的設置中不僅要注意“關注哪條信息”,而且還要形成“如何看待它”以及結合框架理論“將事件聯系起來”的認知模式;設置議程時要關注哪些是“公眾需求導向高”的議程,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置;要深入社區,使媒體服務于社區,在服務中發現受眾的興趣和需求,進行綜合性“議程熔合”??梢?,議程設置的最新落腳點在于:媒體要根植于社區中,才能有效的發現議程、引導議程和設置議程。

在“議程設置”及最新理論補充的視域下,“音樂療法”不應該僅僅通過媒體傳播、醫生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等渠道告知患者及家屬,還應該使這一議題能和患者的治療需求結合起來,另外深入社區了解社區的需求情況,將“音樂療法”普及到社區其他疾病的輔助康復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重要的思想瑰寶,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和現代化的進程,許多“非遺”趨于失傳和消亡,另一方面,面對琳瑯滿目的“泛娛樂化”文化產品,群眾對于“本根性”的精神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的審美需求卻逐漸回歸。這就出現一對矛盾:傳統文化供給的匱乏和群眾審美需求增長之間的矛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臨床治療中的價值開發和藝術回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視角,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于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最具藝術內涵和人文價值的文化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輩們在日常生活運作中積累下來的文化財富,是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的血脈。在臨床治療中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是對文化藝術本源的回歸,凝聚了民眾的感情和集體記憶,產生對傳統文化認同和歸屬感。

綜上所述,傳統音樂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保護和傳承是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學術界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路徑刻不容緩。隨著后工業時代民眾的“消費主義”、“物質主義”、“娛樂至上”等價值觀的盛行,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精神審美旨趣正在減少,加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傳承人缺失、產業化程度低、年輕一代的文化心理轉變等原因,眾多優秀傳統文化正面臨消亡的危機。所以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場邏輯”中跳出來,探求和挖掘“非遺”的“精神價值”才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鍵所在。而音樂療法的臨床應用會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傳統音樂的優勢,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魁立.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若干理論反思[J]. 民間文化論壇,2004,04:51-54.

[2]郭海霞. 論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困境與對策[J]. 特區經濟,2010,06:239-240.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議程設置音樂療法
被動式音樂療法改善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的研究進展
PACU 音樂療法對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患者麻醉后恢復的影響
新疆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研究綜述
試論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小學教育的對接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苗族鼓舞的傳承及發展探討
“互聯網+”時代傳媒對媒介域“私有化”的應對
如何講好南海人文故事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開天門聯合音樂療法治療甲狀腺腺瘤術前焦慮癥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