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信息化助力我國科技創新發展

2017-02-28 10:36張興峰
大陸橋視野·下 2016年11期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信息化

張興峰

【摘 要】科技創新是每個國家進步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國政府也在“十三五”時期將其列為重要的戰略目標。當前全球信息化迅猛發展,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徹底改變了科技創新模式與速度。以信息化為特征的科技創新模式正成為科技創新主流。故此,本文從信息化助力科技創新為入手點,深入探討了如何通過提高信息化程度來助力我國科技創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從原始社會到農耕時代再到工業革命,每一次社會的變革都離不開創新??萍紕撔聞t是創新的高端形式,它通常包括三種類型創新: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v觀世界歷史,科技創新是每個國家進步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在二戰戰敗的廢墟上之所以迅速崛起,成為歐洲最大最強的經濟體之一。其因素之一是德國歷屆政府都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早在二戰時期就引入國家標準體系并發展為德國工業標準(DIN)和電子設備技術標準(VDE),在二戰后將其用在德國一批歷史悠久、技術積淀深厚的大企業,如西門子、大眾汽車、戴姆勒奔馳、寶馬、蒂森工業、紐倫堡機器公司等。促使德國80年代以后,“德國制造”的機械設備、化學制品、電氣和電子工程設備享譽全球,大量出口到美國以及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德國制造”在世界市場上成為“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對于科技創新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我國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曾提出建設我國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這一偉大目標。因此,實現我科技創新偉大戰略目標儼然成為了我國當前亟待承擔的重大使命。

一、信息化助力我國科技創新重要性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提出我國科技創新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顯,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位勢進一步提升,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當前全球信息化迅猛發展,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徹底改變了科技創新模式與速度。以信息化為特征的科技創新模式正成為科技創新主流。2015年7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曾簽發行政令,正式啟動美國國家戰略性計算計劃(National Strategic Computing Initiative,NSCI),旨在使高性能計算(HPC)研發與部署最大程度地造福于經濟競爭與科學發現。我國“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將呈現新趨勢,信息網絡、人工智能等領域呈現群體躍進態勢,創新模式發生重大變化,創新活動的網絡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梢娫谛畔r代,要實現科技的跨越式發展,就要全面打破傳統科研方式的局限性,以信息化為推手助力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勢在必行。

二、我國信息化在科技創新領域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幾年,我國信息化在科技創新領域中應用已經較為普遍,并取得巨大成果。但同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科技創新信息化程度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據世界銀行統計,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只有15%,遠低于發達國家40%-50%的水平。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科技創新轉化平臺信息化程度不夠,使得科技創新研發與市場需求對接脫節,嚴重阻礙了科技知識產權轉化。如現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都大都沒有對科技成果予以分門別類,而且規模小,與我國科技成果的劇增不相適應。信息有效期沒有嚴格把關。如有些科技成果沒有轉化但是它已經被新的科技成果所取代,這樣的成果本應該退出市場,但平臺旨在發布而缺少時效方面的管理。同時,信息平臺展示深度也不夠,造成兩方嚴重信息不對稱。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充分發揮大數據服務功能,加快科研機構能夠更好地同市場進行互動,加快科技產品的商品化,促使產、學、研三方實現有機結合,達到科學資源的更合理配置顯得尤為重要。

再如,行業信息化程度發展不均衡。在較為薄弱的農業科技創新領域中,信息化程度同城鎮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步伐雖然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 ,使得農業信息化問題依然嚴重。尤其在農業科技創新發展上,科研轉化率低是一個突出問題。真正能夠轉化利用起來的農業科研成果較低,這與發達國家的轉化率相距甚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農業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發展程度不匹配。

三、信息化助力我國科技創新對策建議

1.依托信息化加大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首先,政府要抓好科研信息化平臺的頂層設計,優化政策和體制保障,構建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首先,制定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加工與服務規范,推動中央和地方各類科技計劃、科技獎勵成果存量與增量數據資源互聯互通,構建由財政資金支持產生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與數據服務平臺。其次,建立健全各地方、各部門科技成果信息匯交工作機制,推廣科技成果在線登記匯交系統,暢通科技成果信息收集渠道。加強科技成果管理與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有機銜接。最后,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需求,鼓勵各類機構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積極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增值服務,提供符合用戶需求的精準科技成果信息。

2.改善信息化程度偏低行業促進我國科技創新全面發展。

如針對農業信息化程度偏低現象,就要更加重視農業科技創新的信息化平臺建設。要科學指導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要為農業科研機構裝備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器以及能夠儲存海量數據的存儲設備,擴充和升級現有的網絡系統,建立和完善貫通全國農業科研院所的農業科研信息化基礎網絡,建立集多個農業信息子網絡于一身的寬帶、高速的全國性農業信息廣域網絡,實施農村寬帶普及工程。同時,要時時關注我國“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動態,幫助農民切實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農業的科技創新水平。

綜上所述,信息化是科技創新重要工具與手段。只有在科技創新活動中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程度,我國才能呈現出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成果。

參考文獻:

[1]陳九龍.科技創新活動中的信息化與數據挖掘自然辯證法通訊[J],2009(2).

[2]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3]吳晶晶.我國積極推進科研信息化助力國家科技[J].創新中國信息報,2015(12).

猜你喜歡
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權利歸屬與成果轉化:國際合作辦學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關于產業集群效應的研究
制約我國科技中試發展的問題研究及建議
股權眾籌與科技成果轉化結合機制分析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