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出版”的現實路徑及發展前景研究

2017-03-01 13:29解瑞
科技傳播 2016年22期
關鍵詞:現實路徑出版出版業

解瑞

摘 要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3月31日,《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積極推進“互聯網+出版”?!盎ヂ摼W+出版”是互聯網對出版業的一次變革,也是出版業發展的一次創新。在實際工作中推進“互聯網+出版”的實施,需要在變革思維方式、加快產業鏈升級、發展新興業態及模式創新上下功夫。

關鍵詞 “互聯網+”;出版業;“互聯網+出版”;現實路徑;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5-0132-02

1 “互聯網+”與“互聯網+出版”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將“互聯網+”戰略提升至國家層面。這一發展戰略的建議提出者、騰訊公司CEO馬化騰認為,“互聯網+”戰略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 1 ]。由此可見,“互聯網+”加的是各個傳統行業,是傳統行業利用新興技術實現全新發展的一種途徑和必然趨勢。

在“互聯網+傳統行業”思維模式的影響下,“互聯網+出版”的概念應運而生。目前,“互聯網+出版”尚沒有得到明確的定義,但基于“互聯網+”的基本特征以及出版業的實際情況,筆者對其含義進行了概括?!盎ヂ摼W+出版”指的是將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出版業,從而為出版業帶來新的動力和活力,可以說,它既是出版業的一種發展思路,又是出版業轉型發展的具體行動,能夠促進傳統出版發展新動能的形成。

目前,“互聯網+出版”尚處于起步階段,今后的道路仍需業界和學界共同探索,未來的局面仍需廣大出版人一起開創?;诖?,筆者認為,“互聯網+出版”的研究課題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以期用理論引導實踐,迎接出版的美好明天。

2 “互聯網+出版”的現實路徑

2015年3月31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推進“互聯網+出版”?!兑庖姟分赋鰧⒓涌彀l展移動閱讀、在線教育等新業態,支持傳統出版單位控股互聯網企業,支持出版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媒體、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建設若干具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出版傳媒集團。[ 2 ]《意見》的發布為傳統出版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使“互聯網+”成為傳統出版轉型跨越發展的新動力。廣大出版人應以《意見》為指導,探索傳統出版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之路,尋找“互聯網+出版”的現實路徑。

2.1 轉變思想認識和思維方式

“互聯網+出版”最根本、最首要的是要轉變思想觀念。結合“互聯網+”的基本內涵以及各個行業的轉型發展實踐,我們可以發現,“互聯網+”具有變革、創新、融合、開放、生態的特點。因此,在“互聯網+出版”的探路過程中,出版人必須要有變革的勇氣、創新的精神、融合的態度、開放的思維以及生態的意識,抓住中國經濟轉型的重大契機,為傳統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開辟一條健康有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思想認識上,必須明確“+互聯網”與“互聯網+”的微妙區別?!?互聯網”是以傳統行業為基礎所做的加入互聯網元素的努力,而“互聯網+”則是“把互聯網當基礎,當運作的基本邏輯,所有的內容生產、營銷行為都要考慮互聯網的規則、互聯網的機制”[3]。以什么為基礎是一個決定事物本質的問題,我們在出版領域提倡“互聯網+”,就是要實現本質上的創新和變革,不能止步于簡單的“+互聯網”層面。

在思維方式上,必須由傳統出版思維向互聯網思維轉變。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胡世良曾對互聯網思維的特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并指出了解和把握互聯網思維快速、開放、客戶至上、追求體驗以及免費的商業模式等十大特征,對進入移動互聯網的企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4]在出版領域實施“互聯網+”戰略,同樣要抓住這些特征,用互聯網思維開創出版業發展新局面。

2.2 實現產業鏈的延伸與升級

在出版領域實施“互聯網+”計劃,出版人除了在思想觀念上進行轉變,還必須在行動上做出實實在在的探索和努力,推動出版業的轉型發展?;诨ヂ摼W所帶來的新的發展理念和傳播模式,傳統出版業應積極變革,構筑全新的產業鏈條。傳統出版產業鏈一般分為三大環節,即位于產業鏈上游的生產環節、位于產業鏈中游的發行環節以及位于產業鏈下游的零售環節。目前,各個環節的分立嚴重阻礙了產業鏈的發展,亟須借助互聯網打破現狀。[5]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出版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一直處于分立狀態,出版單位擔當著內容生產者的角色,與中下游的發行、零售單位各司其職、涇渭分明。然而,在互聯網時代,產業鏈不斷延伸,各個環節相互交叉,出版物的生產及傳播的主體和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這一背景下,出版單位不僅要發揮好內容生產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出版物品質,做好固有環節的升級,更要努力涉足產品銷售、平臺運營、終端應用等延伸環節,為自身發展迎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大的機遇。

在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和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出版產業鏈的延伸與升級變得可能。在產業鏈延伸上,傳統出版單位可以電商形式涉足銷售領域,可借助網絡媒體擴大傳播渠道、打造信息發布平臺,甚至還可以嘗試移動終端的制造,實現多元化經營。如果說產業鏈延伸追求的是業務量的擴大,那么產業鏈升級則重在對質量的提升。對于出版業而言,內容生產是其目前保量提質的關鍵環節,新時期可通過整合互聯網資源打造具有時代特征的出版物,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版業的內容生產優勢。目前,在山西出版界,這樣的嘗試和努力尚處于起步階段,仍需不斷探索,加大利用互聯網進行產業鏈延伸與升級的力度,提升競爭力。

2.3 發展新興業態和商業模式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王振等人認為:“‘互聯網+是基于互聯網的傳統產業業態更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因此,‘產業新業態+商業新模式+互聯網=互聯網+?!盵6]新興業態的形成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是“互聯網+”區別于“+互聯網”的兩大表現,在“互聯網+出版”的實踐中,離不開出版人對新業態以及商業模式的探索和創新。

互聯網的發展及應用促使傳統行業新興業態的形成,在出版領域,新業態的不斷涌現為傳統出版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廣大出版人應善于利用互聯網技術、善于整合互聯網資源,在開辟出移動閱讀、在線教育、知識服務、按需印刷、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的基礎上不斷加快發展速度、深化發展程度,在眾籌出版、自出版、云出版、大數據運用、社交平臺運營等方面積極實踐,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互聯網時代,新興業態不斷入駐傳統行業,出版業舊有的商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因此,基于新興業態的商業模式的創新已是刻不容緩。以個性化定制為特點的生產模式,以社交網絡為渠道、以電子商務為平臺的營銷模式以及多種多樣的盈利模式都是出版業對于模式創新的有益探索。其中,關系出版業生死存亡的最直接的因素還是盈利模式?!盎ヂ摼W+出版”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7]“互聯網+出版”在盈利模式上的變革就是要打破傳統出版的單一付費模式,探索“免費+廣告模式”“電商模式”等多種模式,最終實現出版的可持續發展。

3 “互聯網+”時代出版業的發展前景

馬化騰等人在《互聯網+ 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一書中指出了“互聯網+”時代的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重塑結構、尊重人性、開放生態、連接一切。[8]在出版領域進行“互聯網+”的實踐,其未來圖景可以從這些特征中窺見一斑。

從思想到行動,從變革到創新,出版的未來正由每一個出版人創造。在“互聯網+出版”的時代,互聯網思維始終貫穿于出版業,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出版實踐,互聯網與出版親密無間、緊密融合;互聯網作為傳統出版轉型發展的新動能,不斷創新出版的生產方式和營銷模式,更新著出版的產業業態,重塑出版的產業結構;出版逐步具有了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特征,形成空前廣闊的出版市場。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具人性化、更具開放性的大出版時代,而這個時代正起源于出版與互聯網的結合,有賴于出版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解讀:李克強政府報告中的“互聯網+”是什么[EB/OL].財經網,2015-03-05.

[2]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網,2015-04-09.

[3]周茂君,楊娜.“互聯網+”時代我國傳統媒體的轉型路徑[N].成都日報,2015-09-23.

[4]胡世良.互聯網思維的十大特征[EB/OL].中國信息產業網,2014-05-04.

[5]戴園園.少兒出版擴張與突圍[N].出版商務周報,2012-08-13.

[6]王振,李偉,陸軍榮,等.互聯網+:新業態與新商業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

[7]匡文波,童文杰.論“互聯網+”出版的發展策略[J].出版發行研究,2015(6):9-12.

[8]馬化騰,等.互聯網+ 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5.

猜你喜歡
現實路徑出版出版業
以按需出版為抓手,推動出版業數字化轉型
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狀況與培育路徑研究
AR與VR技術在兒童出版業中的應用
眾籌出版是一種出版創新
國家審計職業化的現實路徑選擇
民國時期老課本出版略探
瑪麗·安·伊萬斯小說在中國的出版與接受
從西方青年學者與翻譯家看中國出版“走出去”
對出版業供給側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業考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