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創造力在活動教學中探究

2017-03-02 18:40吳繁雅
儷人·教師版 2016年20期
關鍵詞:表象創造力小朋友

吳繁雅

曾看過一篇名為《畫蘋果的啟示》的文章,寫的是中國、日本、美國的孩子畫蘋果。中國孩子畫蘋果是由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標準蘋果,規定先畫左后畫右,這里涂紅,那里涂綠;日本孩子畫蘋果,由老師擎一個蘋果,孩子觀賞后作畫;美國的孩子畫蘋果,則由教師提鮮果一筐,讓孩子任拿一個畫。結果中國孩子筆下的蘋果最像、最規范,日本孩子筆下的蘋果像鴨梨,美國孩子筆下的蘋果是最不像和最不規范的,然而是最有個性和創造力的。江澤民主席曾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缺乏獨創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苯裉斓挠變菏?1世紀的建設者,他們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術,更需要具有勇于進取、獨立思考、敢于競爭和開拓的創造精神,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現代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幼兒期在心理上有一個最明顯的征兆,這個征兆就是幼兒的幻想力,這種幻想是人的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比擬的。心理學家們公認,這個時期的幻想力是創造力的基礎。所謂創造力是指運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創造新設想、新事物的能力,是智力活動最高級、最有價值的部分。一個人的創造力在幼兒時期就已形成,并表現在游戲活動中,尤其是操作活動中。因為在操作的過程中有豐富的材料,人人都可以動手,進行拼、擺、折、剪、畫、粘等活動,一片樹葉,一粒種子,一個小瓶,一塊碎布都可以信手拈來,隨意制作,其中蘊含了從觀察到認識、從發現到思維、從想象到操作等各種創造機會。因此,從幼兒興趣入手,挖掘動手操作的各種教育因素,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積極創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開發幼兒創造力資源,把他們培養成富有創造力的人呢?筆者作了以下四方面探究。

一、組織幼兒觀察,積累豐富的表象,為幼兒提供創造的基礎

幼兒的想象和創造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在頭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表象是通過觀察獲得的,表象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想象及創造的水平,表象狹窄、單一,想象就會膚淺;表象深刻、豐富,想象就會開闊。因此,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幼兒盡可能地多感知各種事物,幫助他們積累起豐富的表象。一年中四季輪回,大自然色彩斑斕,萬物生長變化,凡可觀察之處,都留下了小朋友駐足的身影。為使幼兒獲得豐富而準確的表象,我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征,并比較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還通過看錄像、講故事、看圖片、勞動等手段為孩子儲備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各種感受,使幼兒形成各種表象,這為幼兒操作活動提供了創造的基礎。

二、為幼兒提供材料,啟發幼兒聯想和想象,引起幼兒對創造的興趣

操作活動的材料是豐富多彩、五花八門的。大自然賦予萬物以天然的美色和巧奪天工的形態,高質量的現代生活也為我們提供了花色齊全、品種繁多的可利用物品。在每種材料與表象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和規律,我引導幼兒去觀察、去想象、去運用這些聯系和規律,激發幼兒創造的興趣。

例如在每次活動時,我都不急于教幼兒做的方法,而是先為他們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啟發幼兒進行觀察和想象,說說它們像什么?小朋友通過尋找頭腦中的表象,產生聯想,就會找出與它們相似的形象來。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說出了棉花像雪球、像云彩、像小狗的毛等等,長線像小朋友的頭發、胡須、小動物的尾巴等。對同一種材料,我引導幼兒發現它們巧妙而細微的變化,引導幼兒進行聯想和想象,說出它們酷似的形象來。在幼兒將材料與表象建立一定聯系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當中有多種多樣的可利用材料,它們本身就很美,只要小朋友肯動腦筋,用靈巧的小手稍作加工,就是一件小工藝品或好玩的玩具,從而激發幼兒創造的興趣。

三、為幼兒提供各類范例,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

幼兒期雖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表象,但由于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的最初的創造離不開對美的認識。因此我們利用各種材料,做了大量孩子們喜歡的物品,如用易拉罐、蘋果、桔子做成了不同風格的水果娃娃,用廢舊的礦泉水瓶做一套水具、餐具,用樹葉粘貼幼兒喜歡的動物等。我們將這些作品分門別類,錯落有致地擺放在活動室中,引導幼兒充分地去發現、去感受它們的美。在欣賞的基礎上,啟發幼兒更加仔細地去觀察每一件物品的做法。如用果凍盒和彩紙可做花籃,還能用什么做花藍?小瓶可以做手指玩偶,還可以做什么?這只小猴可以轉著玩,還可以怎樣玩等,讓幼兒大膽想象。當幼兒產生極大的創造欲望后,抓住時機,為幼兒提供留有創造余地的半成品范例,啟發幼兒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四、及時發現、鼓勵幼兒的創造活動,增強幼兒創造的信心

祝士媛女士曾說過:“幼兒的創造力是沉睡于地下的種子,需要教師用愛和激勵去澆灌?!币虼嗽谟螒蛑?,我們注意發現幼兒的創造活動,哪怕是點滴的創造,我們都及時給予肯定發揚,積極鼓勵幼兒用腦、用手,在實際中獲得新知識,在自我的表現中發揮潛在的創造力。

例如月月小朋友在觀察不倒翁的基礎上,動手制作了一個小不倒翁,受到了全體小朋友的喜愛。在她的影響下,全班幼兒都動起來了,他們用各種盒子做汽車、沙發、電視機,用雪糕棍做小扁擔,用彩紙剪各式窗花,用橡皮泥塑造故事情節等。我們也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放他們作品的地方——美術角。這樣幼兒的積極性更高了。除了集中活動外,總能看到幼兒在動腦筋剪、粘、畫、做,自發地發揮自己潛在的創造力。在活動過程中,小朋友思維活躍、大膽創新,他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充分表現出來,不僅想象力、創造力得到發揮,而且萌發了關心別人的良好情感。

從幼兒創造過程表現看,操作活動符合幼兒的心理發展的特點和幼兒認識發展的特點,能滿足幼兒好動的需要,讓幼兒在充分動手、動腦和自我表現的過程中,滿足幼兒自我創造的欲望,獲得自我能力的體驗,使幼兒能看到自己創造的成果。所以,我們感到操作活動有非常廣闊的創造天地。作為教師,首先自己要有創造精神,更為幼兒提供創造環境,時時發現幼兒創造的火花,激發幼兒創造的靈感,充分挖掘幼兒創造的潛能,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素質,健全的身心,成為勤動腦、敢創造的21世紀高素質人才。

猜你喜歡
表象創造力小朋友
創造力從哪里來? “搗蛋專家”告訴你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繪畫往事:表象的折射
教你識破非法集資及傳銷的“十三種表象”
找茬兒
談表象積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