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建設研究

2017-03-02 10:14黃偉
儷人·教師版 2016年20期
關鍵詞: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建設研究

黃偉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轉變。作為計算機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數據庫原理”的學習極其重要。它不僅能夠使教學的連貫性增強,也體現了學習內容的融會貫通性。傳統的課程建設中存在著一些弊端,系統的離散性與知識點的不集中都是其問題之一。為了豐富教學經驗,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文從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的特色出發,對建設方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數據庫原理 核心課程 建設研究

前言:

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是計算專業中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它與各知識的聯系性都非常強,并在許多領域都有著一定的適用性。為了能夠避免課程內容重復、與技術發展不相符以及理念落后等情況。我們要以課程建設體系的基本內容為主,體現教學群組之間的聯系性。

一、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構建的基本原則

第一,科學性。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的構建體現的是整體性。在研究的基礎上,不僅要將各知識點聯系在一起,還要通過相應模塊的劃分加強組織的優化性。核心課程中的內容不能是比較突兀的,應該體現遞進性,將知識按照相關順序傳遞給學生,以便他們更好的理解。第二,創新性。為了能夠使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的內容更加新穎,并吸引學生的眼球。我們應該對知識點進行縱向延伸,體現學習內容的新意。第三,實踐性。課程建設中更多體現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程的內容中應該多加入一些操作演練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第四,可控性。課程的教學狀態應該相對透明,教學環節與任務也要具有突出性。這樣教師才能夠對整個課堂進行把控,體現技術方法的應用。

二、教學內容改革和教材建設

(一)學時分配

學時分配分為理論與實踐兩個部分。在數據庫核心課程的構建中,應該注重分配方式的合理性,體現集中應用性。學時的分配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以保障學習效率的提升。一般來講,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學時應該是相統一的。理論的學時要略高于上機操作實踐。改革后,將原有的實踐學時從45增加到60。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另外,在內容改革方面,要突出設計的整體性。簡單來說,實踐與理論要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操作階段將理論知識灌輸進去,體現理解的廣泛性[1]。

(二)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體現一定的廣泛性。對學生的普遍使用情況進行調查,以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為目標,及時調整教材中的內容。以《數據庫系統教材》為主講,對其他學校的教材內容進行調查,延伸知識點,豐富其內容。第二,要配置專門的習題,將試題庫與教學大綱相結合,任課教師可以參照多方面資料,對其中比較重點的部分進行編寫,以講義的方式分發到每位學生的手中。并對知識點進行延伸,擴展學生的視野,擴寬知識面[2]。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科學性

(一)教學方法

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的構建還體現在新的教學方式上。第一,對傳統的教學環節進行改進。除了要對相應的理論與實踐知識進行剖析外,還要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因此,教師要注重核心結構的應用性,讓更多的學生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同時,在上課時盡可能的多列舉一些實例,將完整的數據原理核心課程貫穿到學習的各個方面,使設計方式更加集中的表達出來。達到用“原理”指導“實踐”,用“實踐”強化原理的作用[3]。

(二)教學方法的改進

1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它不僅能夠使零散的教學課堂變的比較系統化,還能夠體現一定的科學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通常都是以“你聽我講”的方式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太多的互動,使得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不強,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改進,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實際性場景,以一個典型的案例為主,從問題的本質出發,在多方面為學生展示出解決的主要途徑。首先,設計問題,這也是案例教學的開端。其次,操作的演示。教師演示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同時,教師使學生們開動腦筋,進行小組的組內研究。教師提出一個比較相似的案例,令同學們自行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呈現到課堂之中。在案例選擇時,學生不必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他們可以在課題對比的基礎上選擇出一個最感興趣的內容,對實現知識的深化。第二,實驗課題目的科學設計。學生可以根據知識的整體把握程度進行分析,如: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以“圖書管理借閱體系的建立”為主,而程度一般的學生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學生學籍管理系統”。運用現代化授課的一般模式,體現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觀念。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內容被制定,學生也能夠對數據原理核心課程有一個基礎性把握,知道自己應該了解的方向[4]。

2開放實驗環境,實現多媒體教學

第一,教師應該將上機的次數增加,安排學生進行集體上機。在核心課程的構建基礎上,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對自己所不熟悉的內容進行反復練習。對練習結果進行總結,將問題重新統計出來,對多數學生不懂的問題進行統一講解,對少數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第二,利用多媒體構建現代化課程。教師可以將授課內容以“PPT”的形式展現出來,也可以用“Flash”動畫方式進行操作步驟的演示,加深學生對教材的印象[5]。

結論:綜上所述,本文從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構建的基本原則出發,分析構建的主要方式。從而得出:除了在教材的改革方面,教師還應該轉變教學方式,在方法改進的基礎上提升專業性,促進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錢雪忠. “數據庫系統原理”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電力教育,2010,31:104-105.

[2]楊鴻雁,耿新青. 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群建設與實踐[J].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06:73-75.

[3]左國才,劉群,符開耀. 數據庫原理與SQL SERVER精品課程建設改革與實踐[J].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42-44.

[4]蔣永國,洪鋒,董軍宇. 面向系統能力培養的計算機組成原理核心課程建設[J]. 計算機教育,2015,21:3-6.

[5]吳赟婷,鄒璇,王鐘莊,熊婷,劉敏. 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學改革芻議[J]. 職教論壇,2011,02:47-49.

猜你喜歡
數據庫原理核心課程建設研究
基于專業特色的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研究
基于多維立體化模式的數據庫原理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于海洋特色的數據庫原理案例教學設計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