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需要兒童融入幼兒園生活的環境創設策略探討

2017-03-02 21:57穆晶田鳳連午杰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2期
關鍵詞:環境創設幼兒園

穆晶 田鳳 連午杰

摘 要:特殊需要兒童(下文簡稱為“特需童”)其中大部分同樣可以學習和工作,而且一些“特需童”可以通過練習或者指導,能夠成為正常的個體。他們也有學習的權利,所以國家也強調“特需童”應該和普通孩子一起學習,但是他們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對于自身的提升或者是改變,并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主要的原因就是幼兒園的環境不符合他們的需要,本文將重點對這些方面進行合理思考,為“特需童”能夠融入到普通幼兒園提供有價值的資料。

關鍵詞:特殊需要兒童 幼兒園 環境創設

引言

“特需童”應該得到更多的幫助,他們應該從小接受良好的指導然后改變,使自身可以過上相對于正常的生活,但是現在針對“特需童”的幼兒園數量非常少,他們想要得到改變,只能去普通的幼兒園,而普通的幼兒園或者是看輕“特需童”,或者是能力方面有問題,整體的環境對于“特需童”并沒有正面的影響,而且針對“特需童”的幼兒園也沒有理想的環境,“特需童”很難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相應人員一定要仔細研究,做好創設環境的工作。

一、“特需童”的概念和到普通幼兒園會遇到的問題

“特需童”主要就是指在接受能力、話語、思考等方面,需要予以特別的照顧,包括理解能力不強、聽力差或者失聰、視力障礙或者失明等。第一,“特需童”去幼兒園學習,自身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比如認為周邊的人都是不熟悉的,而幼兒園的老師和正確兒童,不愿意與他們交往,導致“特需童”不愿意交談或者是哭鬧,甚至心理方面出現問題;第二,國家對于“特需童”去幼兒園學習相關的內容,沒有完備的文件或者是規定,缺少命令性質,有一些幼兒園將“特需童”排除在外;第三,幼兒園的老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不高,不會對“特需童”予以教育和照顧,可以促進“特需童”進行提升或者是改變的物件還不全面,比如助聽設備、益智玩具等,而且準備的游戲項目、玩具、教學的內容等,都沒有與“特需童”相符合的內容,使“特需童”不能融入到學習之中[1]。

二、關于如何創設環節使得“特需童”在幼兒園中良好生活的幾點思考

明確“特需童”在幼兒園中出現的問題之后,我們發現主要的原因就是幼兒園的環境并不適合他們,或者受到模式,被區別對待,“特需童”并不會得到改變,或者幼兒園進行的活動內容、設備等,沒有考慮這些特殊的兒童,他們想要參加到正常兒童中卻不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各個幼兒園要針對“特需童”,做一些改變,或者是單獨設計符合“特需童”的環境,保證他們可以得到提升,主要從下面兩點進行思考:

1.幼兒園負責人和老師將對“特需童”的看法予以提升

第一,上文中已經提到,很多幼兒園的負責人和老師,都對“特需童”有看不起、麻煩的錯誤看法,這不符合人人平等的要求,所以國家應該完備相應內容的法律法規,加入“特需童”的內容,包括對他們權力的全面描述,并且規定如果不允許“特需童”到幼兒園和學校中學習應該受到的懲罰,而且要做好宣傳工作,讓所有人們都對“特需童”有正確的看法,可以對他們予以關注,通過受到關注和照顧,“特需童”可以大程度地改變;第二,在上一點的基礎上,可以在每個城市建立幾所專門針對“特需童”的幼兒園,專門予以他們指導,將一些能力、行為等與正常兒童相差不多的兒童予以提升和改變,包括行動比他人慢的“特需童”,讓他們過上正常的生活,那么其他普通的幼兒園,要做好招生工作,如果有“特需童”的孩子來求學,不得拒絕,在招生結束之后,將屬于“特需童”的幼兒分別安排到不同的班級中,便于老師分別管理,更加有針對性;第三,將幼兒園內所有工作人員的想法予以提升,與正常兒童的家長進行溝通,讓他們告訴自己的孩子,要與“特需童”成為好朋友,多多幫助他們,這樣不僅可以使幼兒園整體的環境更加適合“特需童”,也對正常的兒童進行了品格方面的教育[2]。

2.根據“特需童”的實際情況做好園內環境的安排

做好上一點內容之后,就要重點對創設環境方面予以思考,結合“特需童”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環境安排工作。第一,每一個幼兒園要做好基本的準備,不能有“特需童”來學習之后才開始改進工作,因為符合“特需童”的環境,自然也適合正常的兒童,所以要予以資金方面的支持,配置好游戲玩具,選擇色彩豐富的物件,刺激“特需童”的感官;第二,認真調查“特需童”每一種情況的特點,了解他們的實際要求,設計幼兒園內的環境,比如大部分的“特需童”喜歡自由活動,那么就可以設計自由活動區域,多配置需要互相配合的設備,比如蹺蹺板等,讓正常的兒童參與進去,與“特需童”成為好朋友,從而感染他們;第三,做好上面兩點內容之后,幼兒園的老師還要與“特需童”的家人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生活的環境,將他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感興趣的物品詳細記錄,或者讓家人每天帶到學校,比如玩具、餐具等,或者購買類似的物品,這樣更便于與“特需童”早日熟悉,避免他們到幼兒園之后那種“孤獨”、“陌生”的感覺,使“特需童”更能夠加入到學習中,更好地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里[3]。除了幼兒園方面負責人和老師們做好創設環境這個方面的工作之外,還要從外部方面來思考,主要就是各地區的政府要根據國家的要求和相應的法律法規,做好宣傳的工作,一是在各類別的媒體中進行,保證接受每一個人都能注意到“特需童”這些人群,予以他們關注,二是讓地區內幼兒園認真思考如何針對“特需童”來對幼兒園的環境予以創設,并且要定期、不定期地做好實際的調查工作,避免應付的行為,保證每一個進入到幼兒園中學習的“特需童”,都能提升和改變自身相對于落后、缺點的方面。

結語

總之,“特需童”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顧和指導,從幼兒階段對他們予以改變,可以早日讓他們過上相對正常的生活,國家和相應人員要仔細研究,合理創設幼兒園的環境,而且要重視對幼兒園老師的能力和品格予以提升,保證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丁勇.以專業標準引領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成長——關于《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解讀[J].現代特殊教育,2015,18:3-11.

[2]王瑋,王喆.參與式幼兒園空間營造設計框架與實踐——基于兒童權利、能力和發展的視角[J].學前教育研究,2016,01:9-18.

[3]李生蘭.我國幼教工作者對美國幼兒園公共環境的評價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3,01:36-47.

猜你喜歡
環境創設幼兒園
幼兒園里歡樂多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幼兒園形象識別系統與環境創設整合的探討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簡析環境創設與幼兒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