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班主任工作體會

2017-03-02 00:28梁桂榮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2期
關鍵詞:淺談班主任

梁桂榮

摘 要:教育,主要靠教師去實施,沒有高素質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班主任是教師中骨干力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對班主任必然有更高的要求。當代的學生與從前的學生不一樣,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當成“皇帝”一樣看待,這樣,如果對他們不加約束,放任自流,任其隨意發展,勢必導致組織紀律差,學習成績也就必然會受到影響,這樣就需要我們的教師要關心、尊重、熱愛學生,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所在。在多年的班主任的工作中我也總結出幾點體會,愿與各位同仁共勉!

關鍵詞:淺談 班主任 工作體會

一、海納百川,有容納大,教師更應如此

1.容下個性特別強的學生

人是有個性的,這種個性表現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沉穩持重,教師不應指責活潑好動和行動遲緩、沉默寡言的學生,如果人沒有個性,也就沒了人的豐富多彩。教師必須持寬容態度,并努力優化其個性優勢。就心里傾向看,學生愛好各式各樣,凡屬正當愛好都應肯定,鼓勵。

2.容下學習不好的學生

教授一班學生,總能分出上中下、十個手指不會一般齊,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教育工作中,教師容不下學習不好的學生并不少見,有的教師簡直把這樣的學生當成出氣筒,動輒訓斥批評,怨怒之情溢于言表。其實越是學習不好的學生越需要關心愛護,因為他們比學習好的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耐心細心的培養他們。

3.容下犯錯誤的學生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成長中的學生,亟待培養造就,就更不能沒有過錯,有的教師容不下犯錯誤的學生,要么訓斥,要么罰站,使盡解數。這種做法實質上是不承認學生會犯錯誤,是嚴重的主觀主義。對犯了錯誤的學生,教師應調查學生是有意還是無意,是一般過失還是品質問題,然后區別對待,公證處理。

二、班主任要本著勤、細、嚴的原則,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勤”就是勤快,不怕累、眼勤、嘴勤、腿勤、腦勤互相配合,缺一不可,本著這個原則,經常深入班級,常和同學接觸,特別是業余時間,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貼近學生,學生才能跟你說心里話,及時的發現問題,只有發現問題才能針對問題來教育學生,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到眼、嘴、腿、腦并用。只有發現問題,教育才不是一句空話,才能有的放矢。

“細”。勤中不能走馬觀花,走走形式,要勤中有細,做學生工作,細心是必不可少的,要根據實際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一次在早讀課巡視中,發現曹某舉動失態,我詢問他多方面的情況,她只是回答:“正常,沒什么事?!碑攩栔疗浼抑星闆r時,我忽然注意到他一邊答話,一邊用手指在桌面上亂畫。據此,我綜合分析她各方面的情況,斷定他的家中可能有異常情況,于是細加詢問,耐心開導,果然他說出家中父母鬧離婚,經常吵架,最后媽媽去了姥姥家,無人照顧她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主要本著培養其自信心去做工作,用她平時成績來說明她是個聰明的孩子,又因她是個懂事的孩子,說明他很有潛力,再者我給她分析社會進步對未來人才的需要等等,經過多次的開導和勸說,孩子也慢慢的堅強起來,找回了原來的學習狀態

“嚴”。一個集體必須用嚴格的制度來約束每一個成員,班級也一樣在管理班級的時候,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遵守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普通的學生和班級干部都同樣對待,不偏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對學生嚴格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身教剩言教。在學生面前從不作有損老師形象的事,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才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三、班主任要做到規、知、情、理、行有機交融

1.約之以“規”

學生的思想行為必須以一定的準則、規定來規范和約束。班主任要根據教育政策法規,結合本校本班實際,制定出各類常規和準則等。每類常規均有其具體內容。立規后,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進行灌輸,是學生明確常規,常規要常抓,步步把關,嚴格要求。但要有“度”,否則會起相反的作用。作為班主任,對學生違規應有寬恕之得,以平靜的心去看待,從而尋求正確的教導方法,這樣不僅有助于培養自己的平常心,還能促進師生雙方的溝通與意見的交流,并使學生在溫暖的空間里得以自我反省。

2.“知”是前提

知,就是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研究學生,綜合掌握學生情況,對所有教育對象有一個全貌認識。對學生的了解研究,是因材施教,激勵學生全面進步和個性發展的前提,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基本功?!爸辈豢赡芤淮瓮瓿?,需將了解研究學生與教育學生緊密結合起來,讓“知”完善于育人實踐又作用于育人實踐。

3.“情”是橋梁

成功教育的基礎在于用真情感去感染學生。感情是溝通師生間心靈和諧境界的橋梁。學生需要班主任用愛、用情去感化,去啟迪。感情,是學生心靈渴望的雨露,教育如果沒有情,沒有愛,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愛生要勝過矮子。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班主任唯有心理時刻想著學生,學生心中才會有班主任,尤其對待后進生,愛之深切,才能喚起學生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與激情,冰釋其心底沉積的自卑,大膽去尋找失落的綠洲,奔向健康發展的人生之路。

4.“理”是通道

班主任以“理”育人,是一個重要原則,須貫徹于育人全過程。班主任對學生曉之以理,是班級管理和教育學生的核心問題。首先,班主任應利用自身的威信,教學生以真理;其次是要入情入理,而不是嚴辭教訓。堅持說服教育;再次是根據學生個性心理特征,有區別的采取說理教育方式。堅持以理育人,利在學生,功在社會、德存后世。

5.導之以“行”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歸根到底是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以“行”服人、以身作則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關鍵。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威信就在于言行一致,身體力行。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既有播種的辛苦,又有收獲的喜悅。只要一切一學生為中心,努力工作,不斷探索,就能創造出一個積極、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猜你喜歡
淺談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淺談Schwarz引理及其推廣和應用
淺談ICP-MS的使用與保養
為詩淺談
夸夸我的班主任
淺談圓錐曲線中的創新題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當代優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舉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