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2017-03-02 22:01常永國馮鑫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2期
關鍵詞:閱讀初中語文教學

常永國 馮鑫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效果。但是,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會出現教師越俎代庖的替代化,課堂教學程式化,能力遷移局限化,師生互動單一化,多媒體技術運用牽強化等一系列問題。

關鍵詞:教學 初中語文 閱讀

一、轉變方式,培養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講臺上夸夸其談,很少注意下面學生的反應。如在《小石潭記》,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會讓學生跟隨他的思路去閱讀、翻譯、背誦。其它的都是自己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進行,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喧賓奪主,越俎代庖,事事都替代學生,學生只是一臺復讀機和只出耳聽的木偶。忽視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

我在長期的閱讀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善于兼顧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善于從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入手,投其所好引導學生閱讀。如:在《小石潭記》的閱讀教學中,可采用多種朗讀方式來品讀課文,讓學生品出作者描寫的景物之美,初步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理解句段意思的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盡量引導學生們多想、多說、談感受。如在理解描寫“潭水和游魚”的句子時,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來(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然后讓學生反復誦讀此句,學生就會想象出一幅極美的畫面,我在稍加點撥,學生相互交流、品評,再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說出此句的意思,概括出景物特點(清),說說作者此時的心情,然后再讓學生放聲朗讀,在讀中品,在品中讀,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讀中勾勒出小石潭之美,對描寫小石潭周圍環境句子的理解,也可采用以上的方法,重在學生參與,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概括景物特點(靜),體會作者此時有種凄苦孤寂的心境。這種靈活多樣,不乏其味的閱讀教學注重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了教師組織者的作用,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些環節中把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位置上??傊?,這種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學生對語文閱讀會產生一定的興趣,對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方法得當,深入挖掘

閱讀方法是否得當,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是不可忽視的。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注重學生課文是否讀的熟、有無感情、字音是否標準以及文章大體內容是否掌握等這些程式化,卻很少深入去理解文章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內涵。如在學習《孔乙己》一文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其思想內涵“人之初,性本善”??滓壹菏莻€善良、誠信的讀書人,但這種善良、誠信卻沒有讓他得到應有的尊嚴,相反卻讓他處處遭到嘲笑、毒打、誣陷,甚至于打折了雙腿。這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強烈諷刺的深刻思想內涵。

三、提升水平,能力遷移

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一般認為,學生的閱讀水平可以具體表現在,學生的閱讀速度,分析理解能力及遷移能力。而這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擁有,他需要學生在長期的閱讀學習中不斷積累,總結經驗,這是建立在一定閱讀量基礎之上。因而教師應引導學生平時多閱讀一些與課內閱讀相關的課外讀物,在閱讀中養成善于思考,并善于將課內總結的閱讀技巧,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中去。閱讀遷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檢驗閱讀水平是否提升的有力杠桿。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遷移能力,變單一化為多樣化。我認為應該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課外閱讀要選擇與課內閱讀題材或者主題相近的文本。這樣可以將課內閱讀方法應用到課外閱讀中去,不要拘泥于課內,而應向課外多元化方向延伸。如老舍《濟南的冬天》,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幅溫暖詩意的“小水面畫”,清新雅致。然后可引導學生去閱讀欣賞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通過閱讀《江南的冬景》,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卻是六幅充滿生活氣息的水彩畫,悠然閑適。這種能力遷移對學生以后閱讀水平的提升大有益處。

四、對話溝通,師生互動

以往的課堂教學,師道尊嚴,一言堂,填鴨式,教師的思維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決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更不要說師生對話了,師生互動單一化。嚴重損壞了學生的自尊。

當前,新的課堂教學,強調師生在課堂交往中的對話,這種對話具體指:“教師和學生憑借自己的信息背景和知識經驗,通過心靈的對接,意見的溝通,思維的碰撞,進而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和個性的全面發展?!庇纱丝梢?,這種對話并非是簡單語言的對話,而是一種相互傾聽,進而達到思想的碰撞和心靈的溝通。師生之間的對話是教師優化閱讀課堂教學的前提,在師生對話基礎上,教師應煥發課堂的活力,加強師生間的互動。營造積極和諧課堂氛圍。教師所講的知識,不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要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去探索去挖掘,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課文閱讀課堂充滿師生間真誠的對話。學生之間熱烈的討論,整個閱讀課堂教學才能不時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不感到枯燥乏味。

五、多媒體運用合理化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現代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替代了以往教師一支粉筆和一張嘴,枯燥的講解。即使有些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也只是敷衍了事,牽強附會。根本沒有發揮它的最大功效。殊不知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化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空間和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如在學習朱自清《春》一文時,如果運用多媒體技術作一些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百花斗艷的圖片,并配有優美音樂,結合課文引領學生去欣賞、品讀,這時朱自清筆下的《春》,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將是“春山,春水,春日,春草,春樹,春花,春蝶,春風,春雨以及春天牛背上的牧童”一幅幅春意盎然絕美的畫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將大大增強。因此,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營造、美麗、溫馨的課堂氛圍,使多媒體技術在語文閱讀課堂上發揮最大功效。

總之,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的教學,并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完成的。他需要教育工作者在長期教學實踐中,不斷去總結和積累經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某些觀點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

猜你喜歡
閱讀初中語文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