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作文課教學方法淺析

2017-03-02 22:18沈麗麗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2期
關鍵詞:作文課小學方法

沈麗麗

摘 要:語文新課程任務: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

關鍵詞:小學 作文課 方法

如何上好小學作文課?引導小學生能自主作文?聯系本人和許多教師的教學經驗,小學作文教學似可按“準備--討論--起草--修改”的模式進行。

一、注重準備、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1.作文準備階段,主要是指搜集素材。作文前,教師可用幾分鐘時間激發學生作文欲望。然后引導學生在近幾天內通過觀察、參觀活動、閱讀、回憶、思考等途徑,搜集自己準備寫下來的所見、所聞、所想。讓“知識來源于實踐”、“作文來源于生活”等觀念,在學生頭腦里無形中扎下根來。

2.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爸匾曃谋尽币彩切抡n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

3.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二、討論

這里的討論旨在通過交流,教師和學生互相了解準備的素材及貯備素材的過程、態度等情況,以互相學習,互相啟發。小組之間、師生之間介紹自己準備好的素材,既讓學生互相學習,更使那些行動慢一拍的學生受到啟發,得到促進。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及時用口頭形式對學生準備素材的過程、態度、方法、真實性進行評價,熱情鼓勵、表揚優秀者和閃光點。這一環節能引導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學習搜集信息,學習選擇素材,學習去粗取精等方法。

三、重視觀察

1.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善于在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缺少的不是具體的生活,而是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自我體驗。要使作文成為學生自主的活動,首先要讓作文融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走進社會,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實地觀察、體驗生活,才能從生活中選取素材,寫出真實感人的文章,引導學生把這些看到的、聽到的隨時記錄下來。

2.重視觀察,指導學生“會”作文,提高興趣。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出發,千方百計地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在興趣的指導下進行寫作訓練會事半功倍,因此通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根據學生的愛好,精心設計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識性的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在活動中進行作文教學,學生作文有內容可寫,不用胡編亂造,大多數同學的作文寫得生動活潑。每次活動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每篇習作都在輕松愉快中完成,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們都盼望多上作文課。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勤”作文,要使學生的作文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我們還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周圍的人、事、物、景,時時注意積累寫作素材。學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學校會經常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文體活動,如緊張激烈的體育競賽、健康活潑的班隊活動、莊重嚴肅的升旗活動、氣氛熱烈的聯歡活動等等,每次活動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

四、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在教完這篇課文后,舉行了一次以“我思念的××”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笔前?,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蕩蕩的,怎么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五、以學生生活為中心、以學生情趣為主線

1.小學生的生活一般可分為家庭生活、校園生活、課余生活、信息生活、感情生活五個方面。比如,寫《我的同學》,不可因為較熟悉而放松材料的搜集。如何收集呢?應緊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某一個側面,詳細地與寫作對象聊天,了解他方方面面的和這一個性格特征有關的故事,再從中選出有代表性的,突出的、有趣的、生動的、新鮮的、有意義的故事,就可以說準備充分了??傊?,課前關于寫作材料的準備,要堅持學生容易做到原則,即:容易看到、查到、問到、訪到、想到、記到。

2.課前準備,多是個體學習過程,應關注到學生的情趣。他不感興趣的,準備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就會影響課上展開、寫作過程和訓練目標。 課前準備,不僅僅是為了給作文課提供探究合作的寶藏,給習作提供素材,提高搜集寫作材料的能力,同時訓練培養的還有學生為達成一種目的,自己動手動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與人與物溝通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在獨立中思考,在容易達到中形成自信,久而久之,學生們的課前準備就會越做越好,越做越有創意。

3.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痹缌⒅驹绯刹?。作文的過程,就是做人的過程。因此,在課前準備時,就應該將育人滲透其中,培養孩子們為了明天抓住今天的美好情懷。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將軍理念。

六、起草、修改、評價

1.起草前,教師要提出本次作文的中心要求。盡量作到“一次一得”。比如,這次要求“語句通順”,那么“內容具體”可作下次的中心要求。在作文起草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學生要設身處地地進入作文情境之中,進入作文的角色之中。作文起草一定要在課內進行,不應作為家庭作業在課外完成。

2.學生作文草稿中的毛病可能不少,在一次作文修改課上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能幻想一次作文修改課解決作文中所有的問題。作文修改教學的要求應與作文起草前教師提出的中心要求保持一致。如果作文的中心要求是“語句通順”,那么作文修改也是解決這一問題,其她問題作為次要問題解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修改能力,也可組織一些同學間互相修改的訓練。

3.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

猜你喜歡
作文課小學方法
一堂有趣的作文課
馬老師上作文課
可能是方法不對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