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課教學模式初探

2017-03-02 12:12吳勁青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2期
關鍵詞:網絡環境識字信息技術

吳勁青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多媒體和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引發人類歷史上的一場革命。作為推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兩個核心動力,互聯網和教育將深刻地改變一個民族的歷史和命運,改變一個國家、企業、個人在未來時代的競爭力。信息社會的來臨使我們的教育別無選擇,不抓住機遇就會被歷史的巨浪沖走。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為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的教育就必須跨上網絡快車。本文用具體案例探討在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課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網絡環境 信息技術 識字 資源

引言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浪潮已經席卷全球。如今教育的思想觀念、內容手段、教學方式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網絡環境中,教育信息的顯示呈多媒體化,教學信息組織成超文本形式,教學過程具有較強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傳遞呈網絡化、智能化,這使網絡環境下的教與學更具魅力,教學模式也與傳統教學有了巨大的不同,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因此,探索網絡環境下新型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和教育技術面臨的最重要的課題。

一、傳統識字課型的偏向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系到讀寫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高低,因此,一直以來識字教學都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過去的實踐中,很多教師在處理識字與閱讀寫作的關系時曾出現過兩種偏向:

1.片面強調識字寫字對閱讀寫作的制約作用,片面強調識字寫字的重要地位,將識字寫字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唯一的,單純的“重要任務”,忽視了盡早閱讀與寫作,忽視了及時發展語言,忽視了讀寫對識字寫字的促進作用,延誤了語言的及時發展,也造成識字效率不高。

2.為了盡早閱讀與寫作,夸大了漢語拼音的作用,試圖以漢語拼音代替漢字,提前進行閱讀與寫作。雖然在發展學生語言和發展學生讀寫發面有一定的進展,但是攔路虎只被繞開而沒有消失,學生最終的讀寫還是要用漢字。識字質量不高和識字數量不夠,不僅嚴重影響讀寫的順利進行,也對學習漢語言文化有消極的影響。

二、網絡環境下識字教學模式

為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低年級的識字要求做了很大的改變。新課標中對低年級的識字要求明確提出:“1—2年級要多認少寫”,這是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而做出的恰當的要求,也是實現“將識字寫字和發展語言,與閱讀寫作巧妙結合起來”的目的提出的現實的科學要求。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布魯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钡湍昙壍暮⒆踊顫姾脛?,聲音、顏色、動作等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單純的識字會使他們感到燥無味,如果在教學中順應兒童的心理,創設新奇有趣的識字情景,就能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使他們盡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體驗識字的樂趣。

2.自主識字,滲透學法。

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尋找和自由選擇識記漢字的方法,讓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敢想敢干,敢創新的精神。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識字活動中運用猜字謎、編字謎,不但調動了學生識字的興趣,而且鞏固了所學的生字。如教學“毛”字時,就有孩子說出了:小手不小心被扭彎了;“本”字就說木頭的根露出來了。再者,我還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利用電腦顯示出來,讓小朋友去猜,去讀。如“竹子下面長了毛”(筆字)等。以這樣的形式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營造了一種和諧相融的學習氛圍,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激發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學生還想出了很多記憶生字的方法:如用熟字加、減、換、改的方法識記生字,如:“乃”與“奶”、“揚”與“場”、“遲”與“尺”……還有編兒歌,組詞造句等等。對學生說出的識字方法,老師要及時的總結和歸納,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不露痕跡地給學生滲透了學習的方法,對他們以后的識字有很大的幫助。

3.游戲鞏固,說話練習。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假如一直保持著枯燥的生字講解,也難以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所以在充分發表自己的識字方法后,我就創造了情景,采用游戲的形式,來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我先用“找朋友”的游戲來檢查了學生對單個生字的認識,然后又用開火車的形式來檢查個別同學的發音。鑒于孩子們對文中的物品已經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之后我就直接出示了課文里的商品名稱,并要求孩子們借助拼音讀詞語。有了感性的認識,有了單個生字的熟悉,在拼音的借助下,他們很快就準確地讀出了詞語。于是我又設計了給商品貼商標的游戲:我隨機出示相關的商品實物,然后讓學生舉起相應的商品名稱,舉對了就代表你買到了那個商品,學生就說:我買到了……?;蛘哂械耐瑢W說:“我想買……?!备贿M行游戲說話的鞏固練習。有了這些游戲作為載體,學生不僅樂于學習,更能主動地輕松地快樂地鞏固學習的生字,心情愉悅地完成了學習的任務了。

4.拓展閱讀,知識整合。

葉圣陶先生說過:“課本無非是一個例子?!睂嵤┬抡n程其中一點就是如何開發課程資源,活用課本。課程是學生手中的教材,又遠遠超出了這本教材。它應該是一泓源源不斷的活水,能巧妙地拓展利用課程資源可以體現出教師的語文教學素養和智慧。識字教學不單只在語文書的一個課文里,或者是在一個課文的要求認識的10多字里。假如把課本看成是語文教學的全部內容,那是有違背“大語文”的觀點的。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先找準了課本的突破口,將課文中的資源拓展開來,然后再根據課文的特點,創造性地使用課本,根據每一篇課文的內容風格和特點,尋找選擇與課文相關的富有時代氣息的又貼近兒童生活的兒歌、詩歌、故事、童話等,讓這些補充的資源能有效地在課堂的教學中運用起來,活動起來。讓學生能將課內與課外的知識整合起來,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更堅實基礎。

在鞏固識字后,我充分利用了網絡環境下的優勢,讓學生在網絡上自由閱讀我給他們提供的相關閱讀文章,這些文章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并帶有拼音注釋的,方便他們閱讀的電子文本。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拓寬了學生的閱讀層面,對教材進行了適度適量的超越,還有效地將學生的學習認識從“字——詞——句”上升到了“段—篇”。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還注意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進行閱讀積累。不僅積累學習過的生字,更積累了新的言,新的文化。這樣學生的識字量擴大了,閱讀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知識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整合。

在信息化的當今社會,網絡的優越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了優厚的條件,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源。在網絡時代里,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增多了,明顯地,傳統的 “傳道、授業、解惑” 的課堂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適應不了當今的社會。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充分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使課堂成為知識融會的地方。

猜你喜歡
網絡環境識字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識字
識字兒歌
識字謎語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