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應物詩歌的藝術特色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2017-03-04 08:09程怡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韋應物

摘要:韋應物是唐代大歷年間最為杰出的一位詩人,作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后人常常將“王孟韋柳”并稱。韋應物對前代文學繼承學習,廣采博取,取各家之所長,他的的詩歌澄淡精致、工巧秀麗,兼具陶淵明的淡泊悠遠、意在言外,和謝靈運的藻飾鮮麗,最終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詩歌風格,受到了后代詩人的喜愛和推崇。本文將從韋詩的寫作風格入手,分析其藝術特色,并討論其對后世產生的一些影響。

關鍵詞:韋應物;自成一家;韋柳

中圖分類號:I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07-01

韋應物詩歌風格自成一派,在大歷時期顯得尤為特殊。大歷年間,盛唐時候的壯闊氣象已不復存在,因此題材多為風花雪月,鄉情羈旅等,詩風也趨向于王、孟的清淡。韋應物與大歷時期其他詩人工于近體尤其是五言律詩不同,他對各種詩體均有涉獵,尤其擅古體。大歷時期詩人非常注重詞句的雕琢,并且大力追求對仗的精工和音律的和諧,韋應物的詩歌古樸、自然,一語天然萬古新之感。經歷了戰亂以后,受時代的影響,大歷詩歌的整體風格呈現一種凄清、寂冷的基調,而韋應物的詩歌讀來平和恬靜。此外,韋應物詩歌氣韻悠長,清韻秀朗,而大歷詩歌往往凄苦蕭颯??傮w說來,韋應物上追先秦風雅之源,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寄托手法和雅正中和精神;下承盛唐王、孟之緒,繼承了王維、孟浩然詩歌的氣度胸懷、意境風格以及某些寫作技法,對柳宗元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宋代時候,蘇軾將“韋柳”二人并稱。嚴羽在《滄浪詩話·詩體》中,將“韋蘇州體”單獨列為一體,也可見其影響之大。從詩史的角度上來看,韋應物的創作不同于以大歷年代“十才子”為代表的主流詩派,也不同元結一樣完全追求崇尚簡古樸拙的風格,可以說韋應物成就超越了這兩派詩人,在詩史上具有典范意義。在讀韋應物的作品時,不難品味到他這種“自成一家”的風格。例如《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詩人在開頭由于天氣變冷,想起山中的友人,想帶著酒去拜訪,卻又因為找不到而感到落寞與惆悵。起句“郡齋冷”三個字便營造出了一種凄清寂寥的意境。頷聯描寫道士在山中的活動,“束荊薪”,“煮白石”。頷聯寫詩人的心理活動,結尾的“落葉滿空山”,將詩的意境拉開,群山連綿,唯有滿山的落葉將友人的行跡都掩蓋了,寂寥之感頓生。整首詩展現在在人眼前的是一片蕭疏淡遠的景色,語言平淡,也沒有華麗的辭藻,其中所蘊育的感情卻深摯懇切?!度蔟S隨筆》評價這首詩說道:韋應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詩云云。其為高妙超詣,固不容夸說,而結尾兩句,非復語句思索可到。

首先:韋應物以閑淡沖遠為主的詩風不僅在當時被其他詩人所稱頌推崇,而且也為后人所稱贊,并引得眾多詩人學習師法。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道:仆不能遠征古舊,如近歲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頗近興諷;其五言詩,又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韋應物的田園山水詩是繼陶淵明及王、孟之后,有著獨特個人色彩的杰出作品。

北宋蘇東坡在《書黃子思詩集后》道:“李、杜之后,詩人繼作,雖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宗元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睉镌娂饶堋白猿梢患抑w”,在風格上有其專詣獨到之處,則自可為詩學領域樹一典范,成為后來學詩者取法師習的楷模。宋代時候朱熹說:“《國史補》稱韋為人高潔,鮮食寡欲,所至之處,掃地焚香,閉閣而坐,其詩無一定造作,直是自在,其氣象近道,意常愛之?!睆倪@句話可以看出,韋詩不假修飾,閑逸的風格,也為朱熹所喜。例如《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鷗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蓖耆酌枋降氖址?,寫景清切,情韻卻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閑淡心胸可見一斑。

其次,雖然韋應物在一些詩歌中很明顯地表達出自己遁世避俗的思想,追求一種超脫的心境,但他并沒有拋棄自己身為文人的一種責任,在地方做官吏的時候,關心民生疾苦,體察民瘼,這些都體現在了他的一些作品中。韋應物在《寄李儋元錫》中所寫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可謂是他為官時的心情寫照。感于這種心境,韋應物的樂府歌行近杜甫、元結,正如白居易所說“才麗之外,頗近興諷”。韋詩這種感諷時事的思想,無疑影響了白居易關于“諷諭詩”的創作,而且對白居易領導的中唐新樂府運動也有所影響。詩歌的感事功能在韋應物這里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如其所作的《雜體》詩:春羅雙鴛鴦,出自寒夜女。心精煙霧色,指歷千萬緒。長安貴豪家,妖艷不可數。裁此百日功,唯將一朝舞。舞罷復裁新,豈思勞者苦。這首《雜體》以織羅女為描寫對象,用慘受剝削的勞動人民與荒淫的權貴作為對比,展現了當時百姓苦難的人生。而這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后來白居易所作的《繚綾》一詩,同樣的主人公,同樣的主題。由此也不難看出韋應物對白居易所產生的影響。

最后,韋柳不僅作為一種獨特的詩風存在,還與繪畫產生了不可分割的聯系。清人汪琬在其《吳道賢詩小序》中說道:“李思訓、王摩詰猶詩之正宗也;荊浩、關仝、董源、李成,猶李、杜諸大家也,范寬、郭熙猶唐大歷以后諸接武者也;郭恕先、米元章之流,往往于繩墨之外,自出胸臆,是為逸品,其在韋、柳之間乎!”關于“逸品”一詞的解釋,明朝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畫一》說:“世之評畫者,立三品之目: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曰能品。又有立逸品之目於神品之上者。汪琬將韋柳比類繪畫中的逸品,這也體現了韋柳在藝術審美中得到的肯定。韋詩散淡,不事雕琢,諸如“喬木生夏涼,流云吐華月”“一為風水便,但見山川馳”立馬欲從何處別,都門楊柳正蠔耗”等句,古雅淡泊。而中國藝術所追求的也正是這種意遠沖和的情韻,既需要空靈的美感,又要物我兩忘的禪意。韋柳并稱出入詩論與畫論的的領域,這在詩歌史上,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參考文獻:

[1]吳宏一,葉慶炳.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匯編[M].成大出版社,1973.

[2]韋江州集[A].四庫全書[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陳伯海.唐詩學引論[M].東方出版中心,1988.

[4]蔣寅.大歷詩風[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程怡(1993.6-),女,漢族,江西九江,江西師范大學,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

猜你喜歡
韋應物
夕次盱眙縣
多姿多彩的樹木
韋應物《子規啼》賞析
論韋應物音聲論的佛教背景及理論內涵
論韋應物詩歌的綠意
淺論韋應物詩歌的黑夜情結
錄唐·韋應物詩《滁州西澗》(草書)
韋應物與元稹悼亡詩中的感情比較
韋應物“流麗”詩風研究
滁州西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