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出學科素養 追求真味語文

2017-03-04 08:25張俊華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17年1期
關鍵詞:試題分析應對策略

張俊華

【摘 要】通過與前幾年考題的比對、分析,本文以為,2016年天津卷在題型、考點上均有所調整,但這變化不是顛覆,也不是十足的革新,而在引導語文返璞歸真。并且認為未來天津高考語文命題有三大走向:一是更加注重語文學科素養、綜合素質的考查;二是更加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系;三是更加注重傳統文化的考查。因此,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加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練就語文的真本領、硬功夫;加強考場應變能力的訓練,練就過硬的應試技巧和心理素質。

【關鍵詞】語文高考;試題分析;應對策略

2016年高考天津卷語文試題的有些變化讓很多考生拿到卷子后不知所措,很多老師也始料未及。這些變化透露出什么信息呢?導向是好還是壞呢?通過與前幾年考題的認真比對、仔細分析,筆者以為,2016年天津卷雖然在題型、考點上均有所調整,但這些變化并未脫離語文之本,反而恰恰是在把語文教學往返璞歸真的路上引領。

一、穩中思變

縱觀整套試題,試卷基本結構、基本題型與2015年并無大異,總題目數還是七大類題,二十二道小題,但命題者思變的意圖還是很明顯的,變化最大的有以下幾點:

1. 分值變化

第一卷第一大類基礎題由5道15分變成了4道12分,字音字形的考查由原來的兩道題合成了一道題,這兩個考點的分值由6分變成了3分,壓縮下來的3分加到了文言文閱讀上。文言文閱讀選擇題由原來的4道12分變成了5道15分,增加了一道斷句的選擇題,即第10題。古代詩歌鑒賞由2015年的9分又變回到以前的8分,減下來的1分加到了現代文大閱讀上。大閱讀由2015年的20分又變回到2014年以前的21分。其他都照舊。

2. 題型變化

(1)字音字形由分考變成了合考。(第1題)

(2)虛詞考查由原來的與課內用法比較異同變成了在空處填詞。(第9題)

3. 考點變化

(1)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第4題)

(2)增加了斷句的考查。(第10題)

(3)增加了新詩鑒賞的考查。(第20題)

二、變中求真

綜觀2016年的上述變化,聯系近幾年天津卷的情況,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未來高考語文命題的三大走向。

1. 更加注重語文學科素養、綜合素質的考查

與2011年以前相比,近幾年天津卷在閱讀文字量和總題量上有所減少,2015、2016兩年相對穩定,但是試卷總體難度有所提升,能力要求明顯增強,特別注重對考生語文學科素養、綜合素質的考查。

比如,2016年的第4題,也是前幾年的第5題,由標點、文學常識輪流坐莊變成了一道活題,側重考生人文底蘊和思維能力的考查;2015年將古詩句中的理趣與現代故事內容的對應,2016年則涉及古代文化常識中的年齡稱謂問題。

文言文閱讀則在原有能力要求的基礎上又對考生增加了正確選用虛詞和準確斷句的要求,而這些恰恰是文言文學習中的難點。

還有新詩的鑒賞與賞析文的寫作,原本都是語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這種變化其實并不算出圈,也非創新,只不過是舊題重現罷了,考的是語文的硬功夫、真本領。

2. 更加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天津卷近兩年來最可圈可點的還是語言運用題的考查,由以前題型的零零碎碎、考點的冗贅變得簡約又厚重。簡約不僅是指題目減少了一道,更重要的還是題型的簡約。厚重是說考查的能力越來越指向語文的本質,彰顯語文的綜合素養——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更體現語文與生命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聯系現代社會“微時代”的特點,語言運用題這兩年更傾向于微寫作、微創意。內容與當今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現象、熱點問題密切相關。像2014年,第一道題是從現代文閱讀的內容引發的關于空巢老人問題的思考和看法;第二道題是為了留住生活中正在離我們遠去的美好或是有價值的東西而策劃一個小活動,要求考生擬出活動主題和宣傳語。2015年一道題是選擇一個漢字解讀其文化意蘊,另一道題是分析評價三幅勸阻吸煙手勢圖哪幅好。2016年一道題是二選一,一是簡評一首古詩譯寫的新詩或是給詩刊編輯部寫信推薦這首詩,二是為劇院紀念莎翁誕辰400周年的演出活動寫宣傳語??粘怖先?、漢字文化、吸煙、正在離我們遠去的美好而有價值的事物,這些都是社會生活中備受關注的問題;莎翁誕辰紀念日,是當年很重要的文化活動;給編輯部寫信推薦文學作品既需要鑒賞表達能力,還要懂書信的格式:這實實在在是考語文的實際應用能力。

還有作文的命題,也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無論是2014年的“智能芯片”、2015年的“范兒”,還是2016年的“我的青春閱讀”,均體現了高考作文與社會有關、與生活有關、與自己有關的命題取向。當然,近幾年的考題在降低了作文審題難度的同時,也增強了對考生思維能力和人文積淀的考查。

語文卷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還表現在命題材料的選用上。新鮮的文字材料使得整套試題洋溢著時代氣息,不僅借此考查考生的語文能力,也在引導考生關注社會、民生,對考生進行文化的滲透和價值觀的引領。像科技文閱讀關涉的文化消費問題、現代文大閱讀《在母語的屋檐下》傳達的母語文化的價值和意義的思考,讀過后,能引發共鳴,有啟迪心智、提升境界的作用。文言文閱讀中所弘揚的“孝”道也是當今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分。文以載道,考亦可以載道,這也是語文與時代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表現。

3. 更加注重傳統文化的考查

字音字形題的合并表明現代漢語識記類的知識分值在減少,與此同時,古詩文和古代文化知識的分值相應在增加,2016年總分達到了39分,占作文以外的90分的43.3%。這也是社會主旋律在考試當中的必然體現。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語文學科是實現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所以,傳統文化的考查在高考題中所占的比重自然只會增加。2016年高考就是在釋放信號。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的《關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中,已明確指出2017年全國高考語文要增加古代文化知識的考查。

綜上所述,天津卷的變化不是顛覆,也不能算十足的革新,而應該是回歸,引導語文回歸到它的本原。這些變化與2014年9月《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對高考的要求是一致的,也與當下的教育改革方向是一致的。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北京師范大學發布。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這一成果的出爐既為學生的成長和前行確立了目標,也為今后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必然會影響到今后的考試改革方向。六大素養中的人文底蘊是文化基礎的重要支撐,主要還得靠語文學科來完成,至于其他五大素養的培養,也與語文學科密不可分,所以,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必先明確本學科的核心素養是什么,在今后各科的教學與考試當中,學科核心素養都是關鍵詞。

三、應對策略

1. 加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功在平時

發現了“變”中的實質,要在高考中游刃有余,就需要師生平時不功利、不投機,尊重學科特點,遵循學科規律,加強知識積累,豐富人文底蘊,關注社會生活,強化思維訓練,提升表達素養,重視讀寫實踐。厚積薄發,練就語文的真本領、硬功夫。

2. 加強考場應變能力的訓練,沉著應變

試卷中突然出現的變化,一般用意不在難度的提升,而在方向的引領,所以,這樣的題目,往往都不會太難,只要考生靜下心,不急躁,運用一定的解題技巧,是不難突破的。只是考生一般都有怕變、怕難的心理,所以一看到變化就緊張,一緊張就容易發懵,這樣就沒辦法正常思維了,本來能做對的題也很難做對了。

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足夠豐富的語文知識,具備足夠扎實的語文素養,再練就過硬的應試技巧和心理素質,考試就不再是個難題。

總之,2016年的天津考題,突出學科素養,重視語文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考查,試題設計科學合理,區分度好,選拔性強,便于那些有底蘊、有實力的學生考出水平來(結果也確實如此)。期待著未來的語文考題,語文味越來越濃、越來越純,能正確引領語文教學的方向,把語文進一步引向美與真的福地。

猜你喜歡
試題分析應對策略
基于學生發展視角的中考試題分析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沖擊下的發展探討
初中英語情趣教學的現狀淺議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2016年高考全國Ⅰ卷物理選擇題試題分析
2015年鹽城市中考英語試題分析及教學對策探討
聚焦熱點:高考中與病毒有關的試題分析
科學推理能力的構成及其考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