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類專業實訓教學與服務能力創新的探討與實踐

2017-03-05 23:32程群淑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石油化工學院庫爾勒新疆841000
化工管理 2017年25期
關鍵詞:化工類大賽實訓

程群淑(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石油化工學院,庫爾勒 新疆 841000)

化工類專業實訓教學與服務能力創新的探討與實踐

程群淑(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石油化工學院,庫爾勒 新疆 841000)

本文針對化工類專業的實訓教學及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為目標,以援疆教授為服務平臺,探索通過開展多項教學創新活動,開啟依托校企合作模式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平臺;通過構建普職教育資源共享機制的實踐,達到提升區域性專業服務的能力,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目的。

化工專業;實訓教學;專業服務能力;共享機制

由于化工類行業的安全、環境保護等的特殊要求,以及技術進步的快速發展,使得化工類專業的實訓在開展的過程中以及專業服務能力方面存在如下不足:人才培養的目標、培養的規格等與行業企業需求脫節,不能完全適應產業人才發展需求;實訓教學內容不能緊跟企業發展,與行業企業技術應用缺少有效性匹配;專業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契合度不高等問題。致使服務地方產業的能力不足,不能有效適應地方化工產業發展的需要。針對上述存在的不足,通過優化和創新實訓教學,提升學校為專業服務的能力,經過一段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效果。

1 以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為引領,有效發揮促學、促教、促創作用

(1)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積極推進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實踐,不斷提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水平,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增強服務地方能力[1]。

圍繞新疆化工類職業技能大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以及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等開展,以培養學生的再就業、創業能力作為學院教學改革的目標,通過創業活動開展,創業項目的設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創業經驗,提高其服務地方經濟能力。新疆每年的大賽內容均圍繞技能提高,知識綜合、選手素質培養等開展,學院以參賽為契機,在對選手的選取上,采取寬進嚴出,只要愿意參加的學生均可以參賽培訓,后期經過理論、實訓、仿真等層層選拔,學生在此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以創業大賽為契機,與企業聯合舉行創新、創業項目,共同組織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實現校企深度合作。在河北援疆教授的帶領下組建了“西域綠光團隊”,參加了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三屆新疆創新創業大賽巴州分賽區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不僅如此,學院連續多年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年均參加20人次,曾有多名學生獲得新疆自治區創新創業大賽,并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也多次獲獎??傊?,創業推動創新,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高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推動學院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2]。

2 開放性的實驗室教學

隨著“一帶一路”經濟帶的發展,石油化工多個產業不斷興起,加之傳統產業需要不斷轉型升級、產品需要不斷研發,這些給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學院處于經濟開發區,周邊有多家化工企業,相鄰的縣市也是以石油、化工生產作為支柱性產業。

(1)首先加強與當地實驗室聯系,對多家企業進行調研,挖掘整理當地的特色資源,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服務本地區。本地區主要有以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深加工企業,礦石加工硅酸鹽工業,石油助劑生產等,主要產品為合成氨制化肥、天然氣制甲醇、1,4-丁二醇、纖維素、棉漿泊生產等,以調研結果為依據,改革實訓教學內容。

(2)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存在的問題、不足及需要完善的部分,教師的科研項目和學生將來可能的就業崗位內容,在注重基礎實驗單項訓練性及綜合能力培養及提升方面,根據不同實訓內容要求選擇性的增加地方特色的綜合設計性實驗, 如“污水處理項目檢測”、制藥廠的藥品“合成”,礦石成分檢測等項目,通過探究性和創新型實驗的實施,使培養的學生能成為“知工藝懂設備,知理論會操作,知流程會管理”,能適應經濟建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化工類專門人才[3]。

3 構建普職教育資源的共享機制,助推學工實踐活動

學院由于實訓教學設施齊全,具有良好的雙師型教學團隊,被列為巴州地區學生素質教育化工類學工實踐基地之一,與當地中學建立了互助學習平臺。在實踐活動中,我們根據學生實踐項目所需時間及難易程度,結合日常生活,選取實踐內容,如圍繞水樣分析,設計未知水樣硬度測定、固體懸浮物檢測、COD分析等項目,實踐內容以菜單式呈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做一定的項目,以小組協作形式或單獨完成,通過此項活動的開展,盤活了學校實訓資源,提高了職教資源的使用效益,也促進了普職教育的協調發展,實現了普高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同時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搭建了展示多元才能的平臺,讓不同天資和智能優勢的學生都能成為彰顯個性的“行業天才”,找回學習自信和興趣,激發其創造力,也有利于教師潛力的挖掘,促進教師知識更新和教研水平的提高??傊?,為中學第二課堂的開放,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專業服務能力也起到了有效助推作用。

4 實行動態化教學管理,與企業形成互利機制,服務于當地經濟建設

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利用學生假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形成階段性實訓教學,專業學習與頂崗實訓實習交融,專業學習與第二課堂交融,在暑期頂崗實習基礎上,開展彈性頂崗實習,解決企業人力資源緊缺問題,師生共同開展專業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并且按照企業需求合理調整教學計劃,實行“按需調整、短期靈活”的彈性頂崗實習。西紅柿、辣椒、甜菜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每年的7、8、9三月是生產的旺季,為此,我院每年根據企業需求,結合專業課的學習內容,組織學生進入不同崗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或頂崗實習,通過此項活動的開展,既增強了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也解決了企業用工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 以援疆專家為平臺,提升專業服務能力

高職院校個體發展受限的問題之一,體現在高職院校辦學資源有限,實踐能力不強,個體研發水平和技術服務能力相對較弱。自2012年,每年都有河北援疆教師來學院支教,他們將內地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運用到支教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學科梯隊建設等方面給出了先進的管理經驗。河北科技大學的任鐵真教授在短短的一年里,帶動學院教師先后申請了十余項院級科研項目,成功申報了一項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此基礎上,與新疆弘瑞達纖維有限公司、巴州錦潤纖維有限公司和尉犁同豐油脂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建立了綠色科研平臺,創建了可再生纖維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了生物煉制與綠色溶劑研究室,開展了依托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平臺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與實踐??傊?,科技援疆成為學院、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有力推手,以平臺為依托,在科技援疆項目的實施中,把合作研發過程作為人才培養的過程,解決行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使教師逐步具備了持續研發的能力,整體提高專業的教學、科研相關工作,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與智力支持,促進了巴州地區現代服務業和相關新興產業的發展。

[1]徐芳.依托職教集團的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2013,12(4):3-5.

[2]張敏,田菲菲,鄧穎,等.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教程[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8.

[3]童孟良,唐淑貞,王羅強.應用化工類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2013,18(6):5-7.

程群淑(1983-),女,四川達州人,學士。

猜你喜歡
化工類大賽實訓
插秧大賽
產教融合下高?;ゎ悓W生科技創新創業的培養方式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虛擬情景實訓環境三維模擬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淺析化工類女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
優化化工類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探索
關于高職院?;ゎ悓I實踐教學探討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說謊大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