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散戶肉雞飼養環境控制

2017-03-06 04:48韋婷婷譚文寶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1期
關鍵詞:肉雞農村

韋婷婷 譚文寶

摘要 介紹農村散戶肉雞飼養環境控制,包括溫度控制、濕度控制、通風控制、密度控制、飼養環境管理等方面內容,以為肉雞散養戶提供借鑒。

關鍵詞 農村;肉雞;散養;環境控制

中圖分類號 S83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1-0243-01

目前,在精準扶貧的大環境下,農村肉雞養殖成為一個較為現實的短、平、快的脫貧項目,農村散戶的養殖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環境對肉雞生產性能的影響越來越大。肉雞的生存環境可直接影響其生長、發育和健康,通過人為控制肉雞生存環境,盡可能滿足肉雞飼養的最適需要,充分發揮肉雞的生產潛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頻率,降低生產風險和成本,創造更多更好的經濟效益。

1 肉雞飼養的環境因素

肉雞飼養的環境因素一般指體外的環境因素,大體分為3個方面:一是理化環境,包括溫度、濕度、通風換氣、灰塵、氣味、噪音、顏色、光熱輻射等;二是生物環境,包括細菌、病毒、霉形體、內外寄生蟲等;三是飼養環境,包括飼料、水、密度、墊料、運動場衛生、雞舍周圍綠化等。

2 雞舍內環境控制

2.1 溫度控制

測量溫度時,溫度計要放在與雞背高相平,距離煤爐或其他熱源點半徑1.5 m,溫度計放置位置和高度不正確將直接影響溫度測量的準確性,導致農戶管理時作出錯誤的判斷。

雞舍內溫度是否合適,除了看溫度計外,也可以通過觀察雞群整體情況來判斷。①溫度合適:雞群均勻分布,活潑好動,食欲良好,飲水適度,正常時夏季的飲水量是吃料量的2.5倍,羽毛光亮,睡覺時頭頸伸直,安靜,呼吸平穩,無怪叫聲。②溫度偏高:雞群靠墻,遠離熱源,張口呼吸,喝水增加,雞只出現干腳,脫水死亡。③溫度偏低:雞群打堆,緊靠熱源,發生寒顫,有“吱吱”叫聲,飲水量下降,不愛活動[1-2]。

施溫時,要堅持“看雞施溫,日低夜高,保持穩定”的原則,冬春季養雞無脫溫期。育雛初期的溫度宜高一些,以后隨雞齡的增長而逐步降低;弱雛的育雛溫度應比強雛高一些;小群飼養比大群飼養的要高一些;夜間比白天高一些,陰雨刮風天比晴天要高一些;做疫苗、斷喙、轉群時的溫度比平時要高一些,病雛比健雛的溫度要高一些,冬季比夏季育雛的溫度要高一些。

2.2 濕度控制

濕度是指雞舍內空氣中的相對濕度。10日齡的雛雞,雞舍的濕度宜保持在75%左右,10日齡以后保持在65%左右,濕度過高、過低都對雞只生長不利。

雞舍內的保溫薄膜上有水汽(嚴重的像下雨),由于冬春季節溫度較低,養戶不舍得燒煤保溫,通過密閉雞舍悶溫,易導致雞舍濕度過高;此外,雞舍內墊料潮濕也是引起濕度過高的原因之一。氣候干燥季節,本身空氣中的濕度偏低,空氣中灰塵增加,致使雞舍內濕度偏低。改善濕度的辦法:濕度過高可以燒旺煤爐,達到雞群需要的溫度,打開薄膜通風換氣,并更換潮濕墊料;濕度過低,灰塵過大,可加強噴霧消毒,除去空氣中的灰塵[3]。

2.3 通風控制

判斷通風適宜的標準:以人進入雞舍后感覺不悶,感覺不到刺眼、鼻為宜。通風應遵循“適宜溫度下的最大通風量” 的原則,采用間隙通風、即開即關的方法,按照“先上面后下面,先里面后外面”“早晚適當通風,中午加強通風”的順序通風。

保溫和通風往往會發生矛盾,在這種情況下,確保保溫的同時應加強通風,也就是說寧可多添加熱源,也要進行通風換氣。在通風換氣時,切記要防止冷風直吹雞體。

2.4 密度控制

密度不僅關系到雞群的飲水、采食和運動,還直接影響全群肉雞的均勻度和次品率,而且關系到雞舍內氣體交換、地面污染程度,易誘發各類疾病,如IBD、CRD、球蟲病等。

密度控制要按雞群生長情況及時調整,讓雞有一個合適的地方生長。正常的飼養至中期時,雞群的密度為10~15只/m2,晚上要觀察雞只是否都有足夠的空間;分小欄(分群飼養)時,養殖密度以每群1 000只為宜。幾種需要雞群小范圍集中的密度控制:3~12日齡免疫攔雞每次100只左右;切嘴、22~40日齡免疫攔雞時每次80只為宜;40日齡以上免疫攔雞時每次60只為宜。

3 飼養環境管理

3.1 飼料保管與使用

3.1.1 飼料的選擇與保存。飼料是確保雞群健康成長的營養來源,關系到養殖全過程,優質安全的飼料才能保障雞群發揮優質的生產性能,提高生產成績。飼料品牌選擇時,要選擇影響力好的大品牌,并對雞群相應的品種、相應的日齡使用對應的飼料品種,確保雞群在不同階段攝入足量的平衡營養,如土雞品種1~30日齡使用?。r)雞料,31~60日齡用中雞料,61日齡至出欄銷售使用大雞料。

養戶貯存的飼料量以存放時間≤10 d為宜,時間過長飼料宜發霉變質。飼料應架空堆放在通風、干燥、陰涼的地方保存,離地15 cm,不能靠墻。

3.1.2 喂料的次數。盡量做到少喂勤添,絕對不能控料,第1~5天每天喂6次,第6~15天每天喂4次,15 d后每天2次,每天7:00和17:00必須保證料桶里有料,保證飼料品質衛生。

開食盤在進雞后5 d內使用,每次加料前都要清理上面的雞糞和其他雜物。在第3天開始逐步加小料桶,并逐漸撤掉開食盤,第6天時吊起小料桶,小料桶邊緣高度和中等大小的雞背高度相平。在第15天開始逐步加大料筒,并逐漸減少小料桶數量,第25天時吊起大料桶,高度與小料桶相同。注意每次加料前清理料桶[4]。

3.1.3 換料方法。第1天小雞料、中雞料分別為2/3、1/3;第2天小雞料、中雞料分別為1/2、1/2;第3天小雞料、中雞料分別為1/3、 2/3;第4天全部用中雞料[4]。

3.2 飲水衛生管理

養雞用水最好用自來水或深井水。進苗后15 d內一般使用塔式飲水器,每次加水時清潔水桶內部,每桶水使用8 h左右。第12天時逐漸減少使用塔式飲水器,逐步改換自動飲水器。自動飲水器每天早上清洗1次,水位至水桶水槽的2/3處,水桶邊緣高度和中等大小的雞背相平[4]。

水塔放在雞舍內,必須加蓋,每10 d清洗1次,喂完藥物后須立刻清洗。水線20 d沖洗1次,空欄時徹底消毒清潔[4]。

3.3 墊料衛生管理

夏秋季、冬春季的墊料厚度分別保持在3、5 cm左右。墊料以松軟、干爽、不結塊為標準,使用前曝曬。及時清理飲水器周圍易潮濕發臭的墊料[4]。

3.4 運動場衛生管理

運動場一是要保證平整、無積水,每周消毒不少于2 次;二是保持邊上水溝通暢,雨后無積水;三是要做好防護措施,防止其他動物襲擊[4]。

3.5 雞舍周圍大環境衛生

一是雞舍周圍不得飼養其他禽類和堆放雞糞。二是飼養公司肉雞的養戶不得在家中飼養其他禽類,以及不得在市場上購買禽類及其產品。

4 參考文獻

[1] 盛春娥.夏季肉雞的飼養管理要點[J].家禽科學,2012(6):23-24.

[2] 張繼祥.淺析肉雞的飼養管理要點[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9):81.

[3] 許月英,錢坤,蘇世廣,等.飼養方式對淮南麻黃雞屠宰性能和肉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2(32):15741-15743.

[4] 鄭勤衛,鄭勤國,孫先平.肉雞飼養日常管理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1(6):99.

猜你喜歡
肉雞農村
夏季肉雞采食量低的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
國內首個肉雞全基因組選擇育種聯盟成立
肉雞生理如何影響肉雞生產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蛋雞和肉雞
蛋雞和肉雞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