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讓數學探究更有效

2017-03-07 08:26顧利鋒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7年2期
關鍵詞:黃球紅球小軍

顧利鋒

有效探究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的,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體系,提高能力。

一、問題應具有合理的創造性

在“游戲的公平性”這堂課的末尾,我設計了練習題:小娟和小軍做摸球游戲,每次任意摸一個球,摸后放回,每人摸20次。摸到紅球小娟得1分,摸到黃球小軍得1分,摸到藍球兩人都不得分。你認為在哪幾個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口袋一:紅球3個,黃球3個,藍球3個;

口袋二:紅球2個,黃球3個;

口袋三:紅球2個,黃球2個,藍球4個;

口袋四:紅球4個,黃球2個,藍球2個;

很多學生都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我繼續提問:“如果你是小軍,你會選擇哪個口袋來比賽?”學生的答案是第二個口袋,這完全符合我的預設。這時,一名平時不起眼的學生說:“老師,我有話說。如果我是小軍,我仍然會選擇第一個口袋或者第三個口袋?!蔽覇査骸盀槭裁??”他回答:“如果我選擇第二個口袋,雖然我贏的可能性會大一些,但是這種投機取巧的勝利是不光彩的。而我如果選擇了第一個口袋或者第三個口袋,贏的可能性小一些,但我可以贏得光明磊落?!?/p>

這位同學說得真好。課堂中,不僅要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更要讓學生懂得什么樣的人生才最精彩,最有意義。

二、問題應具有明確的針對性

針對性是指問題要針對教學目標,圍繞教學內容。問題的提出不僅要能夠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能幫助學生明確探究方向。

例如:學習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后,我提出問題:“一張長20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紙,可以剪成多少張邊長是5厘米的正方形紙?”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得出:(1)20×10÷(5×5)=8。(2)(20÷5)×(10÷5)=8。接著,我把習題中長方形的長改為18厘米,繼續讓學生嘗試:(18×10)÷(5×5)或18÷5的計算結果有余數,這是為什么呢?錯在哪里呢?應該怎么辦?經過充分的討論、操作、反思,使學生真正學會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問題應具有適度的糾纏性

“糾纏”通常來源于意外,對這些意外情況應迅速作有價值的判斷。因為這很可能就是學生學習中的困惑之處,要讓全班學生都注意到這些問題,讓他們都“糾纏”到對不同見解的思考、討論中,在理清思維過程中獲得更豐富的思維體驗。

這是特級教師華應龍執教的“三角形三邊的關系”的教學片斷。

師:剛才有同學說兩張一樣長的紙條能圍成三角形。哪位同學來展示一下?

生:這兩張是一樣的,先把紅色的剪斷,然后與藍色的圍成一個三角形。

師:我首先佩服你的堅持。剛才你們都說圍不成,他不是圍成了嗎?

生:因為三角形兩邊的和等于或大于第三邊,都能圍成。

師:同意的請舉手。(一半學生舉手)我們再來看看他圍成的這個三角形,(投影放大)你同意嗎?

生:不同意。

師:為什么呢?

生:左邊分開了。

師:我很佩服咱們班同學一絲不茍的態度。就差一點點,究竟行不行呢?

(其他學生繼續指出要調整的地方,該生不斷調整,但是最終也沒有得到其他學生的認可。)

生:我認為永遠也不能圍上。

生:如果紅色線段的兩個點和藍色線段的點連在一起,兩條線段就會重合在一起。

生: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是等于第三邊。

師:我們看到似乎是圍成了,但是還是差一點點。學數學,往往不能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想一想,如果兩張紙條是一樣長的,把其中的一根剪斷,然后把它們的兩端接在一起,再往下壓一點,再壓一點,最后會怎么樣?

(教師用動畫演示學生的思考過程。學生隨著演示過程發現總是差一點點,或者平行,或者接不上,或者重合,都圍不成三角形。)

從表面上看,我們在圍繞“能不能圍成三角形”這個問題糾纏不休,實質上是學生通過冷靜的思考與激烈的爭辯,自覺地對先前的錯誤想法進行自我否定。課堂探究活動因“糾纏”而厚實了許多。

總之,自主探究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中去。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市青龍小學)

猜你喜歡
黃球紅球小軍
可愛的黃球
正確理解概率公式
收拾書包好上學
拼命
概率與統計高考解答題考向
開心養鼠記
騙人的抓獎游戲
整個人不好了
乒乓球
“摸球”探究活動花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