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的形成與防范

2017-03-08 15:41陳宏嬌
經營者 2017年1期
關鍵詞:員工素質操作風險農村信用社

摘 要 目前,農村信用社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向農村信用社傾斜等良好機遇,同時也面臨著防范風險、金融創新等各個方面的挑戰。由此,研究信用社操作風險的形成及表現,進而制定相關政策防范操作風險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 農村信用社 操作風險 員工素質

進入21世紀,農村信用社改革、治理、經營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明顯的成績。我國對信用社操作風險的研究起步較晚,管理水平相對較低,操作風險導致的損失事件頻繁發生,對此管理層應予以高度重視。由此,研究信用社操作風險的形成及表現,進而制定相關政策防范操作風險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

一、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的表現

(一)內部人員作案比率較高

農村信用社的許多內部案子發生時在各個環節和不同崗位往往都是一路“綠燈”,暢通無阻,究其原因是各環節的風險點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沒有發揮檢查監督的作用,從而導致了違規行為的發生?;鶎泳W點實行的是雙人臨柜、相互監督的制度,但臨柜人員對憑證核對不認真,對同時臨柜的同事也沒有盡到監督之責,所以,第一道防線就失去了有效監督的約束;事后監督是第二道防線,但農村信用社卻基本上不設事后監督崗;稽核和檢查可以作為第三道防線,但稽核檢查工作不深入、不細致、不全面,其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作案人員雖然作案手法簡單粗劣,但依然有驚無險,使違規問題和案件得以長期隱藏,并連續作案。近幾年爆發的金融大案,有相當一部分是信用社內部人員或內部人員勾結外部人員作案。這主要是由于我國金融法制體系還不完善,信用社內部人員熟悉業務流程,能夠更輕易地逃避法律責任。

(二)高科技作案手段占了一定的比率

科學技術的進步改變了農村信用社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方式,但是科技的發展也給銀行帶來了高風險,如竊密手段越來越先進、泄密渠道明顯增多等。雖然我國農村信用社也正逐步運用高科技建立和完善操作系統和信息系統,但系統建設起步較晚,所以操作系統和信息系統仍存在大量的漏洞,系統安全性存在隱患,這給高科技作案提供了可能。

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的高科技作案具有技術性、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連續性、損失數額大等特點。實施高科技作案的主體通常具有較高的金融專業知識和計算機及網絡應用水平,也相對熟悉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活動,尤其熟知內部業務運作及個人業務環節的特點,策劃周密、操作隱蔽、具有較強的逃避監督檢查的能力。

(三)借貸業務存在大量操作風險

由于我國農村信用社業務比較傳統,借貸業務在信用社的業務中占了很大比重,導致該業務部門操作風險發生的頻率高、損失的金額大。通過對我國農村信用社的操作風險損失事件的有關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發現:不論是損失事件的金額還是損失事件的數目,借貸業務都遠遠高于其他業務部門。

農村信用社在貸款的發放、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風險因素,其中貸款操作不當風險是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操作中存在的最大風險。目前農村信用社在貸款操作風險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貸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個別信用社對借款人、保證人的資信狀況、擔保能力缺乏可行性的調查評估,貸時審查不嚴格,重形式輕內容,信貸人員貸后檢查不及時。二是抵押貸款手續不健全,個別信用社在辦理抵押貸款時,沒有辦理有效的抵押擔?;蜣k理了抵押擔保但沒有實地考察而遭到了欺騙,或者是沒有對抵押擔保品進行有效的評估。三是資產保全不及時。個別信貸員對逾期貸款催收力度不夠,上門次數少,有的幾年才結一次息,一些貸款人借款時間長,由于搬遷、死亡、外出打工等原因,導致無法找到借款人而失去訴訟時效。

二、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內部控制風險意識不強

近年來,盡管加大了員工對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的學習培訓力度,但由于部分員工進社后的培訓時間短,對業務操作流程一知半解,只能是干中學,學中干,沒有真正弄清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內涵,使不規范的操作和錯誤觀念在“傳、幫、帶”的過程中得以延續。同時,“重經營、輕管理”的思維模式忽視了對全員的風險意識教育,放松了對法規制度的學習,造成員工對操作風險認識不全面,合規經營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淡漠,這也暗藏了一定的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內部控制風險意識不強的表現是內控意識淡薄。由于內控意識淡薄,上至高層領導下至基層員工,對信用社的內部操作甚少用心或是理解不當。不少信用社的領導常常把內控制度單一地理解為建章立制,認為有了規章制度便有了內控機制,忽視了內控是業務經營過程中互聯互通的動態監督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

(二)制度相對完善仍然有紕漏

農村信用社經過多年的努力,各種內控制度逐漸完善,基本建立了一套相對科學實用的體系,但內部職工經濟案件仍然時有發生,反映出內控制度仍存在一些漏洞,亟待加強完善。據銀監會分析,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的案件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剩下20%的案件是無章可循造成的。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的內控體制非常薄弱,缺乏系統性和統一性;有的制度缺乏持續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些業務領域還存在制度盲區,由于無章可循和制度本身不科學、不合理,致使大量的違規操作和案件發生。

(三)操作風險管理方法落后、技術滯后

我國農村信用社在操作風險管理方面較多地依賴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的行為,以操作規范來控制程序的運作。缺乏定量分析手段,在風險識別、度量、監測等方面的客觀性、預見性不夠。與我國大銀行采用的數理統計模型、金融工程等先進手段相比,農村信用社的操作風險管理方法比較落后。同時,在信息技術運用方面的滯后使得我國農村信用社欠缺操作風險管理所需的大量損失事件與損失數據,無法建立相應的操作風險管理模型,無法把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運用到業務發展和管理實踐當中。

農村信用社的操作風險管理尚處于定性管理階段,依賴專家管理,主要手段是質量控制。普遍沒有建立起操作風險管理系統,對如何定量計算分析操作風險知之甚少,在開發和運用操作風險的資本分配模型上基本空白。國內銀行目前所采取的操作風險管理手段和方法基本上難以反映本行操作風險的總體水平和分布結構,與國際上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操作風險管理還有較大差距。

(四)操作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短缺

由于歷史的原因和信用社用工制度等因素,農村信用社整體人員素質偏低是個不爭的事實。員工素質的不高直接導致了對規章制度的理解不深、不透以及業務操作的不規范。加之基層信用社人員相對緊張,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具有一定的道德風險和業務操作風險,抵御風險的能力薄弱。從培訓的組織上看,信用社培訓的形式比較單一,僅局限在以會代訓或文件傳達等方式,內容多是對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的學習和培訓,對風險教育不到位,造成員工對操作風險認識不全面,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給正常的業務經營帶來巨大風險。同時還存在員工對風險識別能力較低,執行制度不嚴格,業務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因素的存在,為案件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三、防范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所采取的建議及策略

(一)強化操作風險意識

各種操作風險是與人的意識和行為分不開的。因此,一要積極開展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和榮辱觀等教育,使全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構筑嚴謹的道德防線;二要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和風險預防教育,不斷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使全員形成依法合規的經營理念,加強對員工規章制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構筑嚴肅的法制防線;三要實行嚴格的崗前培訓和末尾淘汰制度,提高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自我約束和相互監督的能力,構筑嚴密的內控防線,確保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

采取以會代訓、專門短訓等形式,加強對員工的操作風險教育,增強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一要積極開展案例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案例材料,組織員工認真學習和培訓,剖析典型案例,以案釋法。二是加強操作風險管理,讓制度真正落實到位。進一步創新內部管理制度,提高員工執行規章制度的意識,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讓制度管人、約束人,用制度規避操作風險,使其不能為、不敢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操作風險。要定期對要害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強制休假,堅決執行定期輪崗和崗位交流制度,做到問題早發現、風險早預防。三是開展業務大檢查,大力排查各類案件隱患。要在全轄范圍內對近年來儲蓄、會計、信貸等業務有關情況組織全面的自查,及時發現并解決風險隱患問題。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督辦,重點是信貸專項清理檢查工作。四是開展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有效推進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和發展。

(二)完善操作風險內控機制

1.健全內控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內控制度的完善是制訂→執行→修訂→再執行的過程,縣聯社作為制度的主要制定者,必須根據在執行現有制度時出現的疏漏、不適應、不合理等情況,及時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而制度的補充、修訂和完善主要來源于基層農村信用社在日常業務操作實踐中的信息反饋,因此基層農村信用社要建立執行信息的反饋渠道,對在日常操作中發現的規章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以便于縣聯社認真研究,從而及時解決和完善。通過上下級之間的良性互動,使防范操作風險的內控制度逐步完善,業務操作流程更加規范。一是基層農村信用社要按照業務發展要求,狠抓內控制度,要把防范操作風險擺上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使每項業務的開展都有相應的內部控制部門監督制約;要嚴格崗位分工,切實根據業務運作的實際要求,因事設崗,因崗定人,盡量做到分工合理,并實行定期輪崗、適時交流制度,使每位員工和每項業務都處于被監督、被檢查的范圍之內;做到崗位到人,責任到人,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形成一個團結協作、相互牽制的整體。二是加強重要崗位定期輪崗和強制休假制度,實行會計、出納、信貸崗位不定期輪換制度?;鶎訝I業網點的會計、出納、儲蓄等要害崗位的工作人員必須要不定期整體離崗,由各專業部門抽調具備營業網點各個崗位知識的專業人員,整體頂崗排查,使營業網點會計崗位、出納崗位、儲蓄崗位暫時整體離崗,被離崗業務人員必須立即與接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強制離崗。

2.完善貸款風險防范機制。通過縣聯社法人授權,明確基層農村信用社貸款審批權限,建立分級審批、審貸分離、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檢查以及貸款發放要通過信貸審查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等一系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貸集體決策水平、規范審查審批程序、提高信貸審查審批效率、明確信貸審查審批責任。進一步完善貸款風險防范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信用社統一的貸款抵押價值評估標準和評估程序,統一借款企業信用等級的評定標準,規范化運作,強化信貸資產的保全機制,嚴格按照崗位權限、業務規程發放貸款,充分發揮不同崗位、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作用,做到貸款貸前調查實、貸中審查嚴、貸后檢查勤,確保信貸資產的保值、增值和資金安全營運。

(三)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

1.軟件開發。各農村信用社要結合本行風險控制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尤其要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控制操作風險,防御高科技手段作案。要做好各項業務系統的軟件開發和應用,通過業務系統對操作流程進行自動控制,減少員工操作失誤等造成的風險。軟件開發技術要在數據清洗和補錄工作上下功夫,建立并實行完整、嚴格、一致的數據標準,制定數據質量管理章程,確保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

2.合理使用計算機系統。由于受傳統操作模式的影響,部分員工對計算機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習慣使用傳統的手工方式辦理業務,導致計算機系統的使用率低,先進性作用得不到體現。比如,銀行監管部門可以利用計算機系統對各行的經營情況進行遠程實時監督,及時發現異常的業務數據,便于及時把握和化解風險。當然,電子信息技術也不是萬能的,操作系統依然存在著運行紊亂或錯誤的現象,要及時糾正明顯的計算機錯誤。為避免各業務系統故障等對銀行造成的損失,各行應建立計算機數據災難備份中心,同時保留必要的紙質、磁質等信息檔案,降低因系統問題造成的風險損失。

(四)加強對員工素質的培養

員工素質對信用社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國家對農村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頒布了一系列政策來保障信用社的發展,其中就有必須加強對信用社員工素質的培養。針對員工素質的培養,有以下的途徑:

1.轉變觀念是提高員工素質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信用社管理層要把抓好隊伍建設、提高員工素質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樹立“企業發展,教育優先;企業競爭,素質為本”的觀念,要舍得花力氣、下功夫,全面加強員工的素質教育,主要是科學文化、思想道德、業務技能、綜合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教育。同時,要引導員工樹立終身教育理念,形成重視學習、勤于學習的態度,把強化員工素質教育融入終身教育之中,鼓勵全體員工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文化,使學習成為員工業余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2.強化培訓質量是提高信用社員工素質的主要途徑。首先,要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把培訓工作規劃納入信用社的整體發展規劃之中。其次,要打造一支過硬的師資培訓隊伍,信用社的所有業務操作都要在這支專業隊伍的培訓下完成,如每年對新員工進行業務操作技能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此外,還要定期整理培訓手冊,裝訂成書,以便員工隨時學習,還可不定期聘請高校老師到信用社上課,講解新文化知識及專業知識,讓知識更新速度緊跟時代的變化。

3.實施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是提高員工素質的有效手段。有了考核機制,員工就有了壓力;有了激勵機制,員工就有了動力。當員工把學習養成了一種習慣,員工的素質就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提高;當擁有了一支懂得不斷充實自我的團隊,許多“奇跡”就能在企業的發展中創造出來。

(作者單位為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作者簡介:陳宏嬌(1985—),女,廣西合浦人,本科,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財會金融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學。]

參考文獻

[1]張勇兵.農村信用社核心競爭力探討[J].南方金融,2007(12).

[2]朗百暢.城市化與我國農村信用社發展問題研究[J].南方金融,2007(11).

[3]司倩,李莉.全面提升農村信用社競爭力的探討[J].黑龍江金融,2008(1).

猜你喜歡
員工素質操作風險農村信用社
電力人才隊伍建設及員工素質提升策略探討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要點分析
淺談如何堅持與時俱進開展煤礦思想政治工作
以市場化方式實現農信社改革目標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探討
中小型企業員工培訓策略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及對策
農村信用社堅守合規強化內控的具體措施
淺談統計測量法在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