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及對策

2016-10-14 23:50王智慧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應對措施

王智慧

摘 要:我國金融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農村信用社,是支持農業發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同時也是我國金融促進農村發展的重要組成內容。但受到“三農”領域發展弱質行因素的影響,以及考慮到農村金融風險等方面的因素,我國農村金融市場長期以來一直處于嚴格的管控狀態中,農村金融市場活力也一直處于壓制狀態。目前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發展迅速,在支援農村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中筆者結合實際分析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并給出具體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應對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些年來農村信用社發展迅速,在豐富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同時有效的激活農村金融市場活力。但隨著市場環境競爭變得愈發激烈,農村信用社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如何做好農村信用社經營發展,站穩農村市場,有效補充正規金融機構的不足,這是現如今農村信用社這種農村金融組織機構面臨的新的問題。本文中主要闡述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及完善措施。

1、農村金融市場現狀分析

分析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現狀,可以發現其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與問題表現為:實際中農村金融市場需求旺盛,存在良好的市場,但正規金融機構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對農村金融市場支持力度不足,這就給非正規金融機構提供了發展空間,因此實際中民間借貸及非正規金融在擴大農村金融供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農村金融資源存在嚴重的外流傾向,國有農村信用社將大量農村地區金融資源上交,造成金融資源向城鎮地區外流,進而農村地區出現嚴重的金融資源供給不足[1]。除此之外,相比于經濟發達的城鎮地區,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發概率較低、金融業務單一及網點規模偏小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成為農村金融發展的短板。農村地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金融服務的支持,但這方面我國還存在嚴重的不足:農村金融服務供給滿足不了實際需求,促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實現拓展農村地區融資渠道,增加資金供給的有效途徑。在金融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來我國農村地區農村信用社、小額借貸等新型金融組織大量涌現,有效緩解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供需矛盾等問題。本文中筆者以農村信用社為切入點,研究小額信貸中存在的問題。

2、農信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分析

2.1供需矛盾

一些農信社片面強調自身的經營收益,忽視國家貨幣政策的支農效應,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未給予利率上的優惠,基本上上浮到頂,只有部分地處城市的農信社因為競爭的需要,才比照商業銀行對部分大企業客戶實行比較低的貸款利率。農戶從農信社貸款的成本不僅僅是支付的利率,由于金融網點覆蓋不足導致農戶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獲取金融服務等都會增加農戶使用貸款過程中的交易成本。

2.2操作方式局限

小額信貸涉及面廣,對每一農戶進行摸底調查難以達到,信貸機構常采取貸款額度“一刀切”的做法。這只能滿足傳統種植領域的資金需求,難以支持高效農業、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需求;小額貸款大多數用于種植業以及其他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的小規模生產經營,這些類型的項目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2]。目前中國農業生產缺少自然災害保險,一旦這些類型的小額貸款項目遇到自然災害,就會致使一些到期貸款不能償還;面對信貸壓力,信貸人員會選擇寧肯少得工資,而不敢冒險丟“飯碗”,從而為保險起見,對沒有十足把握能保證到期收回的貸款予以拒絕,這樣就出現了所謂的“惜貸”現象。

2.3小額信用貸款風險

一些農民對小額信貸的認識有偏誤,比如存在這樣一種觀點—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既然存在“扶貧”的作用,可以不用償還。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農戶將貸到的資金用作與發展農業無關的用途,甚至在貸款到期時不主動還款,而選擇將部分收入存入銀行。一方面,農信社的不良貸款率存在上升的風險,另一方面較高的儲蓄率使其他一些農村金融機構吸收了大量存款,使得大量資金外流,增加了農信社的競爭壓力,不利于農戶自身對資金的有效利用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2.4社會各方認識不到位

我國的小額信貸組織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小額信貸組織及其分支機構也都處在國家或地方各級政府的絕對控制之下。因此各級政府在追求其政治經濟目標時,往往會犧牲小額信貸組織的經濟利益,造成小額信貸組織經營行為的扭曲,在客觀上促成了信貸風險的產生。另一方面,部分急功近利的政府存在不作為的現象,對“三農”的支持力度不夠,這都對農信社發展農戶小額貸款造成了阻礙。改革開放以來,但就整個社會的信用素質而言,提高跡象并不明顯,借款不還、拖欠債務甚至金融詐騙等現象屢見不鮮。

3、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完善措施

3.1完善信用社網點

針對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少、金融支持不足的現狀,應積極引導農村信用社提高農村銀行機構網點覆蓋率,增強農村信用社吸收儲蓄的能力,擴大貸款的范圍,增大抵御風險的能力,而且可以實現以規模取勝。農村信用社應本著為“三農”服務的宗旨,立足于以農村為主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在發展可持續的基礎上保持旺盛的“下鄉”動力,真正服務于“三農”。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其組織資金的能力。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信度,讓廣大群眾了解和信任農村信用社,愿意把手頭資金存放在此;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種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積極完成行里分配的存款任務[3]。地方政府要做好正向引導工作。農村信用社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地方政府要引導當地居民正確認識這些新生事務,通過存放財政存款,代發工資等形式,增強農村信用社的資金組織能力,提高其經營水平。人民銀行要加大支持力度。在從嚴監管的基礎上,在再貸款、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等方面給予農村信用社積極支持。適當降低農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上繳比例,增加可使用資金增強抵抗流動性風險的能力。

3.2豐富完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操作方式

農村信用社要認真做好貸前調查工作,深入農村及時了解農戶的資金需求和生產經營情況,進一步了解農戶所從事的種植業等農業項目的生長周期,防止農信社對貸款期限和貸款額度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同時必須考慮到生產周期在18個月以上的特色農業的特殊性,深入了解其操作和運營的過程,將貸款期限和農業周期相結合,各方面綜合考慮,在充分掌握一些關于農戶所從事的農業的資料之后,根據不同的貸款用途、農作物的生長周期,科學合理地確定貸款期,控制信貸風險。

3.3完善管理和監督體系

信貸員從事的是一項智力高度密集的活動,對其監督十分困難。給信貸員在業務中更大的權力,使其在制度的約束下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判斷確定貸款的規模、對象和期限,并根據個人的業績為信貸員給予符合其工作的合理報酬,提高信貸員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及時界定風險的標準和范圍,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并做好貸款風險的防范工作[4]。同時要建立一個風險管理流程,對農戶和小微企業信用風險進行評估,對不同風險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建立動態評定機制,及時掌握農戶信息,從而及時調整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

3.4發展農業保險和農戶小額保險

對農戶小額信貸而言,影響農戶的還款能力的風險主要有自然災害風險等,這些風險波及范圍廣,影響力度大,對經濟的損失力度大,農戶對此難以承受。所以,應該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和農戶小額保險,增強農戶的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避免因為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而給農戶帶來的重大損失。首先應由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農業保險基金,資金上可以從財政中的扶貧款中劃撥,這樣既減輕了農戶的災后負擔,又降低了小額信貸風險[5]。其次,應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開拓農村市場,地方政府從當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靈活開展農業保險,為農戶量身定制防范自然災害的保險,降低農戶的負擔,這樣不僅農戶的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而且小額信貸的還款能力得到提高。

4、結語

農村信用社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無法磨滅的,正因為農村信用社在農村經濟社會中發揮著如此重要的作用,相關人員更應該做好農村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研究。同時農村信用社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作為政府部門應該和農村信用社相互聯合,解決人們存取款過程中的問題,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盛光華;龐英;張志遠.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道德風險的隨機監管博弈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14(06):112.

[2] 李靜.甘肅省農村金融服務現狀與對策分析[J].甘肅農業.2013(14):34.

[3] 宋平;羅劍朝.構建多層次供求均衡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初探[J].西北農業學報.2009(06):92.

[4] 何亞玲.甘肅省農戶信貸需求現狀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9(20):45.

[5] 史頁;郭小卉.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出路[J].河北金融.2009(05):110.

猜你喜歡
農村信用社應對措施
農村信用社支農能力策略研究
以市場化方式實現農信社改革目標
輸變電設備運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淺析“營改增”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的稅負變化及應對措施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