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唱歌課的常用教學方法

2017-03-09 05:23朱砂紅
美術文獻 2017年11期
關鍵詞:律動唱歌教學法

□朱砂紅

“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小學音樂教學是一種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提到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到“學生通過學習音樂課程和參加各種藝術實踐、探究、開發和欣賞音樂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學習和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豐富情感體驗”。其中唱歌課在小學音樂教學運用的比例是48.5%,占總數近一半,所以,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內容,通過從不同的音樂教學體驗和教學方法使學習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和生動有趣,從而系統的對學生進行引導。

一、小學音樂唱歌課課程目標

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小學音樂分為三個學段,分別是1~2年級低段和3~4年級中段、以及高段5~6年級,并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作;推動民族音樂,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突出音樂的特點,關注學科綜合;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的基本理念。在一、二年級課程目標中要求激發和培養對音樂的興趣;音樂感知能力的發展,審美體驗的音樂,自然、富有表現力的演唱和參加其他音樂表演和即興創編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三至六課程目標要求保持對音樂的興趣;培養音樂感受與欣賞的能力,初步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要自信,富于表現力,并愿意參與表演和其他音樂表演、創作活動;發展藝術想象和創造力;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培養合作能力,增強集體意識。

音樂唱歌課已不僅僅是單純的唱歌課,而是涉及多種內容的唱歌綜合課,為了達到教學目標,需要教師能夠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讓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學方式是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和發展起來的,贊科夫曾說過,"教學法一旦涉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音樂知識的教學,是學生對音樂的從不知道到了解譜、唱、樂器、欣賞等逐步形成的技能,這都需要一定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使教學方法也隨之改變,在音樂教學上需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具有多樣性,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快樂課堂,所以教學方法在音樂教學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二、小學音樂唱歌課常用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了實現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活動的手段和方法,是一種實現教育目的和調整教師和學生相互練習的的方法。在現如今音樂唱歌課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如下。

1.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是通過游戲讓學生進行音樂的學習,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達到一個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小學一年級第5課《火車開啦》,教師可讓學生圍成一個圓,手搭著前一個同學的肩膀模仿火車,用“咔嚓咔嚓”模仿火車開了的聲音,教師用火車到站的方式讓全班學生聽到“咔嚓咔嚓”的時候有節奏走動,當聽到“什么地方到站了”停下來等候,連續練習數次,最后教師放音樂,讓學生隨音樂有節奏的走動,在“咔嚓咔嚓”的地方走動,在歌詞地方停下來。對于一年級學生只有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才可以吸引他們注意力,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2.情境導入法。

情境教學法是情感、言語、行為融一體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了形象,創造了生動的場景,使學生心中產生共鳴,用歌唱、奏樂、動作等多種方式來表現,人們常說:以情帶聲,以聲傳情,這就說明"情”在歌唱中的重要意義。例如,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七課《云》,在情境導入前可以用談話法和教學展示把學生引入到主題中來,教師可先出示四副云的畫面,讓學生談感受,然后讓學生用動作和聲音的形式展現出來,然后在音樂《云》做背景下播放動畫——"云”的形成,再到讓學生想象你心中的云,并用聲音表現出來,連貫自然,一氣呵成,使學生體會到好像進入到云的海洋。

3.律動教學法。

律動是指隨音樂節奏用身體各部分進行有節奏性運動,律動可以分為創作律動和模仿律動,是一種結合了音樂、舞蹈、表演的綜合形式。例如,小學音樂二年級第四課《母雞叫咯咯》中,教師可讓學生回憶并觀察母雞的各種神態,學習關于母雞的音樂律動,教師做動作學生模仿,接著讓學生隨音樂自己創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對音樂律動的感知能力。

4.首調唱名法及科爾文手勢。

首調唱名法是柯達伊教學法 中視唱教學的基本工具和手段,而中小學唱歌課中唱譜是非常關鍵的,由于首調唱名法調性感強,我們所用的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也都是有較強的調性的,很明顯地適用首調唱名法。如大三度“do-mi”小三度“sol-mi”,在任何一個調中都是一樣的唱名,唱譜的同時也可以帶上柯爾文手勢,該手勢包括七中不同的姿勢,通過在空間中所處的不同高低位置(“do”的手勢大約在腰間,“la”的手勢大約在眼睛位置,其余類推),各自代表著音階中的一個唱名,能顯示出音階中各音之間的高低關系,可以幫助學生體會音程的空間感與調式音級的傾向性,從而更好的掌握音準。該手勢在自己的身前做,以便于自己能看到,在單旋律時,通常用右手做,如一年級下冊《閃爍的小星》見譜例1,帶上柯爾文手勢更好的掌握音準;在二聲部時可用雙手同時做出兩種手勢,用來表示不同聲部的音高,如四年級上冊第四課《愉快的夢》中的合唱部分見譜例2,合唱部分帶入手勢演唱更容易穩定和聲。

譜例1《閃爍的小星》

譜例2《愉快的夢》合唱部分

5.練習法。

譜例3《龍里格龍》片段

練習法是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創造力,從而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活動指導下完成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在音樂教學的目標和要求中明確要求學生能夠使用適當的訓練方法練習;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在實踐中,注意系統、規則,循序漸進,逐步完善;教師要把握好練習次數與時間的分配,切勿使學生失去興趣;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化,并且在每次練習后,教師都要進行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時可以配合講授法一起運用。例如: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6課《讓我們蕩起雙槳》中,教師讓學生用"嗚”來模唱和弦 la、do、mi、sol,接著以這四個音為基礎設計旋律,再為旋律加上歌曲中相應的歌詞,進行反復練習,為下面歌曲二聲部合唱做好準備。

6.器樂教學法。

在如今普及的音樂教育中,器樂是音樂表現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以構成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課堂樂器應使用易學、易演、方便的集體教學的樂器,盡可能地對學生學習普通樂器合奏為主,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制樂器,同時,讓學生也會用各種樂器創編節奏,為歌曲配樂。例如:在小學中高年段中的為歌曲配伴奏,如四年級上冊中《龍里格龍》見譜例3,讓學生分別用大鑼、小鑼、鈸和方梆子、進行演奏,讓學生在了解這些樂器的同時更好地體會京劇中的元素,使學生對器樂伴奏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如五年級下冊《編花籃》見譜例4,用雙響筒和鈴鼓為其伴奏,使得歌曲更加豐富立體化。

譜例4《編花籃》

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各年齡段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不可以統一而論。對于小低年段的學生,歌曲不易太過于復雜,在教學方法上也應選用他們能夠接受、易懂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他們只需要學唱一些短小的兒歌和童謠,聽出歌曲的情緒的相同與不同,能夠認識簡單的樂理知識等等;而對于小中和小高年段,他們的接受能力相對強一些,可以逐步加強音樂知識,在器樂上可以豐富起來,小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無限的,教師要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吸收新知識,鞏固舊知識,加強音樂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在一個歌曲的教學上,不可能局限于一種教學方式,必須要與其他教學方式配合起來運用,如果只用一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沒意思,在教學上需要做到環環相扣。在教學方法也不僅僅只限于我們國內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將國外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比如達爾克羅茲 、奧爾夫教學法 、柯達伊教學法、鈴木教學法 綜合音樂感教學法 ……教學無國界,要對我們教學上有用的都可以吸收過來。

在小學音樂唱歌課上,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因為音樂唱歌課與其他課程不同,音樂是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在欣賞美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材施教,具有多樣性,所以教學方法在音樂教學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1]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音樂課程目標.

[2]柯達伊教學法:是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佐爾丹·柯達伊(1882—1967)倡導和建立的音樂教育體系和教學法.

[3]達爾克羅茲:是瑞士音樂家兼音樂教育家埃米爾·雅克-達爾克羅茲(1865—1950)創立的音樂教育體系.

[4]奧爾夫教學法:是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1895—1982)創立的音樂教育體系和教學法.

[5]鈴木教學法:是日本小提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1899—1998)創立的教學法.

[6]綜合音樂感教學法: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

猜你喜歡
律動唱歌教學法
作 品:景觀設計
——《光影律動》
遇見他們在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樣不靠譜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律動世界”展覽全接觸
律動之美
“三個經濟”律動
唱歌豬
高中數學實踐教學法的創新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