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音樂課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7-03-09 05:23□寧
美術文獻 2017年11期
關鍵詞:團結合作心理健康筆者

□寧 可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響應“科教興國”基本戰略的號召,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盀榱藢W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是新課改的重要理念,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從學生的身心特征出發開展教育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的道德素質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如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小學生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心理發展方面需要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高度關注。小學音樂教學是美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美育以塑造健全人格為終極目標。通過小學音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廣泛而現實的意義。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小學音樂教師要用愛呵護自己的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尊重,從而愿意投入音樂教學,接受音樂旋律的感染。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中積極創設理解、寬容、關愛、輕松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沉浸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特征出發開展教學。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天生表現欲望強,性格比較外向;而有的學生顯得比較內向和拘謹。

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筆者經常對他們豎起大拇指,以欣賞的方式促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就感,激勵他們爭取獲得更出色的表現;對于能力弱的學生,筆者用和藹的態度和溫和的語言引導他們大膽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即使說錯了也沒有關系,告訴他們音樂世界中沒有正確與錯誤,只要敢大膽表現自己就是最棒的,以此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感和親近感,感悟音樂的魅力。事實證明,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和肯定。教師要用足夠的愛心與耐心引導學生,并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實現因材施教,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實現音樂教學生活化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明確指出:“我們的教育要實現活教育,即把大自然作為出發點,讓學生直接從自然界中學習知識,培養情感?!毙W生對自然界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藍天、白云、鮮花、綠樹……這些都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從身邊的自然條件出發,讓小學生走進大自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為大自然盡情歌唱。比如筆者在教學“春天”這一主題時,沒有按部就班地讓學生坐在課堂中,對著教材唱歌,而是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校園,為他們布置了“盡情玩”的任務。在筆者的帶領下,學生們盡情追著蝴蝶,嗅著花香,嬉笑打鬧,當他們的心情達到高潮時,筆者帶領他們一起歌唱《小燕子》《春天在哪里》《讓我們蕩起雙槳》等歌曲。在美好的心境中,孩子們唱出的歌曲和沾了蜜糖一樣甜,情感得到了升華,并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僅能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滿足,還能逐漸培養他們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三、營造團結合作情境

從目前來看,大多數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集完全寵愛于一身,很容易缺乏團結合作意識,部分學生還表現得比較孤僻、任性,并以自我為中心,這種情況極不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小學音樂教師為小學生提供團結合作的機會至關重要,引導小學生多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意識。

在教學中,筆者經常組織舞蹈、合唱等教學活動。在合唱中,要求學生的聲音強弱、氣息、口型以及表演姿態都要盡量保持一致,要學會互相協調。在合作過程中,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是高聲部還是低聲部,不管是領唱還是伴唱,小學生都要恪盡職守,不斷努力,以此實現和諧統一的合唱效果,給人帶來一種美的享受。同時,在群舞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要保持隊形整齊、動作一致,以達到整體美感效果。通過這些訓練,小學生會逐步領會到團結合作的真諦,養成主動關心他人、注意集體合作的良好習慣??傊?,小學音樂教學有著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條件,教師要努力挖掘音樂課程的有利因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為小學生的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團結合作心理健康筆者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高中教師職業道德方向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提升英語后進生初中英語教學成績的方法
性能相差達3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