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閑農業中的生態美學*
——以海南美麗鄉村建設為例

2017-03-09 22:49劉一梅
關鍵詞:海南美學美麗

劉一梅 畢 華

(1海南師范大學 圖書館,海南 ???571158;2海南師范大學 地理與旅游學院,海南 ???571158)

休閑農業中的生態美學*
——以海南美麗鄉村建設為例

劉一梅1畢 華2

(1海南師范大學 圖書館,海南 ???571158;2海南師范大學 地理與旅游學院,海南 ???571158)

與傳統農業不同,休閑農業包含了更多對“美”的訴求。發展休閑農業,不僅要從景觀設計和環境美學的層面提升美學品味,還要站在生態美學的高度,轉變思想觀念,端正思想認識。文章以海南美麗鄉村建設為例,從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三個方面,對休閑農業中包含的生態美學進行了初步探討和分析。

休閑農業;生態美學;海南;美麗鄉村建設

在人類發展史上,農業文明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最緊密、最直接。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業生產方式在逐漸轉變,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提升。

休閑農業是人類社會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上升到更高層次的生態文明階段的產物。在休閑農業中,農業不再是一種單一的勞作方式,而是多種產業的綜合體;它追求的不再只是農產品等物質利益的收獲,還包括精神層面的放松和享受。休閑不只是吃喝玩樂,還包括對美的追求。發展休閑農業,不僅要從景觀設計和環境美學的層面提升美學品味,還要站在生態美學的高度,轉變思想觀念,端正思想認識,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海南省在建設生態文明、發展休閑農業方面,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0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計劃在2020年將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使之成為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013年2月,農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的意見》,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正式在全國啟動“美麗鄉村”創建工作。近年來,海南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如果說,海南國際旅游島在建設之初,還是在傳統旅游產業發展理念引領之下進行的;那么,稍后的美麗鄉村建設,已經完全是嶄新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下的產物了。海南的國際旅游島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是相輔相成的,兩者都順應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為海南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契機。本文以海南美麗鄉村建設為例,從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三個方面,對休閑農業中的生態美學進行探討。

一、何謂生態美學

美是什么?古往今來,不論在東方還是西方,人們對美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定義。中國古人向來重視美與自然之間的聯系。例如,莊子就曾經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知北游》)西方哲人則重視對美的抽象解說。比如,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美是理念”;俄國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則認為“美是生活”。面對紛繁復雜的審美現象,德國哲學家鮑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美學”這一術語,強調美學是研究人與世界審美關系的一門學科。

美學作為一門學科,自清末民初傳入中國以來,伴隨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逐漸在國內廣泛傳播并走向成熟。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學在中國進入了本土化的創新時期,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生態美學流派的創立。西方也在環境美學、生態美學等領域作過不少探索。但是,中國的生態美學并沒有跟在西方美學理論背后亦步亦趨,而是在面向世界、緊跟時代步伐的同時,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資源,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所以,生態美學是中西文化交流對話的產物。

那么,什么是生態美學呢?1991年,臺北學者楊英風在《從中國生態美學瞻望中國建筑的未來》一文中,較早提及了“生態美學”一詞,但他主要是從中國古人的生活美學談及中國建筑未來發展的風格和方向,并未對生態美學的內涵和特征進行深入探討[1]。李欣復《論生態美學》[2]一文,是國內第一篇比較完整地論述生態美學的文章。此后,不少學者開始關注這一研究領域,相關論著日漸增多。曾繁仁、程相占、徐恒醇、劉恒健、劉成紀、陳望衡、彭立勛等學者都對這一領域有所貢獻,促進了這一新興學科的發展。伴隨著研究的深入,生態美學的研究對象、哲學基礎、思想資源、現實意義都日漸明晰起來。就研究對象而言,生態美學側重于生態學與美學的結合。就哲學基礎而言,生態美學摒棄了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觀和西方傳統美學中“主客二分”的弊端,強調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它既借鑒了西方美學、哲學的思想資源,又彰顯了中國古代傳統的生態智慧,如“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生態美學的指引下,人們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將得以提升,有助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3]。

在生態美學理論體系的建設中,如何認識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的關系,是一個較為引人注目的話題。1966 年,英國學者羅納德·赫伯恩的《英國分析哲學》 一書正式出版,該書中《當代美學與自然美的忽視》一文較早關注環境美學方面的理論問題,赫伯恩也因此被稱為“環境美學之父”。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既有聯系,也有區別。2008 年,曾繁仁教授發表了 《論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的關系》 一文,在闡述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關系的基礎上,著重討論了二者的四點區別[4]。2013年,程相占《論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聯系與區別》一文在回顧和總結國內外學術界有關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關系各種立場的基礎上,認為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具有明顯差異,環境美學是從 “審美對象” 角度立論的,探討審美對象是藝術品還是環境;生態美學是從“審美方式”角度立論的,其立論根基是人的生態生存和生態思維,其核心問題是如何在生態意識引領下進行審美活動[5]。生態美學研究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理論思辨多,實證研究不足;對民族、民間生態美學的研究不夠重視,等等[3]。

海南自然環境優美,生活著黎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有著原生態的民族和民間文化。在美麗鄉村、國際旅游島的建設過程中,海南的休閑農業發展較快,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本文從生態美學角度對海南休閑農業加以觀照,可以看作是對生態美學的一次初步而粗淺的實證性研究。

二、生態美學在海南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運用

(一)尊重自然之美

美麗的山水田園風光,自古以來就對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們具有無限的吸引力,讓人沉醉其間,樂而忘憂。進入現代社會后,對于整日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都市人而言,大自然的魅力更加令人難以抗拒。發展休閑農業,可以滿足人們親近大自然的愿望,因此,在休閑農業的設計打造中,一定要按照生態美學的觀點,充分展現自然的山水田園之美,充分發揮當地的自然優勢,不僅要利用好自然資源、自然景觀,還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海南不僅有獨特的熱帶海洋風光,而且是一個農業生產大省,發展休閑農業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海南農村居民占全省總人口的一半以上。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海南長夏無冬,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60.2%,擁有全國一流的大氣、水體質量,土壤富含有機質,生態環境良好。海南熱帶農業產業體系龐大,包括熱帶果蔬、南藥的種植,漁業、養殖業、曬鹽業等等,農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際旅游島建設給海南農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6]。過去,來海南旅游的外地游客,大多是沖著這里的陽光、海水、沙灘而來。這就造成了海南旅游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局面,使得島內東部沿海地區發展較快,中西部地區則相對滯后。其實,海南除了有東部的碧海藍天,還有中西部的青山綠水。海南島中西部地區,有81座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除了最負盛名的五指山外,還有鸚哥嶺、東山嶺、太平山,以及七仙嶺、尖峰嶺、吊羅山、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的勝地;綿延的山脈中,密布著熱帶原始森林;山間溪水潺潺,瀑布眾多。此外,海南島上還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大河,以及松濤、南扶、長茅、石碌等頗具湖光山色之美的水庫,還有保存完整的火山口、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星羅棋布的溫泉,這些都是大自然給予海南的厚賜。

海南在發展休閑農業、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國際旅游島的過程中,注意將田園風光與青山綠水相結合,以“連點成帶,全面推進”的思路,推進沿路、沿河、沿線、沿景區的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打造了??谑忻捞m區“鶴舞九湖”、瓊山區“九龍戲水”、文昌市白鷺湖片區、定安縣“百里百村”、澄邁縣三條“美麗鄉村”帶、瓊海市龍壽洋、博鰲和萬泉河兩岸3個片區的農業公園等景觀。在利用山水之美的同時,還注意開展村莊綠化美化,營造優美的田園風光,打造花園村莊,形成森林、農田、花果園相結合的田園風光格局。以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海南省著力實現鄉村旅游景區化,爭取把每個鄉鎮打造成獨具特色魅力的旅游集散地,把每個文明生態村打造成旅游景點,把農戶作為文化小品來改造,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休閑農業旅游景區景觀集群[7]。

海南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還十分注意保護自然生態,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培育和發展品牌農業,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森林食品生產。強化污染整治,促進休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3]。海南省定安縣是一個革命老區。定安縣委、縣政府為改善老區人民生產生活環境,整合資金3億元連片創建“百里百村”文明生態村。在改造過程中,充分利用道路兩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不拆房,不砍樹,就地對公路兩側的村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把這一帶打造成了森林氧吧、鄉村公園,形成了一個原生態鄉村休閑基地。他們還利用當地土地富含礦物質硒的優勢,引導農民發展林下養殖業,重點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產品產業化、規?;?。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定安縣的農業、旅游業等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海南正在構筑“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美麗家園。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海島的自然生態不但沒有被破壞,而且越變越美。

海南整體生態環境良好,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如今,很多游客都是沖著這里的熱帶自然風光和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鄉村來到海南旅游。今后,海南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過程中,應當進一步打好“生態旅游”這張牌。不僅當地政府在景點開發、設計時要以生態美學思想為指導,還要通過各種宣傳方式,引領游客在生態美學指引下開展審美活動。

(二)提升人文之美

發展休閑農業,需要關注的不只是農業生產和田園生活本身,還應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提升人文之美。具體而言,人文之美包括文化遺產、建筑景觀、生活方式、居民素質等等。按照生態美學的觀點,尊重自然,并不意味著人類要做自然的奴隸。人類與自然是平等的,人類應當按照自然的規律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在這個過程中,人文素質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

海南地理位置獨特,一直保持著相對原生態的文化,有很多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儋州的民間中秋歌節、山歌調聲,臨高的人偶戲,崖洲的民歌,海南的八音器樂等。海南還有黎族、苗族等少數民族,黎苗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富有地方特色。目前,黎錦、黎族鉆木取火等10余項黎族特色文化,都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還有不少僑鄉,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華僑文化。

海南在發展休閑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中,注意統籌規劃,突出地域特色,通過投入保護資金或采取旅游保護性開發等方式,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樹名木和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遺產,努力挖掘文化內涵,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為弘揚農村生態文化的重要基地[3]。如此一來,既豐富了農業休閑旅游內容,同時也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提供了新的出路。

海南在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的同時,積極推廣鄉村特色民居建設。對于新的鄉村景觀,如建筑、道路、田園、山地、水系等景觀要素,都尊重當地文化特色,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在保持鄉土、鄉風、鄉情的前提下,精心開發設計,提高休閑農業的品位,將它們打造成鄉村旅游的精品。

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同時,海南還實施了“生態人居建設”行動。按照“規劃科學布局美”的要求,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構建舒適的農村生態人居體系,為鄉村生態農業、生態旅游、農家樂等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3]。在海南的鄉村經??梢砸姷骄G色的田野中,點綴著古色古鄉的民居;依山傍水的綠道上,全副武裝的自行車騎行愛好者。

發展休閑農業,不僅要有美麗的鄉村景觀設計,還要讓游客切身感受到民俗的魅力、民風的淳樸、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海南省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運用各種方式開展宣傳教育,全面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在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這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今后,應大力提升本島居民和外來人口素質,真正做到“天美、水美、人更美”,吸引更多海內外游客來海南島旅游。

(三)崇尚和諧之美

生態美學不僅關注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更強調兩者之間和諧共處的關系。休閑農業不僅有助于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還可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縮小城鄉差距,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休閑農業,更要崇尚和諧之美。

海南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但生態體系也極其脆弱。同時,海南屬于欠發達地區,經濟比較落后,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要千方百計謀發展,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海南中部山區自然風光優美,屬于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也是海南省生態核心保護區。過去,海南中部山區為了發展經濟、提高收入,曾出現大面積的砍伐原始森林改種經濟作物的行為,給自然環境造成了破壞。海南省委省政府認識到,貧窮守不住綠色,要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充分開發利用中部山區豐富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讓農民嘗到增收的甜頭。2011年,位于海南中部地區的白沙縣羅帥村創建了羅帥天涯驛站,成為海南省首個集農家樂、生態觀光、民俗風情、休閑度假、房車營地、自駕車驛站于一體的農村生態旅游項目。白沙縣以此作為樣板,帶動了越來越多的村莊加入文明生態村的改造行列,大大提高了山區人民的生活水平[8]。

海南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努力縮小城鄉差距。海南在鄉村改造中,沒有照搬城市居民小區的建設模式,始終以文化為先、生態為先、民生為先,積極推進生態家園建設,探索出一條實現城鄉一體化、就地城鎮化的最佳途徑,使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9]。政府在制訂政策的過程中尊重民意,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美麗鄉村的每一項建設成果,老百姓都看得見、摸得著,切實感受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好處。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謀發展的理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

自古以來,“天人合一”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徜徉在這些風景優美、環境舒適宜居的鄉村,相信不論是本地的農民,還是慕名前來的外地游客,都會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產生更深一層的感悟。而這也正是生態美學所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審美方式。

三、結語

當今時代,一方面,生活節奏日益加快,“都市病”日益嚴重;另一方面,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也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如何改變過去的生產、生活方式,尋找一條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日益受到各界關注。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將休閑農業與生態美學的結合才應運而生。休閑農業是方興未艾的新興產業,生態美學則是一個當下熱門的理論話題。兩者可以相輔相成,彼此促進。將生態美學引入休閑農業,有助于提高休閑農業的文化品味,進而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構建和諧社會。生態美學也可以從休閑農業的發展中,深化理論探索,促進學科建設。因此,研究休閑農業中的生態美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海南作為建設中的國際旅游島,其美麗鄉村建設是世界了解“美麗中國”的一扇重要窗口。海南將發展休閑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積累了不少寶貴的實踐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和推廣。

當然,如何更好地將生態美學理念引入海南美麗鄉村建設當中,以促進休閑農業的發展,在這方面仍然處于探索階段,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一個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觀念的轉變。各級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門、相關從業人員應率先轉變觀念,不能只顧眼前利益,盲目開發建設。同時,還要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和教育方式,提高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的素質。具體而言,應當把“生態審美”作為海南旅游的一個重要主題,凸顯生態旅游的哲學內核,強化生態旅游的文化包裝,開發更多生態旅游線路,精心設計各類休閑農業景觀,通過一系列特色鮮明的生態體驗,增強游客的審美感受,讓游客充分感受到綠色海南,真正融入到綠色海南,樂游忘返。

[1] 楊英風.從中國生態美學瞻望中國建筑的未來[J].建筑學報,1991(1):42.

[2] 李欣復.論生態美學[J].南京社會科學,1994(12):53-58.

[3] 銀建軍.中國生態美學研究述論[J].社會科學輯刊,2005(4):216.

[4] 曾繁仁.論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的關系[J].探索與爭鳴,2008 (9):61.

[5] 程相占.論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聯系與區別[J].學術研究,2013(1):122.

[6] 新華社.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強調: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N].海南日報,2013-04-11(1).

[7] 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指導意見(2014—2020)[Z].???海南省財政廳、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4.

[8] 余秀冰.貧窮守不住綠色——對海南中部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思考[J].今日海南,2014(5):22-23.

[9] 海南省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技術導則(試行)[Z].???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5.

(責任編輯 陳詠梅)

Ecological Aesthetics in Leisure Agriculture——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Hainan as An Example

LIUYimei1BIHua2

(1Library,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1158;2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1158)

Unlik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leisure agriculture contains more demands for "beauty".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volves not only enhancing the aesthetic taste from the landscape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but also changing the ideas and correcting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Hainan as an example,and probes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in leisure agri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natural beauty,humanistic beauty and harmonious beauty.

leisure agriculture;ecological aesthetics;Hainan;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2016-11-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南島熱帶森林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項目編號:41161091;海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啟動項目“海南休閑農業發展探究”,項目編號:QN1302。

劉一梅,助理館員,碩士;研究方向:生態旅游、休閑農業、信息咨詢。

畢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學、生態旅游。

10.3969/j.ISSN.2095-4662.2017.03.004

G122

A

2095-4662(2017)03-0018-05

猜你喜歡
海南美學美麗
盤中的意式美學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外婆的美學
海南的云
59國免簽游海南
為海南停留
純白美學
我們創造美麗
平凡又美麗
誰是最美麗的蟲(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