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萊州市馬塘二礦區外圍找礦前景

2017-03-10 10:41劉玉琪
環球市場 2017年2期
關鍵詞:焦家斷裂帶花崗巖

劉玉琪

萊州魯地礦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山東省萊州市馬塘二礦區外圍找礦前景

劉玉琪

萊州魯地礦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馬塘二礦區外圍位于焦家斷裂帶中段,二礦區深部,先后開展過多次勘查,本次通過系統整理、研究區域和礦區地質資料,對二礦區地質特征進行論述,總結規律,提出深部找礦前景。

馬塘二礦區、焦家斷裂帶、找礦前景

1 前言

馬塘二金礦位于山東省萊州市東北部25公里處的馬塘村東,行政區劃隸屬萊州市金城鎮管轄。

工作區大地構造位置處在華北陸塊(Ⅰ級)﹑膠北隆起區(Ⅱ級)之膠北隆起(斷)Ⅳ級構造單元之膠北凸起(Ⅴ級)構造單元,著名的沂沭斷裂帶東側。區內地層簡單,斷裂構造發育,巖漿巖廣布。

2 礦區地質

2.1 地層

區內地層為新生代第四紀地層,廣泛分布,均為第四紀松散堆積物,呈蓋層狀分布。

由灰褐色亞粘土﹑砂質亞粘土和含礫砂組成的殘坡積﹑沖洪積物組成,地層厚度0.5~22m,一般3~10m。

第四紀松散堆積物,特別是河漫灘相及河床相沖積物底部的砂礫層是砂金礦富集的有利場所。

2.2 構造

普查區內主要為北東向構造。工作區內共出露3條較大斷裂帶,分別為焦家斷裂帶﹑候家斷裂帶和鮑李斷裂帶,大斷裂帶上下盤往往伴隨著數條平行的密集節理裂隙。

2.2.1 焦家斷裂帶。此斷裂為焦家主干斷裂,為膠西北伸展拆離控礦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焦家主干斷裂縱貫全區,探礦權內長約700m,寬140~500m, 工程控制最大斜深3754m,最大垂深1848m,走向0~30°,傾向西~北西,傾角較緩。

主斷裂中心發育有連續穩定的主裂面,主裂面以灰黑色斷層泥(厚2~40cm)為標志。由里向外,按其破碎程度,將構造巖劃分為三個巖帶,即內部的糜棱巖和碎裂巖帶,局部缺失,厚0.10~124m,平均18.13m;中間的花崗質碎裂巖帶及斜長角閃巖質碎裂巖帶,厚19~405m,平均52.96m;外部的絹英巖化花崗巖帶及絹英巖化斜長角閃巖帶,厚67~1422m,平均194.48m。各巖帶之間界線多呈漸變過渡,局部較清晰。

2.2.2 侯家斷裂帶。位于焦家主干斷裂下盤,北起西良,南至龍埠,兩端均交匯于主干斷裂帶。區內出露長約1800m,總體走向30°,傾向北西,傾角27°~46°,帶寬30m~150m,沿走向分枝復合夾縮膨脹明顯。帶內碎裂蝕變巖連續,主裂面不明顯,屬左行壓扭性斷裂。該斷裂控制了河西﹑龍埠等多處金礦床的分布。

2.2.3 鮑李斷裂帶。該斷裂編號為F1,發育于燕山早期玲瓏二長花崗巖內。區內出露斷裂長5km,探礦權范圍內出露長約1500m,寬20m~150m,走向20°~30°,傾向北西,傾角50°~65°。構造帶內發育碎裂巖﹑斷層角礫巖,局部見糜棱巖。主裂面基本連續,破碎蝕變帶以主裂面為界,由內向外破碎﹑蝕變和礦化程度逐漸減弱。斷裂帶成礦后構造活動亦比較強烈,上盤白色斷層泥普遍發育。

2.2.4 F2斷裂帶

F2斷裂帶發育于燕山早期玲瓏二長花崗巖內。區內出露斷裂帶長600m,寬10m~30m,走向38°,傾向北西,傾角60°~70°。構造帶內主要為碎裂巖和碎裂狀花崗巖。由內向外破碎﹑蝕變和礦化程度逐漸減弱。斷裂面不明顯。

2.3 巖漿巖

區內巖漿巖廣布,以侏羅紀玲瓏序列崔召單元和新太古代馬連莊序列為主體,區內派生脈巖不甚發育。

2.4 蝕變帶地質特征

探礦權內主要為北東向構造。重點工作蝕變帶2條,分別為①﹑②號斷裂帶,其中①號蝕變帶最大,受F1(鮑李斷裂)控制。

2.4.1 ①號蝕變帶

①號蝕變帶受F1斷裂控制,該斷裂屬鮑李斷裂的南段部分。出露長1500m,寬20m~150m,走向20°~30°,傾向北西,傾角50°~65°。該蝕變帶出露巖性為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和絹英巖化花崗巖。蝕變帶整體發育碳酸鹽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絹英巖化蝕變,黃鐵礦化不均勻,局部較強可見黃鐵礦呈細脈狀﹑浸染狀產出,偶見弱鉛鋅礦化。

普查期間鮑李斷裂帶共施工的7個鉆孔和一條探槽,通過鉆孔揭露發現①號蝕變帶自北向南,傾角逐漸變陡,由傾角50°(152號勘探線)漸變為65°(168號勘探線)。

152號勘探線地表施工探槽152TC1見金礦化,巖性主要為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金品位最高為0.50克/噸。沿傾斜方向施工兩個鉆孔均揭露到了蝕變帶,但無金礦化顯示。

240號勘探線鉆孔240ZK1揭露到一條蝕變帶,孔深703.83m~722.05m,沿鉆孔長18.22m,帶內巖性為黃鐵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金最高品位為0.50克/噸。蝕變帶上下沿傾斜方向均無工程控制。

2.4.2 ②號蝕變帶

②號蝕變帶受F2斷裂控制。②號蝕變帶區內出露長600m,寬10m~30m,走向38°,傾向北西,傾角60°~70°。帶內巖性為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蝕變帶整體發育絹英巖化,少量碳酸鹽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蝕變,蝕變破碎程度高,但黃鐵礦化較弱,偶見黃鐵礦多呈浸染狀產出。

普查期間F2斷裂帶共施工的2個鉆孔和一條探槽,所有工程均未見金礦化。

3 礦床成因

(1)陸殼重熔—礦源巖的形成。膠東地區花崗-綠巖建造,成為膠東金礦原生礦源巖。中生代構造巖漿巖漿冷凝結晶后形成富金花崗巖—玲瓏花崗巖﹑郭家家嶺花崗巖,成為膠東金礦直接礦源巖。

(2)流體活化—金元素遷移﹑富集。三次構造變動事件均伴隨著大規模巖漿活動,它們是成礦熱液多期活動的熱源。在多期構造巖漿活動過程中,變質基底中的金活化再分配,造成金的預富集。

(3)伸展拆離—礦體定位。中生代構造體制轉折﹑幔隆作用﹑巖石圈減薄,導致的大規模巖漿活動和廣泛的伸展拆離構造是引起金礦爆發式成礦的直接原因。主成礦期年齡122~113Ma。

綜上所述,馬塘金礦床的成礦,經歷了一個復雜而漫長的演化過程,其成礦物質主要來源于圍巖,熱液的水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和巖漿水。

4.找礦前景

鮑李斷裂帶在區內延長達到5km,已控制深度1km,規模較大,且前期已發現金礦化,說明該斷裂帶為容礦構造,在240ZK1見到礦化點沿走向及斜深均未封閉,在240線附近具有找到金礦體的可能。

[1]鮑中義,鈕濤,高書劍,等.焦家金礦床深部礦體地質特征及深部成礦預測[J].山東國土資源,2010,26(1):6-10.

猜你喜歡
焦家斷裂帶花崗巖
焦家斷裂帶成礦特征分析
冷凍斷裂帶儲層預測研究
膠西北焦家斷裂帶成礦后斷裂活動對焦家式金礦破壞作用及找礦方向探討
依蘭—伊通斷裂帶黑龍江段構造運動特征
花崗巖
不同構造環境花崗巖類的Na2O和K2O含量變化特征
抗剝落劑TR-500S改善花崗巖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焦家金礦礦床成因及成礦模式
焦家金礦成礦規律研究
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克-夏斷裂帶構造特征新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