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閱讀”下的大學圖書館角色

2017-03-11 03:02陳莉
蘭臺世界 2017年15期
關鍵詞:紙質個性化數字化

陳莉

(陜西科技大學圖書館 西安 710021)

“互聯網+閱讀”下的大學圖書館角色

陳莉

(陜西科技大學圖書館 西安 710021)

“互聯網+閱讀”模式正被越來越多讀者所接受,尤其是以在大學校園的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群體。闡述了“互聯網+閱讀”對大學生閱讀行為及閱讀內容的影響,分析了“互聯網+閱讀”對大學圖書館傳統角色的挑戰,指出大學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數字化文獻庫和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體系以適應“互聯網+閱讀”,對自身在大學中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

“互聯網+閱讀” 大學圖書館 數字化文獻 重定位

一、互聯網+閱讀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2015年4月20日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調查顯示,2014年我國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58%,較2013年增長了0.2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的接觸率為58.1%,較2013年增長8.0個百分點,各種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8.6%,較2013年上升了1.9個百分點。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成人手機閱讀接觸率逐年提高,2014年首次超過50%,達到51.8%,較2013年的41.9%上升了9.9個百分點。同時,我國成人日均手機閱讀時長首次超過半小時。

在大學校園,智能移動端口的普及,校園公共無線網絡的建設給大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碎片化閱讀提供了完備的窗口,“互聯網+閱讀”成為大學校園較為普遍和重要的閱讀方式。

調查顯示,大學生平均每天電子閱讀的時間(2.6小時)略高于紙質閱讀的時間(2.4小時),另外,在校學生每學期平均每人閱讀電子論文數量(11.83篇),高于平均每人閱讀紙質論文數量(7.19篇)??梢?,無論是從閱讀時間,還是從閱讀數量看,電子閱讀,特別是在學術論文的閱讀數量上電子化的方式超過了紙質化的方式[1]50。

1.“互聯網+閱讀”對大學生借閱行為的影響?!盎ヂ摼W+閱讀”下,大學生通過移動設備訪問圖書館數據庫,在線閱讀電子圖書滿足了大學生對圖書的借閱需求。一方面大學生可以在任意時刻、任意地點訪問圖書館數據庫,突破了圖書館開放時間的限制,縮短了借閱紙質圖書需要圖書館引起的借書時間;另一方面移動設備也使大學生的閱讀物理空間從圖書館、教室、宿舍等傳統場合擴展到校園的各個角落,實現隨時隨地閱讀,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互聯網+閱讀”對大學生閱讀內容的影響。在排名前20的檢索詞中,文學類詞匯5個,占20%,課程類詞匯12個,占60%,從中不難發現,文學類詞匯搜索次數較多,但是搜索個數遠遠低于課程類詞匯。因此可以判斷,在傳統大學圖書館的借閱模式下,大學生對學習類內容的獲取意愿還是較高的。

結果顯示,新聞類網站是瀏覽最多的一類網站,比例達17%,緊隨其后的是搜索類網站、音樂類網站和視頻類網站,比例分別為13%、11%和11%,瀏覽學習類網站者最少,只占總調查人數的2%。盡管網絡已融入了大學生的信息生活,為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但是大學生依賴性最強的網站資源以綜合性網站信息和各種娛樂生活性信息居多,而并非來自大學圖書館網站的信息[2]13。從統計結果對比來看,目前在校大學生對于學習類型的閱讀內容有較高的獲取意愿,但是當前互聯網提供形式和內容距離在校大學生的閱讀需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二、“互聯網+閱讀”對大學圖書館的挑戰

“互聯網+閱讀”一方面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了便捷的網絡獲取閱讀內容的通道;另一方面大學生獲取內容的意愿限于獲取手段在浩如煙海的互聯網得不到很好地滿足。同時,大學的圖書館傳統的借閱形式和所提供的內容又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互聯網+”時代,因此大學圖書館正面臨著來自“互聯網+閱讀”多方面的挑戰。

1.“互聯網+閱讀”對大學圖書館借閱方式的挑戰。目前,大學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既具有傳統圖書館的特征,也具有數字圖書館的特征。即大學圖書館資源仍然以紙質文獻為主,同時又具備多種外購或自建的數字資源。在借閱方式上,讀者既可以到圖書館查詢書目,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書目及完成續借手續。但是無論是哪種書目查詢方式,讀者都必須到圖書館完成紙質文獻資源的借閱手續。

“互聯網+閱讀”模式的興起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因此大學圖書館在借閱方式上不能停留在“陣地”或者“等待”的形式,讀者需要更為靈活和快捷的方式獲得資源,甚至需要不受地域等物理空間的限制。也就是說,只要讀者提出要求,在任何一個地方,讀者不需要離開自己的工作環境就可以享受到圖書館的在線服務。圖書館各種資源文獻都將實現數字化,讀者只用說出自己正在研究的課題,具有學術背景的學科館員或者借閱系統就會把需要的參考資料按順序推送到讀者的面前[3]78。面對從傳統的人工檢索和基于互聯網的在線檢索到未來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圖書館資源個性化定制,當前大學圖書館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互聯網+閱讀”對大學圖書館提供資源的挑戰。個性化資源檢索和推送的首要前提是圖書館資源的數字化。美國未來學家尼古拉·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其《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指出:面對即將來臨的數字化時代,生存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產品或服務能不能轉化為數字形式。有兩百年以上歷史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正在全面推進將館內1億3千萬冊書籍、手稿和照片的數字化工程。盡管每年只有200萬人訪問國會圖書館,但每天瀏覽國會圖書館網頁、查閱數據的人數達200萬人次[4]。因此圖書館資源數字化將是未來大學圖書館適應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前大學圖書館能夠提供的資源主要形式為紙質文獻,數字資源以購買的學術資源為主,如CNKI中國知網、超星電子圖書等。大多數大學圖書館幾百萬冊紙質文獻沒有實現數字化,這部分資源的使用仍然需要讀者到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

綜上所述,未來大學圖書館實時參與教師和大學生工作是大學圖書館參與“互聯網+閱讀”的一種積極探索,所以對現有存量圖書的數字化,以及在數字化資源基礎上的對讀者服務的個性化和智能化是大學圖書館面臨的現實挑戰。

三、“互聯網+閱讀”下大學圖書館的重新定位

一般把傳統大學圖書館在高校的角色比喻為“陣地”,即大學圖書館提供的信息資源服務是被動的、靜態的,在整個大學系統的運作過程中,圖書館是在“等待”讀者。但是面對“互聯網+閱讀”模式的興起,大學圖書館需要積極改變傳統角色,主動參與大學教師和大學生的日常教學、科研和學習中,重新界定圖書館在大學系統運作過程中的位置,在下述兩方面開展工作,實現對大學教師和學生的“嵌入式服務”。

1.圖書館紙質文獻的數字化?!盎ヂ摼W+閱讀”的前提是館藏紙質文獻的數字化。以數字化存儲的文獻一方面起到對原始的紙質文獻的保護、補償作用;另一方面,數字化文獻進一步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閱讀需求,特別是通過互聯網的新型閱讀模式,提高文獻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數字化格式的文件使得圖書館轉變對讀者的服務形式和提高服務質量成為可能。大學圖書館紙質文獻數字化建設需要考慮下面幾個問題。一是以效益為導向,甄選數字化文獻格式類別。圖書館應根據所在大學屬性,綜合教學科研部門建議、圖書借閱頻率等參數對文獻的數字化格式進行區分,一部分文獻格式目標主要是有利于對文獻的保存和保護;另一部分文獻主要是實現遠程訪問和閱讀,最大程度參與大學日常教學與科研活動,提高該類文獻的效益。二是充分考慮數字化文獻格式應滿足當前“互聯網+閱讀”模式各種軟件和硬件的支持。數字文獻必須方便讀者遠程訪問,文件小,清晰度高,支持各種硬件平臺等。三是文獻版權問題。圖書館在進行紙質文獻數字化中,需要考慮得到原作者的授權。我國法律賦予圖書館文獻數字化的著作權空間非常狹窄,僅僅為了陳列和保存版本的需要才可以對館藏文獻進行數字化。對于區分為便于保護、保存文獻可以排除版權風險,對于用于教學科研的文獻,大學圖書館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運用各種手段,多渠道獲得版權授權[5]72。

2.圖書館對讀者服務的個性化和智能化。大學圖書館紙質文獻的全面數字化,以數字化期刊數據庫、博碩士論文數據庫、各種外文數據庫為代表的各種外購資源為大學圖書館提供個性化和智能化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書館根據大學教師、學生提供的學歷、專業、愛好等個性化信息為讀者需求進行推測,再根據用戶的操作為進一步在海量的館藏數字化文獻中篩選配對資源推送給讀者,同時建立或更新讀者的個性化數據庫。讀者不需要進行復雜的搜索和篩選工作即可以獲得有效資源[6]113。

顯然,在圖書館提供個性化服務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是對大規模數據資源的比對和篩選,在圖書館建立網絡信息資源智能化服務系統是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的基礎,而該系統在功能上一是需要滿足用智能化的讀者行為分析、智能跟蹤收集讀者信息、過濾捕捉用戶需求文獻數據;二是需要實現智能化的信息推送功能,將用戶需求文獻資源信息以讀者選擇的模式推送給讀者[7]91。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一個網絡化的時代,大學圖書館在面對網絡化浪潮時需要調整自身在大學發展中的角色定位,通過主動對接的教學團隊、科研團隊,努力將大學圖書館融合到教學團隊、科研團隊和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改變被動的“陣地”式甚至“孤島”式服務模式,成為“主動”式、“嵌入”式的服務模式,使大學圖書館為高校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資源和服務。

[1]李國武,李玲玲.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的紙質閱讀與電子閱讀[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2):48-53.

[2]劉瑾.大學生網絡信息行為調查與圖書館對策分析[J].知識管理論壇,2014(3):32-37.

[3]程亞男.圖書館與互聯網的博弈[J].圖書館論壇,2008,28(6):75-78.

[4]國會圖書館數字化需數十年[N].中國日報,2007-05-10.

[5]申慶月.圖書館文獻數字化版權風險分析和防范建議[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27(8):69-72.

[6]劉彧菲.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5(5):110-113.

[7]蔡焰.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智能化服務系統的探討[J].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2,33(5):89-92.

G251.5

A

2017-03-23

陳莉,陜西科技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館管理。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5.28

猜你喜歡
紙質個性化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四川省圖書館發布2019年閱讀報告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數字化制勝
全媒體時代紙質圖書出版思考
獨立書店浪漫的紙質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