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種結構調整方案設計初探

2017-03-14 19:56賴寶乾
綠色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林分

賴寶乾

摘要:通過對2012年度長樂鄉林業專項資金補助項目樹種結構調整方案的規劃設計,提出了一整套樹種結構調整的營林技術措施,便于推廣應用。

關鍵詞:林分;樹種結構調整;營林措施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3006202

1引言

樹種結構調整,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對現有林分進行林分改造、林分修復補植、間伐套種補植、跡地更新造林、人工促進天然更新以及封山育林等營林措施,使林分的目的樹種種類中增加(包括引進外來新樹種),減少一些樹種從而逐步調整多樹種的合理比例,不斷提高森林生產力,以便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市場經濟的要求,充分發揮森林多功能效益。

平和縣長樂鄉農家村是個革命老區基點村,位于平和縣西部,與廣東大埔交界,是韓江源頭,屬于重點生態區位村,2015年福建省林業廳為扶持該村林業發展,撥出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該村樹種結構調整項目。為項目實施加快進度,對農家村林業專項投資項目樹種結構調整方案進行規劃設計,期望能對其他地方合理調整樹種結構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項目區森林資源現狀

長樂鄉農家村全村土地面積1560 hm2,人口1600人,林業用地面積1203 hm2,有林地1036 hm2,其中生態公益林490 hm2,一般用材林539 hm2,經濟林7 hm2,林木總蓄積量50269 m3。

長樂鄉農家村本應是森林茂盛,樹種繁多,結構合理的林業重點村,但由于近年來人們在跡地更新和林分改造中過分追求經濟效益,連片種植速生桉樹,同時連續幾次森林火災和長期大面積破壞森林,致使該村目前森林樹種結構相當不合理,樹種結構單一,主要是針葉樹、桉樹,而闊葉樹較少,幼齡林多,成林過熟林少,稀疏林分多,成林少,導致生態環境質量下降。

3樹種結構調整方案設計

依據《福建省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和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技術規定》、《福建省2012年造林綠化實施方案》以及《平和縣林業局平和縣財政局關于要求支持平和縣長樂鄉重點區位樹種結構調整資金的請示》平林綜(2012)16號,以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劃分的小班為基礎,進行小班調查設計,并且逐個小班進行基本情況記載,繪制1∶10000樹種結構調整作業設計位置圖,整個項目建設工程面積355 hm2,依據林分現狀,規劃采取不同的營林措施,分別為林分修復補植、間伐套種補植、跡地更新造林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詳見表1。

(2)間伐套種補植。就是對景觀生態效果差、林分質量不高的低產低效針葉純林,采用較強度撫育間伐(應辦理采伐證)、套種(去針套闊)等方法對其進行改造,進一步優化樹種結構,逐步形成混交林、復層林、異齡林,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

(3)跡地更新造林。農家村有117 hm2巨尾桉由于2011年受霜凍大面積凍死,采伐跡地應更新造林,改種其他樹種,主要是營造其他鄉土樹種:木荷、楓香、火力楠以及杉木、馬尾松等混交林,才能最大發揮該林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4)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農家村有部分火燒跡地,植被已恢復,跡地上保留馬尾松母樹林,具有下種能力,可以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對其進行帶狀、塊狀、除草、松土及補植套種闊葉樹。

4造林施工技術設計

4.1樹種選擇

樹種選擇是造林成敗的關鍵,根據長樂鄉農家村立地條件以及當地以往造林經驗,主要選擇鄉土樹種,杉木、木荷、火力楠、楓香、香樟、米老排、三角楓等。

4.2林地清理

林分修復補植、間伐套種補植設計采用小塊狀清理的方法,清理面積為1 m×1 m。清理工作主要是鏟除預計植株挖穴周圍雜草、雜灌,石塊,以方便挖穴和栽植。林地清理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原有幼樹。清理的雜草可就地堆漚讓其自然腐爛分解,以改善土壤性狀,間伐套種補植應實施撫育間伐,然后才進行林地清理。不提倡采用全面劈山垂直帶狀清理或煉山方式進行清理。

跡地更新造林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劈草帶,帶寬1 m以上,除凈帶內雜草、雜灌、石塊等,同時抹掉原有桉樹萌芽枝條,每畝保留20~30株即可。

4.3整地挖穴

整地采用穴墾的方式,挖明穴,穴規格為60 cm×40 cm×30 cm。整地時穴土要全部清理出穴坑,心土和表土分開堆放,心土放植穴下方,表土放植穴兩邊,整地要求至少在造林前半個月完成,讓穴土有足夠日曬時間,使土壤充分風化,提高土壤肥力,以利于苗木生長。

4.4苗木標準

林分修復補植,間伐套種改造均采用地徑≥3 m,苗高1.5 m容器大苗。

跡地更新造林苗木選用標準按照閩Q/LY1294-84的標準執行,杉木、木荷、楓香采用裸根苗。

總之所有的苗木必須是省標規定Ⅰ、Ⅱ級苗,嚴禁采用劣質苗木造林,種苗來源以自育為主,外調為輔助。

4.5造林密度

林分修復補植、間伐套種補植控制總體平均密度為≥25株/畝,株行距視林分立木實際情況而定。跡地更新造林為89株/畝株行距為3.0 m×2.5 m。

4.6施基肥與回穴土

基肥選用國產復合肥,每穴0.1 kg,基肥施放要求在雨季到來前先回表土至半穴高,再施放復合肥與表土充分攪拌混合,使復合肥平鋪在穴土中,然后回填至穴滿、待栽。

4.7栽植

根據平和縣氣候特點以所選樹種的習性,栽植一般在雨后的陰雨天進行。栽植時先在植穴中央挖一個比苗木營養土球稍大稍深的栽植孔,去掉塑料袋后,帶土輕放于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適當深栽,然后在苗木的四周回填細土,回滿后用手把回填土壓實,使苗木與原土緊密接觸。

4.8撫育管理

撫育是促進苗木生長,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苗保存率的重要措施,造林后一個月左右,全面檢查植株的成活情況,發現死株、缺株及時進行補苗。于栽植當年八、九月份進行一次撫育。撫育措施包括除草、松土、培土、擴穴、補植、追肥等,追肥在除草松土、培土等工序完成后進行。除草要求鏟除以植株為中心1 m2范圍內的雜草,松土時應做到里淺外深,不傷害苗木根系,深度為5~10 cm,擴穴面積為50 cm×50 cm;追肥采用挖溝埋施的方式,每株施復合肥0.05 kg,沿樹冠垂直投影方向外側開挖深5~10 cm的淺溝,將肥料均勻地放于溝內,然后用土覆蓋,以防肥料流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5林木保護的主要措施

為確保項目區幼苗順利成長,在項目區主要出入口和群眾活動頻繁的地段,設立宣傳牌,將建設項目名稱、范圍、面積、措施、建設單位、負責人、護林員等內容標上宣傳牌。同時指定專人護林,定期檢查火災隱患,做好項目區病蟲害的預測預報。

6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

本項目建設過程中,要進行林地清理和挖穴,將會一定程度地減少地表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其次肥料施放后,殘余物可能與雨水一起被排卸而影響環境,為減少項目實施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確保施工時不過度地破壞地表性植物資源。林地清理和挖穴時做好周圍林地及林木的保護,并做好施工安排,禁止全墾和煉山。

7結語

對不同類型的林分進行樹種結構調整,應重新對現有林分樹種結構進行合理區劃,針對現有林分狀況,采取相應的營林措施,實施林分修復補植、間伐套種闊葉樹、跡地更新造林改種闊葉樹、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等,實現擴大闊葉樹種比重,才能促進樹種結構逐步優化。

參考文獻:

[1]俞新妥.關于福建省樹種結構調整問題的幾點思考[J].福建林業科技,2002(2).

[2]楊勝利,崔相富,陳給畫.浙江省仙居縣馬尾松林分樹種結構調整[J].林業勘察設計,2007(2).

[3]林平.三明市森林資源結構調整[J].福建林業科技,2001(3).

[4]福建省林業廳.2011年福建省造林綠化方案[R].福州:福建省林業廳,2011.

猜你喜歡
林分
淺析森林撫育的重要性和應用方法
不同林分下多花黃精的生長指標與土壤容重的相關性分析
不同林分和坡位對陽春砂產量的影響
撫育間伐對不同林分幼樹生長及林下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淺談森林撫育間伐的目的和技術要點
不同林分對尤溪冬季鳥類生存活動的影響
閩粵栲林分生物量調查研究
不同經營模式苦竹林竹鞭生長差異性分析
淺談人工落葉松撫育采伐的影響和效果分析
綠色防火的三大優勢及其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