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舊城空間活力場

2017-03-15 18:37劉張競一武健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正街黃桷舊城

劉張競一+武健

摘要:黃桷埡正街,昔日是聯通川黔兩地的唯一通道,以地勢險要商賈云集聞名。百余年后,驛道文化已無太多遺存,居民私建的房屋破敗不堪。本文針對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老城出現的空間品質下降和特色文化喪失等問題對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埡正街展開了調研,結合“空間活力場”理論意圖為現今的老舊街區更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舊城更新;空間活力場;老街;地域性;空間活力

一 當下黃桷埡正街

黃桷埡正街地處重慶市南岸區,毗鄰重慶郵電大學,北面接壤黃桷古道。古時,黃桷埡正街作為川黔兩地間唯一的通道,曾一度代表了川黔的驛道文化。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與國民黨守軍也曾于此爆發多次沖突。此外正街附近的潛在旅游資源也甚為豐富有黃山、真武山、老君洞、文峰塔、德國使館、老龍洞、宋代瓷窯遺址、陪都遺址、黃桷古道、涂山雕塑園、一棵樹觀景臺等名勝。

過去十幾年來的人口外遷,使得街區進一步的衰退。新建城市與老街之間已無法相互融入,城市裂痕逐步加深。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百余年來生長的老舊建筑所提供的基礎設施已無法滿足老街居民的需求,衛生及燃氣系統的不完善已成為居民們日常所詬病的問題。從街邊零散的食品攤隱約可以看到當年驛道的影子。年輕人們逐漸搬離老街,街區已看不到百年前的活力。

二 黃桷埡正街的文化特性及發展機遇

百余年的文化積淀,造就了黃桷埡正街多樣的建筑風格,從傳統的穿斗式巴渝民居、開埠風格建筑、民國風格建筑到現代框架建筑。建筑風格的多樣性使得街區的豐富度及趣味性得以保證。因街區筑于山林之間,層疊的建筑營造出了豐富的空間感受,周邊的山林資源也為街區的景觀規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 “空間活力場”的概念

“場”作為一個物理學概念,最先出現于法拉第的電磁理論,《現代漢語詞典》將“場”定義為:“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實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依靠有關的場來實現。而空間,是一種具有活力的結構形態,它作為物質存在,具備產生“場”的前提,在空間環境與人的交互活動中產生類似電場、磁場、引力場的一種現象。從表現形式上來看,空間活力與磁場表現出高度的相似性,我們把這里當做契合點,找出場與空間活力的對應關系。提出了運用“空間活力場”更新舊城的理念。

四 引入“空間活力場”促進老街再生

人的聚集是城市活力產生的基礎,從社會學來說,人類的群居特性形成了人類初始的聚落,盡管現代城市已與初始聚落形態完全迥異,但是聚集任是城市人行為的一種基本特性。賽繆爾·約翰遜說過:“人群,如果過于稀疏,倒是會帶來一些變化,但那是不好的變化,不會產生什么東西??只有人群集中在一起才會產生便利的價值與活力?!?/p>

人在聚集處不能得到所有需求,所以聚集處的人會不斷的轉移以滿足自身需要。同樣的,那些城市中富有活力的空間往往蘊含了大量的社會活動。然而單一的空間環境不能滿足范圍內人的需求,所以必然出現人們在各個不同功能類別的空間環境間來回流動,如同磁場兩極間的相互作用。而作為磁場兩極,不同功能的空間就像具有磁場一樣,向外輻射,吸引人們在此間互相流動,這些人的活動則構成了老街空間的活力。

城市的老城更新是每個城市發展都必須要面臨的問題,作為發展中代謝的重要一環,更新的過程也不短改善著城市的技能和結構,以適應發展。舊區更新中的“建”與“拆”往往正是空間活力場形成與消失的過程。而空間活力場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所以在舊城更新中,已形成的舊空間組織應通過小范圍漸進式的改造來獲得社會空間結構的穩定發展。對于城市中新舊加以結合,通過保留部分特色老建筑,包容不同時期的建筑并存,褒詞城市連續性。然后再通過“補”來保留住原已形成的富有活力的空間。

從現狀來看,黃桷埡正街片區地形復雜,并且多數建筑為不同時期的居民私自搭建,包含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同時兼具居住和商業兩大功能。雖然用地的多元性帶來了一些問題,但也正因其多樣性與混合型以及常年不斷的旅游人群,保證了黃桷埡正街一定的活力。

從空間與尺度上看,黃桷埡正街的建筑層高不高,但密度較大,分布及其集中。高度集中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的感受,但卻為活力的涌入提供了較好的前提。

圍繞上述因素結合空間活力場理論我們展開思考對黃桷埡正街提出了兩點改造原則:

一:保護好質量尚可的老房子,讓他們自然地新陳代謝。

二:拆除危房,利用地塊植入新的血液形成空間活力場,帶動老區復興。

通過散布的新單元植入,引入老區所缺乏的現代城市要素,將真實的城市生活帶入老區,以新單元為中心,形成空間活力場輻射整片區域。五 結語與展望

城市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更新、改造、新陳代謝的過程。舊城更新作為現當下城市建設的熱點問題,獲得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如何以最小的代價來促成區域的復興?植入有活力的人口,吸引他們回到這里的真實生活,以點帶面促進區域發展。本文通過對空間活力場的探索和研究,以及對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埡正街的實例分析,希望對當前的舊城更新起到積極的指導和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蔣滌非.城市形態活力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48.

[2]陳喆,馬水靜.關于城市街道活力的思考[J].建筑學報,2009(2).

[3][丹麥]揚·蓋爾著,何人可譯.交往與空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4]洪亮平.城市設計歷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5]彭剛.城市街道活力的營造[D].湖南大學,2006.

[6]余柏椿.“人氣場”城市風貌特色評價參量[J].規劃師,2007(8).

猜你喜歡
正街黃桷舊城
校園穿新衣
將英烈記心間
淺談舊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與意義
最熟悉的陌生者
中國城市新舊城空間規劃的歷史經驗
基于CiteSpace的舊城改造研究熱點分析
對當前城市舊城改造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討
重慶黃桷坪長江大橋選址確定
黃桷灣立交二期工程跨內環橋梁方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