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

2017-03-15 20:22李健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6年9期

李健

摘要: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存在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問題、環境污染后果嚴重以及環境污染治理困難等問題。因此,相應的對策與建議為樹立多方環保意識,嚴控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加大環境保護投入,減輕農村環境污染后果;健全環保監管機制,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環境問題;環保對策

1引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然而,日益嚴重的農村環境保護問題同樣值得我們關注,這不僅關系著我國糧食、蔬菜等作物的生產,更關系著我國農村居民甚至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诖?,本文首先分析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據此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為促進農村環境保護的發展做出思考。

2 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問題。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問題作為當前農村環境保護的首要問題尤其值得我們關注。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問題包括總量問題與結構問題兩個方面。就農村環境污染源頭的總量問題而言,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多,東部發達的農村地區更為嚴重。就農村環境污染源頭的結構問題而言,包括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等都為農村環境污染的源頭,結構復雜的污染來源不僅會導致更為嚴重的生態問題。不同類別的污染物還會導致次生污染,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威脅更大。

2.2 農村環境污染后果嚴重。農村地區不僅是農村人口賴以生存的地方,同時也是我國糧食、蔬菜、水果、花卉等農作物生產、儲存以及運輸的必要場所。因此,農村污染加劇直接導致農村生態環境遭受破壞,間接影響我國農作物的產量與安全程度,最終影響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的健康水平與生活水平。也就是說,農村環境污染的后果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的和多元的,即農村環境污染后果嚴重。

2.3 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困難。除了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和農村環境污染后果嚴重兩個問題,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困難同樣不可忽視。具體而言,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涉及污染供給方、污染受損方和污染治理方。第一,由于農村環境監督體系不完善,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污染供給方為了收益最大化就會突破法律的界限,造成更大程度的污染。第二,農民作為污染受損方與污染供給方相比處于弱勢地位,即使遭受污染往往也難以維權。第三,由于農村環境污染的復雜形勢以及農村環保人員不足,污染治理方作為環保監管部門難以發揮實效。

3 當前農村環境保護的對策與建議

3.1 樹立多方環保意識,嚴控農村環境污染源頭。當前農村環境保護的首要工作為樹立多方環保意識,嚴控農村環境污染源頭。首先,由于農村環境污染涉及污染供給方、污染受損方和污染治理方,因此樹立環保意識不能僅針對某一方,而需要多方并重。同時,多方環保意識的樹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針對不同的農村環境污染主體需要設計不同的方案。例如,針對農民環保意識的樹立需要加強媒體宣傳,以環境保護知識學習討論會為主,以環保知識大賽、優秀環保案例學習觀摩活動為輔助,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其次,在做好多方環保意識樹立工作的基礎上,農村環保工作還需要嚴控農村環境污染源頭。由于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問題包括總量問題與結構問題,因此應以提高環保意識作為解決污染源頭問題的突破口。并且輔之以環保法律法規、環保政策以及環保監管體系,從源頭上克服農村環境污染的監管難題。

3.2 加大環境保護投入,減輕農村環境污染后果。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二步為加大環境保護投入,減輕農村環境污染后果。第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地區市場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因此加大環境保護投入不能完全運用行政命令,而應該與市場經濟手段相結合,并以此來引導農民的環境保護行為。加大環境保護投入還需要加強配套資金管理制度建設,公開環保資金的使用與監管過程,提高配套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實效。第二,加大環境保護投入的目標為減輕農村環境污染的后果。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必須以保護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的健康水平為根本目標,以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為驅動力量,以維持農村生態平衡為基本原則,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為宏觀方向。也就是說,減輕農村環境污染的后果不僅需要關注農民的切身利益,還需要樹立大局觀念與長遠規劃目標,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方方面面。

3.3 健全環保監管機制,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健全環保監管機制和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是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最后一環。首先,健全環保監管機制的重點為環保理論創新、環保實踐創新與環保制度創新。環保理論創新為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理論支撐,環保實踐創新為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經驗證據,環保制度創新則為其提供制度保障。最為關鍵的是,環保監管機制的建立健全不能片面注重某一方面的創新,而需要將以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效用最大化。其次,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需要根據環境政策和農村污染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措施和控制手段,雙管齊下實現環保部門污染治理效果最大化。此外,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還需要與我國新農村建設與城市化進程相結合,最大程度的發揮外部環境(尤其是工業環境)的支持作用,在新農村建設與城市化進程中不斷調整最優的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措施。例如,在城市化中期,可以引導農村人口向二、三產業和城市轉移,不僅能夠促進城市化進程,而且能夠減輕農村生態壓力。

結語:農村環境保護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這不僅對農村基層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對全體農村工作的考驗,事關農村經濟增長、農民幸福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樹立多方環保意識、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和健全環保監管機制能夠從農村環境污染源頭、后果以及治理等方面解決農村環境保護問題,但是相關政策、制度的實施更為關鍵。

參考文獻

[1]陸新元,熊躍輝,曹立平,張勝.對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J].環境科學研究,2014(02).

[2]蘇楊.警惕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環境污染——新農村建設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J].聚焦新農村建設,2006(05).

[3]劉榮志,孫好勤,邢可霞.實施鄉村整潔工程建設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型新農村[J].農業經濟問題,2007(12).

[4]薛全福.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狀與控制對策[J].科技創業月刊,2008(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