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比較研究

2017-03-15 17:55滕佳駿王晗
青春歲月 2017年2期
關鍵詞:中國韓國

滕佳駿+王晗

【摘要】當今世界正處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不斷深化的環境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其他國家的發展,而要發展我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要借鑒其他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秀部分,中韓兩國隔海相望,歷史上共同受到儒學的影響,兩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有相似之處,但又由于政治制度的不同,導致兩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又有所不同。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中國;韓國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要進一步推動和完善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借鑒、吸收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尤其是我國的鄰居—韓國,中韓兩國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生活方式也相近,因此,兩國的文化根基、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性。對中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比較研究,借鑒、吸收韓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將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養出更多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高素質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是指為了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和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而進行教育的渠道和形式。

一、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

1、設置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

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教學是我國高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重要途徑,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基礎,實施的更為具體的系統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無產階級思想品質和道德觀念,確立起社會主義的法律和道德規范,并樹立起科學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目標。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學是我國高校正面、直接地開展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它也是我國高校展開的一項系統而正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高校的社會實踐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以教學為主的社會實踐和以思想教育為主的社會實踐兩大類。社會實踐作為高校學生成才的重要經歷,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掌握我國的基本國情,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艱苦創業的精神,并建立起求真務實的思想意識。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并且深受學生喜愛的途徑。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

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指高校教師、黨團領導干部以及后勤服務人員,他們分別站在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教師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專業老師(主要集中于各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其他科目的教師隊伍,教師通過教學把知識教授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上同時掌握專業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對學生的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黨團領導干部雖然不直接參與教學過程,但是他們的思想卻深深影響著高校的教學設置和學校的學風;最后,最容易被忽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高校的后勤服務人員,看似不重要的后勤服務者其實具有維護學校正常運行、構建校園和諧環境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系統的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盡職盡責,并且相互之間通力合作,共同促進高校學生的進步。

二、韓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

1、正規化教育

韓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正規化教育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校園環境和社會實踐。課堂教學是韓國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途徑,韓國非常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專業課和公共課中都加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穿插著國家歷史和時事政治,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歸屬感;校園環境是推動韓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環節,韓國高校非常重視環境的作用,力求環境育人,同時開展有關道德問題的研討會,鼓勵高校學生參與更多的文體活動;韓國高校也十分重視社會實踐的作用,鼓勵學生參與并設置相應的獎勵機制,將理論的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品德。

2、社團教育

高校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在大學公共生活領域根據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自主地開發、建設以及自愿加入與退出的課余活動團體。韓國高校大力鼓勵學生自主建立學生社團,并交由學生自主管理,號召高校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不自覺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韓國當地時間2016年11月10日,韓國西江大學、延世大學、梨花女子大學和弘益大學的學生為要求總統樸槿惠辭職在韓國首爾參加街頭聯合游行活動,體現出高校學生通過社團的教育關心時事政治,為了保衛國家安全和自身的利益而積極斗爭的能力。韓國高校通過社團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培養學生系自主行動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宗教教育

韓國憲法規定:國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不承認國教的存在,主張宗教應該與政治分離。(《大韓民國憲法》第二十一條)在韓國,宗教教育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注重從道德入手培養學生熱愛韓國歷史和傳統美德的意識。在韓國宗教課程中,主要是向學生介紹宗教知識,使學生對宗教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4、社會活動

社會活動是指人在職業活動以外的一切活動,是以交往為主要體征的活動。其最主要的特點是要具有鮮明的政治意義或社會意義。通過開展高校學生社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是韓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這些活動主要是志愿者活動、公益活動和社會兼職等。

三、中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異同

1、中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同點

(1)強調課程教學

中韓高校都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將課堂教學作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強了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為社會做貢獻的責任心。

(2)實踐教育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睂嵺`活動是高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的活動,高校學生參與實踐可以提前感受社會,為以后的社會生活鋪墊。使學生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

2、中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點

(1)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側重點不同

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側重于對學生進行正面直接的教育,比如經常性的開展理論講座、邀請社會正能量人士來做報告、形勢政策報告會等一系列專題活動,尤其是我國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學生的必修課程,更加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地位;而韓國高校則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而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更為隱形,相較而言,我國更重視直觀的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韓國更重視隱性的間接的思想政治教育。

(2)學生社團的性質不同

中韓兩國雖然高校中都存在學生社團,可是兩者的性質卻是截然不同的。我國的學生社團是在學校黨團組織領導下進行的,開展的活動也都具有政治性的特點,而韓國高校的學生組織更多的是學生自主組織的,各具特色且五花八門,政治性并不是特別突出,是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發組成的。

中韓兩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上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應該繼續保持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在正面、直接、顯性教育的優勢,同時也要借鑒吸收韓國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中符合我國國情并且有利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長處,尤其是韓國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值得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從而推動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提升,進而更好地為我國社會建設服務,更多的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以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進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樸鐘錦. 韓國宗教的多元共存與韓國的宗教政策[J]. 當代韓國, 2004(09).

[2] 穆 憲. 愿你成為社會活動家[M].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89-02-03.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1:58.

【作者簡介】

滕佳駿(1991—),男,漢族,遼寧盤錦人,單位: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

王晗(1993—),女,滿族,遼寧撫順人,單位: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中國韓國
韓國進入共享出行時代
我國警衛反恐怖斗爭對策研究
淺析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代價問題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揭秘韓國流
韓國的K1A1主戰坦克
揭秘韓國流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