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馬斯·博格全球正義理論淺析

2017-03-16 09:36李艷霞
經濟研究導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制度改革經濟全球化

李艷霞

摘 要:當前正處于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經濟全球化在帶來巨大全球財富的同時也加劇了全球貧富差距。很多國家的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人民安享幸福生活,但與此同時不少國家的人民卻日夜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享受不到最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這些問題的出現引發了眾多學者對全球正義的探究和熱議,因為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問題既不利于全球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也影響到全球范圍內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托馬斯·博格①是全球正義的積極倡導者和推行者,盡管全球正義最早出現于古希臘的犬儒學派,但正是博格對全球正義的推動,才使“全球正義”這一概念在全球范圍內流傳開來。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全球正義;全球貧困;制度改革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009-02

“正義”最初的理解是建立在對個人行為的評價的基礎之上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類把對正義的探討上升到國家層面,開始不再拘束于對“個人”行為正義性的評價,“國家”行為的正義性變得復雜而重要。自20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促使全球格局發生新的變化,經濟全球化使一國的正義問題走向了全球正義。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下,全球正義問題引起日益廣泛的關注,托馬斯·博格是全球正義的先鋒倡導者,作為西方著名的政治哲學家,他在師從羅爾斯學習《正義論》后,積極的將羅爾斯的正義原則推廣至全球,他客觀而鮮明的指出全球正義問題的本質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窮人與富人要有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一、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全球貧困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在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全球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擴大。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貧困問題加劇了國家間和區域集團間的對立和沖突,并促使一國的正義問題走向全球,產生“全球正義”議題。當很多國家的人民過著高福利、無憂無慮的富裕生活的同時,很多國家的人民卻過著無保障、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艱難生活,在當今世界,多于世界人口的40%的人生活在國際貧困線②下,也就是近世界人口一半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很多富人的孩子過著豐衣足食、燈紅酒綠的奢靡生活,而很多窮人家的孩子為了得到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不得不陷入各種奴役和債役,甚至從事乞討、被剝削或者屈從的工作,根本沒有基本的人權可言,更別說平等的受教育權和醫療權。面對觸目驚心的全球貧困問題,我們當然不能忽視貧困國家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但這里,在博格的全球正義理論中,主要談論富裕國家和發達國家對貧困國家人權和經濟的影響。全球貧困問題的嚴峻現狀使全球正義議題日漸升溫,托馬斯·博格的全球正義理論為全球正義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給予全球正義一個強有力的辯護。

二、托馬斯·博格全球正義理論的基本內容

博格是世界上具有正義感的眾多學者的代表之一,無論是對康德“絕對命令”③的科學性解釋,還是對其老師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所提出的正義原則的大力推廣,都顯示了康德和羅爾斯對其正義思想的巨大影響,盡管博格對全球正義的探究是批判性的繼承了康德和羅爾斯關于正義的思想,并更注重結合時代背景和全球現狀。

(一)博格指出造成全球貧困問題的根源

博格認為,全球貧困的根源是當今國際制度秩序的不正義,而這點和他的老師羅爾斯是有分歧的,不僅是羅爾斯,還有很多學者認為,貧困國家的貧窮是和自身的很多因素脫不了干系的,比如貧困國家的歷史機遇、地理條件和資源多寡以及國家的統治形式和經濟發展模式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貧困國家的發展,對于這些因素,博格從不否認其影響。但是,博格認為,當前國際制度秩序的不正義對全球貧富差距的加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支配全球經濟交易的制度規則,總是踐踏著貧困國家人民的人權并為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服務,在不斷剝削貧困國家的同時為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最有利的條件和最強大的助力。

一方面,國際制度秩序在看似正義的旗號下支配著全球經濟的分配格局。而這些制度秩序是遠遠不能和一國國內的經濟政策相提并論的,因為在國際上,這些規則只要有一些小的變化都可能對全球經濟格局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會對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發展現狀和貧困現狀產生重要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力是國內政策或者經濟改革所產生的影響遠不能相比的。另一方面,在國際上存在多年的惠及發達國家和富裕國家的國際借貸特權和國際資源特權,也是造成全球貧困不斷加劇的重要原因,因為這些制度特權不是為貧困國家服務的,而是為掌握話語權和決定權的發達國家提供經濟利益的,盡管在數據上看似全球經濟一直在飛速增長,但全球貧困問題卻日漸凸顯,富國越富、窮國越窮,富人在燈紅酒綠,窮人卻在流落街頭,這種不斷加劇的社會災難不得不讓我們這些有志之士重新思考,我們所處的越來越一體化或者形象地說我們的“地球村”的正義何在?貧困國家人民的人權,像一些基本人權,比如“生存權、教育權、醫療權”等得不到保障甚至在一些國家這些權利都無從談起。在這點上,博格犀利地指出這些問題不是解決國內問題就可以消除的,而它們產生的根源與外部制度因素,也就是全球制度秩序的不合理有直接的關系。

(二)博格全球正義理論的觀點淺析

博格全球正義理論的核心觀點就是,要對全球制度進行改革。

一方面,為了給全世界的貧困人口帶來更好的醫療保障和醫療條件,博格提出了“健康影響基金”(Health Impact Funds),也就是由富裕國家和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大財團來籌措資金,并建立一些鼓勵機制來鼓勵和促進科研人員對貧窮國家人民疾病的關注,更多地關注和保障欠發達國家人民的基本人權和利益。這樣做看似是強加于富裕國家和富人的道德義務,但這對于富裕國家和富人所累積的財富來說最多也只是九牛一毛,而這樣做卻能更好地實現“健康平等”,并保障窮人的基本人權,也能防止一些惡劣疾病在全球范圍內肆意橫行,保障全人類的幸福和安全。人生而平等,在人類共同生存的社會中更應互相幫助,這是正義的最低要求,富裕國家和富人必須要擔負起這份責任。

另一方面,在國際借貸特權和國際資源特權方面,博格也提出很多具有建設意義的改革建議,對于國際借貸特權,博格指出不管是借還是貸,都要設立必要的民主決策過程,制定民主政策,在國際上成立民主考察機構和民主監督機構,建立“國際民主借貸保障基金”等等,分散發達國家和國際大財團的支配權力,讓世界上具有公信力的正義組織參與到國際借貸的具體事務中。對于國際資源特權,博格提出,在國內要嚴格限制當權者肆意出賣國家資源,建立完善的憲法保障國家資源,即使要轉讓資源也要通過本國的民主決策,并設立新的資源法案,讓窮人也能享受到資源帶來的紅利,而不是只讓窮人遭受資源和環境災難所帶來的貧窮和痛苦。

最后,博格提出了全球資源紅利這一設想,旨在于調節全球資源的不平等分配。他認為,全球資源紅利可以有效地防止當權者和執政者對國內優勢資源的控制權和壟斷權,并要求他們對資源的使用和轉讓支付一定的資源紅利,保障本國底層人民對本國資源享有相應的所有權和分紅權,這對于一國或者一個大財團來說,這部分分紅給窮人的數額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于改善窮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人權來說卻是影響深刻的。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博格全球正義理論的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社會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道德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的總和。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未來充滿各種未知性和不確定性,為了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和更和平的未來,我們必須關注全球貧困問題,認真探究“全球正義”的正面意義和積極影響。托馬斯·博格全球正義理論對全球正義問題的解決有著不可替代的重大意義,博格在康德和羅爾斯的影響和啟發下,結合時代發展現狀,研究出很多前人所預想不到的關于“全球正義”的科研成果,主要體現在:

一方面,博格指出全球制度秩序的不合理才是造成全球貧困的根源,這也是提出“全球正義”問題的始源。在博格之前很多學者包括博格的老師羅爾斯都認為,造成一國貧困的根本原因是該國的各種內部因素導致的,博格“外因說”的提出,迫使很多發達國家和財力雄厚的區域性集團意識到自己所應承擔的道德責任,認識到自己對貧困國家和窮人所肩負的義務,而不是理所應當地沉浸在財富所帶來的種種歡愉之中。博格的這一觀點也許不會起到明顯的作用,但至少給窮人、給全球正義帶來一絲積極的期待和期望。另一方面,博格提出對全球制度秩序改革的建議和構想,都是對貧困國家和底層人民給予制度關懷的真實寫照,這也體現出了“全球正義”的終極關懷所在。博格的一系列制度改革構想,對世界范圍內的貧困問題的解決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同時也給貧困國家和窮人的生活帶來些許曙光和期盼。

最后,博格全球正義理論作為新時代下“全球正義”議題的先鋒者,大力地推動了全球正義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傳和發展,博格的正義理論不僅有助于正義在更廣泛的道德空間延伸,也使正義深入到世界范圍內的各個國家,打破貧富界限、種族歧視和地域限制。正義本來就被每一個公民擁有,每一個公民都擁有正義所賦予的權利和義務。

參考文獻:

[1] 徐向東.全球正義[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 [美]濤慕思·博格.康德、羅爾斯與全球正義[M].劉莘,徐向東,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3] [德]曼努爾·康德.永久和平論[M].何兆武,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4] [美]約翰·羅爾斯.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M].姚大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5] [美]約翰·羅爾斯.萬民法[M].張曉輝,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6] [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7]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韓水法,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8] 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吳高君]

猜你喜歡
制度改革經濟全球化
借力供給側改革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從一起工傷賠償案件談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改革
淺議中國死刑制度改革
云南民族民間工藝生存發展分析
對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幾個難點問題的思考
淺談實驗室管理與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探究新時期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