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力供給側改革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2016-12-07 01:50付藝偉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24期
關鍵詞:制度改革供給側改革服務業

付藝偉

[提要] 供給側改革作為深化經濟領域改革的重頭戲,在調結構、穩增長、促轉型的推動下,“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不可避免地會帶來經濟領域的“陣痛”,甚至不排除可能出現倒退,而作為廣角度、寬領域、實體化的服務業,一旦在供給端科學發力,不僅能滿足各行各業內生性改革的需要,還能促進經濟運行獲得健康的源動力??傊?,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把浪費在僵尸企業、過剩產能中的實物資源、信貸資源和市場空間,通過改革的行動,將有限的資源逐步轉移到目前還處于短缺狀態的生活性服務業和社會公共服務業上來。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制度改革;服務業;創新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服務業轉型升級與供給側改革新動力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5日

李克強在2016年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服務業”的使用頻率總計達到14次?!胺諛I”這個詞匯使用頻率高,雖不能據此就得出結論說別的事情不重要,但是我們可以推論它在今后的經濟工作安排中,以及在“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并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已經發揮和將要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時代背景

二百多年來,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對“供給側”的研究和應用跌宕起伏,但絕不是曇花一現?!肮┙o側”經濟學派的開端,經濟學人普遍認為是19世紀初“薩伊定律”的提出和發展,但“后來居上”的凱恩斯主義對其進行了幾近全盤否定;直到20世紀70年代,“供給學派”又重新興起,構成經濟學史上的“供給側”第一次復辟,不過后來又繼續埋沒在了“凱恩斯主義復辟”的浪潮中;一直到2008年美國由“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供給側”學派又重新以“供給管理”這一帶有繼續“螺旋式上升”新特點的形式重新回歸經濟學人視野。

(一)產品供需錯配?!肮┬桢e配”是中國經濟遭遇的新一輪挑戰,對于中國供給學派的經濟專家來說,“供需錯配”和“需求不足”,已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最大障礙。我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并不是單純的需求不足,而是總需求和總供給的錯位和不匹配。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消費水平和需求結構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而舊的生產能力、供給結構卻未能及時調整轉型。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中國經濟不僅是“新常態”而且已經走上了一個新臺階,即將以全新的面貌展現給全球。目前服務業產值占比已經超過了50%。在這個形勢下,我國有我們的特殊情況: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底子薄起步晚,仍處在工業化時期,工業化道路任重而道遠,繼續深入推進工業化進程首當其沖??傮w來看,國內產業演變特征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等一般規律,目前維持的“二三一”格局相對穩定,但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無從發力。

盡管工業為我國GDP貢獻巨大,但仍存在“供給老化”,亟待加強產業扶持力度,彌補企業創新短板,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的能力。任何一個企業、一個新產業,都會從萌芽進入成熟和老化階段。然而究其根本,影響供需協同機制的不是供給老化的出現,而是供給創新不足明顯導致老化的供給無法更替換代。當下,我國服務業的結構層次依然徘徊于底層,服務業就業比重長期落后的格局尚未得到顯著改變。

(三)市場機制不健全。19世紀初,薩伊在著作《論政治經濟學,或略論財富是怎樣產生、分配和消費的》中論及供給和需求的關系,并提出“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但是“薩伊定律”的前提是要有一個有效的市場。它能給出正確的信號,產品有所歸屬,讓生產者的供給恰好能夠有對應的消費者需求。筆者認為,有效的市場至少包含以下三個條件:第一,生產要素能夠自由交易,不被人為操控;第二,企業能夠自由進入任何產業,不存在壟斷經濟;第三,價格由市場決定,而非政府干預定價。生產要素只有在自由市場上交易,才能實現迅速地自動優化再配置,從生產率低下的地方流向較高的地方;企業只有在不存在壁壘的情況下,才能迅速糾正產業結構的扭曲,并發揮較快的彌補暫時短缺的作用;價格只有遵循價值規律,才能給出正確信號,指引生產資源的流向。

中國制度環境的現狀,遠遠沒有達到這樣的條件。首先,有一大部分稀缺資源被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占有,但國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按照市場規則行事,即使大量虧損,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也不會退出。所以,在國企內部的大量資源是無法再配置的。

從中長期和長遠效益來看,供給側改革對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供給側和需求側是匹配的,過去的三十年,我們主要通過凱恩斯主義需求側管理來推動經濟增長,總認為是國內生產不足。具體地講,投資拉動、消費打底、出口調節。投資主導的需求結構,需要投資品為主導的供給側結構,所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投資主導的經濟結構,也必然導致供給側結構發生變革。

二、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實際上“供給側”可分為產業層面、要素層面和制度層面三個層面的供給,蘊含對應著“轉型、創新、改革”。在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供給側”是改革切入點,“結構性”是改革方式,“改革”才是核心命題。內在地體現出“轉型是目標、創新是手段、改革是保障”的邏輯關系。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產業要轉型升級:第一,加快創新的步伐。創新才能帶來新動力,才能夠支持我們不斷走向產業鏈的高端,這是當前亟待解決的;第二,必須在這個過程中繼續發展服務業;第三,我們的人才要更新。

過去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服務業生產率增長滯后”,是由于傳統制造部門的要素生產率相對快速增長,極易導致發展較緩的服務部門出現相對成本提高,因此服務業容易得“成本病”。但實際上,服務業較之傳統制造業具有更高的要素利用率和生產率,經濟效益顯著。新時期,我們常說工業產品“功能升級”,就是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不再滿足于底部微薄的利潤。即要大力發展如品牌、研發、設計、營銷、網絡、金融、物流等非實體性的服務經濟活動,邁向產業鏈中高端。

同時要立足原創,改進服務供給。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是服務業轉型發展、服務性企業的核心事務。隨著人們的觀念從集體主義越發向自我主義的轉變,由此促發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強烈化,顧客在消費過程中越來越注重服務體驗和追求正面的情感和記憶,同時還要尋求差異化的服務品牌體驗。因此,進行服務的原創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服務原創有助于改進顧客的消費體驗,必將會形成行業性服務供給的變革,進而帶來整體績效提升。

(二)激活生產要素,提高全要素生產力?,F代市場體系是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生產要素市場基礎上。生產要素已成為現今經濟活動的一個基本范疇,基本上涵蓋了社會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大部分資源,主要包括勞動力、資本、土地、企業家智慧四種要素。自然資源和資本是目前國內要素分配不均衡主要集中的兩大方面。

同時,生產要素領域大幅推進市場化改革,將有利于減少政府宏觀調控對資源配置的不當干預。改革必須推行資源配置遵循市場規律,使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另一個好處就是生產要素領域的充分競爭,從經濟宏觀上將會降低要素成本價格,也能提高國內要素有效供給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各企業和各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一旦生產要素改革的“紅利”被釋放出來,服務業便會迎來改革的春天,高速增長,發展潛力無可限量。

從現代服務業作為中間投入的作用看,創新要素密集度高是它最大的一個特征?,F代服務業被比作是“聰明的腦袋”和“起飛的翅膀”,對提高供給側質量和效益具有“發動機”功能?,F代服務業密集的隱含著巨大的技術資本、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投入,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因而其產出也是別具一格,差異化極強的無形產品,這直接決定了這些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同時,現代服務業把有著“加速器”之稱的日益專業化的知識技術引入服務生產過程中,另一方面這也是這些資本要素進入生產過程的重要捷徑。以服務形式的投入在生產總投入中的高占比,反映了一個產業結構的軟化程度,以及生產要素利用率升級和競爭力水平的上升。

(三)政府應建設法治環境,而非直接干預市場。部分地方政府為招商引資和個人政績需要,不分對象盲目主動為企業提供各種優惠政策,也不顧產業調控政策和地方實際。政府魯莽的行為只使資源錯配的形勢更加嚴峻,最終造成落后產能遷移到有優惠政策的地方,自食其果,增加了現在淘汰“僵尸企業”的難度。

加強供給側改革力度,就要加快打破傳統,破除障礙,構建現代市場監管體系,強調行政手段、經濟手段以及法律手段的綜合運用??梢酝ㄟ^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擠出過剩產能,鼓勵企業把生產要素從利潤率較低的部門轉移到利潤率較高的部門,從產品相對過剩的部門轉移到相對稀缺的部門。加快改革培育各種創新主體,激發各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并支持如創業者、創新型企業、創新型地區或園區等。

(四)把握機遇,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我國將在 “十三五”時期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耙粠б宦贰毖鼐€65個國家包括工業化進程的所有階段。隨著“一帶一路”國家工業化水平的提升,無論是基礎設施投資還是居民消費需求,都會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空間。2013年中國與其他64個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量只占其貿易總量的11.5%,占中國貿易總量的25%。這意味著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產能合作才剛剛起步,還有巨大的增長余地。因此,“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中國服務行業發展,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五”時期將是美、歐等國家和地區加速推進新一輪全球貿易、投資秩序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時期。通過積極推進TPP和TTIP,美國正在組織創建超越WTO規范的全面性經貿自由化網絡,極力煽動西方國家推動雙向互惠的高規格貿易、投資條件的形成,構筑有利于美、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全球貿易新秩序。但是,作為中國來說,應該密切關注TPP和TTIP的發展勢頭,及時調整方針政策并做出反應。積極應對,擇機加入TPP和TTIP談判并積極與APEC成員開展TPP和TTIP框架外的經濟合作。更重要的是,應該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更進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改善市場環境,盡可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同時,也應該探索TPP和TTIP以外的各種可能的有利于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途徑。

“十三五”時期,大力發展服務業是我國邁向全面小康社會和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服務業的改革將加速這一趨勢的形成和早日到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我國經濟演進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市場經濟的駕馭能力不斷提高。從“三期疊加”到“經濟新常態”,再到“供給側改革”,層層遞進,不斷探索、不斷深化,呈現出一條清晰的邏輯脈絡。政府、企業和整個社會聯合起來,共同推進供給側改革。

主要參考文獻:

[1]凱恩斯.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N].商務印書館,1999.

[2]鄧磊,杜爽.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動力與新挑戰[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12.

[3]蘇劍.從高端服務業升級看供給側改革[J].中國金融,2016.1.

[4]田如柱,金輝.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在于轉型[J].黨政視野,2016.3.

[5]劉志彪.現代服務業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改革[J].南京社會科學,2016.5.

[6]邊發吉.服務業供給側改革始于服務結構創新[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4.51.

猜你喜歡
制度改革供給側改革服務業
自動化正悄然無聲地重塑服務業
對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幾個難點問題的思考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中介服務業
服務業集聚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