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階層理論淺探

2017-03-16 11:16曲麗娜
經濟研究導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階級階層

曲麗娜

摘 要:社會階層劃分是學術界關注的重要問題,社會分層研究的是社會群體間、個人間的差異。這符合馬克思所說的人與人之間有多種關系,但經濟利益是最本原的關系。從經濟、物質利益層面來剖析人類行為,才是最深層次的解剖。

關鍵詞:階層分化;階級;階層;身份群體

中圖分類號:D0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191-02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開篇就提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边@足以看出毛澤東對階級分析的重要程度。社會階層分化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差別,特別是不同階層經濟利益的差異。2011年8月,一名教師在網上以“寒門再難出貴子”為題發帖,內容真實,殘酷而無奈。這一帖子引發了現象級的熱評,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更使得許多出身寒門的大學生為自身未來出路憂慮。如何打破社會階層間無形的枷鎖,如李克強總理講的“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機會”,實現每個人心中的“中國夢”,實際上是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讓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機會,有實現自己追求的夢想的可能?如果發展的機會都被某一個階層壟斷了,別的階層沒有機會,那顯然是機遇不平等的。關于社會階層分化的研究國內外都有不少學者在做,本文擬回歸到馬克思、馬克斯·韋伯兩位社會分層理論的奠基人的理論中,意欲從中探尋新的思路。

一、馬克思階級分層理論

階級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系統地分析了階級的產生、發展與消亡的過程,也指出了階級劃分的標準。他認為階級不是從來就有的,更不是永遠存在的?!半A級的形成是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的?!币簿褪钦f,階級的概念存在于一個歷史的范疇中,這一概念與生產力的發展密切相關。當生產力有一定發展而又未高度發展,當社會的總產品還不能充分滿足全體成員的需要,當社會的剩余產品還只能滿足少數人的較高需求時,社會就必然產生階級。

(一)階級的形成

馬克思沒有在著作中完整的定義什么是階級,但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文中,馬克思有著這樣的表述:“既然數百萬家庭的經濟條件使他們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與其他階級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敵對,所以他們就形成一個階級?!边@就是說,首先,同一階級應是有著相同經濟地位的;其次,應當擁有相近的生活方式、利益同一性和相似教育程度;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不同的階級間利益的相對才促成了階級的形成。

在同一篇文章中,馬克思還寫道:“由于各個小農彼此間只存在有地域的關系,由于他們的利益同一性并不使他們彼此間形成任何的共同關系,形成任何的全國性的聯系,形成任何一種政治組織,所以,他們就沒有形成一個階級?!?/p>

(二)階級的劃分依據:對生產資料的占有

階級形成的首要條件是該群體經濟地位一致;其次,在經濟上形成共同利害關系,形成同一經濟體;在此基礎上要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但是,經濟地位一致、經濟利益間的厲害關系、相似的教育程度,還不足以使階級形成,階級的形成還必須要有真實的社會互動,有一致的社會行動,最終還要建立共同的政治組織。

在馬克思看來,階級的實質就是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關系所決定了人們在經濟結構中的不同地位。生產資料所有者憑借手中所擁有的生產資料去剝削不占有生產資料的群體,即無產階級。因此,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會不斷擴大的思想。其一,雇傭工人人數增多,無產者隊伍壯大。即,隨著剝削階級所擁有的生產資料的擴大,被剝削階級不斷壯大起來。其二,中間等級的下層不斷下落,降到無產者的隊伍中。小工業家、小手工業者、農民,不斷補充到無產階級的隊伍中。

(三)馬克思關于階層分化的思想

關于馬克思對于階層的分化學界主流觀點,分為兩階級、三階級、多階級三種看法。

1.兩階級。這種說法一般脫胎于《共產黨宣言》:“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p>

2.三階級?!顿Y本論》中描述:“單純的勞動力所有者、資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他們各自的收入源泉是工資、利潤和地租,——也就是說,雇傭工人、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礎上的現代社會的三大階級?!?/p>

3.多階級。馬克思在具體的國家研究中所列舉的階級。如,《1848—19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列舉了六個階級:金融資產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農民階級、無產階級和游民無產階級。再如,在《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中,列舉了七個階級:封建貴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富農與中農、佃農、農業工人和工業工人。

二、馬克斯·韋伯社會多元分層理論

韋伯的多元分層思想確定社會分層的三個維度分別為:財富、權力、聲望。財富(經濟)指社會成員經濟水平不同而占有不同的資本,一個人社會地位的高低與擁有財富多少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財富值越高的人地位就越高,財富所代表的是本人及其家族過去收入的積累;權力(政治)是指處于社會不同層次的社會關系所有者通過控制和施加影響來實現自身意愿的能力;聲望(社會),是一個人得到他人認可和社會承認,是由人們的成就、家世、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決定。韋伯認為,財富、權力、聲望三者是彼此牽連,卻各有獨立性的。他認為經濟地位可以來源于生產資料的直接占有,也可以是通過政治權力而變現為經濟權力;社會聲望也可以是因為擁有經濟財富而獲得,也可以因為政治權力而獲得社會聲望。

韋伯的多元分層理論的意義在于區分社會階層、社會群體可以有多種標準,由于標準眾多,各個階層、群體的關系相互交織在一起,其利益邊界也就因而變得模糊起來?!岸嘣f”有利于調和階級利益,緩和社會緊張關系。

(一)韋伯的“共同體”概念

韋伯的“多元分層理論”中,始終貫穿著“共同體”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共同體呢?筆者認為,韋伯的“共同體”的概念包含有兩個方面:其一,主觀感受。韋伯說:“參與者主觀感受到的(感情的或傳統的)共同屬于一個整體的感覺,這時的社會關系,就應當稱為‘共同體?!币簿褪钦J為自己與他人同屬一個整體。其二,人和環境,人與人之間雙方相互行動,互為取向,產生社會關系。這一社會關系中產生某一整體感覺。韋伯說:“關于共同境況和其后的簡單‘感覺,還不能造就一個共同體。他們只有在這種感覺之上,不僅僅在他們各人和環境之間,而且以某種方式在他們各人之間,在雙方的相互行動中互為取向,他們之間才出現了社會關系。而只有到這一社會關系打上了同屬于某一整體的感覺印記時,才產生了‘共同體?!币虼?,共同體是一種特定的社會關系,其成員間有著互為取向的行為做基礎,而外在表現為成員的相互認同的感受。

(二)身份群體

身份群體這一概念是韋伯提出的三種共同體中的一項。身份是指人們之間相互所做的主觀聲望的評價。身份群體是指由受到相同或相似社會聲望評價的人所構成的群體。其產生的基礎有三:第一,有相同的生活方式;第二,都受過正規的教育;第三,擁有相似的職業聲望或者有相近的出身聲望。同一身份群體的成員之所以具有相似的社會聲望,社會地位,是源于他們長期相似的生活方式、相近的人生經驗與所受過的理性的教育以及家庭的和職業上的訓練。

身份群體的行為導向受到相似生活方式、相似教育背景影響。階級與身份群體有一定聯系但并不完全被其左右,比如,窮小子可能會娶到富家千金;有錢人家孩子和窮人家孩子可能同上一所學校因而成為好朋友。行為不受經濟利益的驅使,而是個人價值觀所決定,因而會出現超階級交往的圈子或跨階級的婚姻。但身份群體用來維持其“共同體”的方式有哪些?從韋伯的觀點中可分析出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家庭依據選擇同樣身份地位者的興趣,壟斷或控制女兒的婚姻和求婚者。例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就在于他們各自家庭的互相不認可。

第二,壟斷特權獲得方式,設置一些門檻使得不同身份人士無法輕易進入。比如北京的超跑俱樂部,其入門為價值百萬甚至千萬的名牌跑車。

第三,來自出身的排他性,即由高貴出身所帶來的聲望,繼承的魅力。例如皇室血統的傳承,出于血緣純潔性要求而對其他姓氏以予排他。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 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 [德]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責任編輯 陳 鶴]

猜你喜歡
階級階層
19世紀20年代不同階層的民國女子影像
大眾富裕階層如何理財
分析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階級鏡像
還原真實
接愛與流變:《大堰河—我的保姆》
論周立波《暴風驟雨》中階級倫理的建構
電視劇《歡樂頌》與“新窮人”的思考
馬克思的個人、階級和人類關系探析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
現代性的身體話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