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本油料作物毛梾的特征特性及繁育技術

2017-03-16 11:37趙治國喬明奎崔貴峰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2期
關鍵詞:形態特征

趙治國++喬明奎++崔貴峰

摘要 毛梾樹體高大,果皮和種子出油率高,是優良的木本油料作物和生物柴油原料。其枝繁葉茂,白花黑果,可作為園林綠化樹種和水土保持樹種。此外,毛梾也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文介紹其分布范圍、形態特征及生態習性,并總結其苗木繁育技術,以期促進這一優良經濟植物的推廣。

關鍵詞 毛梾;形態特征;生態習性;繁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127-01

毛梾別名梁子,為山茱萸科梾木屬落葉喬木。據報道,果皮含油率達24.9%~25.7%,種子含油率達31.8%~41.3%,土法出油率可達30%,油色黃清亮,為半干性油,在治療高血壓、高血脂、肺結核等方面療效顯著,是山區老百姓的食用油料。毛梾也可作工業用油,是很好的生物柴油原料,在生物質能源領域應用前景廣闊。毛梾木材細致堅硬,可用于建筑、家具、雕刻等;枝、葉、果也是藥材,入肺經,外用治漆瘡;葉、油餅是很好的飼料。此外,毛梾也是園林綠化和水土保持的優良樹種,在河南伏牛山寶天曼地區分布較廣,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1 毛梾的特征特性

1.1 分布范圍

毛梾為落葉喬木,分布于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湖南、福建、貴州、遼寧等地,大多分布于海拔600~800 m地區,最高分布區域海拔為1 800 m。毛梾在河南伏牛山寶天曼自然保護區內分布較廣,海拔500 m以上均有分布,伴生樹種有野核桃、千金榆、化香、櫟類等。

1.2 形態特征

毛梾為山茱萸科梾木屬落葉喬木,高15 m。樹皮黑褐色,??v裂。枝灰褐色。葉對生,紙質,全緣,長圓形或橢圓形,長5~9 cm,寬2.5~4.0 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側脈4~5對;葉柄長1.0~2.5 cm。傘房狀聚傘花序,長5 cm;花白色。子房近球形,花柱短,棍棒狀。核果近球形,黑色,直徑6 mm,核骨質?;ㄆ?—6月,果期9—10月。

1.3 生態習性

毛梾根系發達,在寶天曼地區生長于山坡或山谷雜木林中,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在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砂壤中生長良好。稍耐陰,較耐干旱瘠薄,耐熱,抗寒性強。生長速度較快,萌芽力強,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光,光照對結實量的影響較大,日照充分的地方結實量多且飽滿,反之,種子量少甚至不結實[1-2]。

2 繁育技術

2.1 試驗地概況

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河南西北部,秦嶺山系東部余脈伏牛山南部,漢江支流白河上游,正處于我國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和我國第二、第三地貌的邊沿上,生態環境條件十分優越。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平均溫度14.6 ℃,平均≥10 ℃活動積溫4 867 ℃,無霜期224 d,年降水量1 000 mm,年均相對濕度73.4%。海拔380~1 830 m,地勢較陡,河谷曲折。土壤以黃棕壤為主,pH值5.5~6.5,呈微酸性,有機質含量豐富,環境條件適合毛梾種植。

2.2 播種繁殖

2.2.1 種子采集與處理。采種應選擇樹齡在15年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結種量大的壯年孤立木或林緣木作為母樹,于核果成熟時用高枝剪剪下果枝,集中堆漚,待果皮軟爛后進行揉搓,除去果皮肉及雜質。再用草木灰或5%堿水混細沙搓擦,徹底除去種子表面的油脂雜質,洗凈后進行陰干處理。隨即進行混濕沙(一定要注意保濕)并于室外低溫貯藏,待來年春天播種。

2.2.2 圃地選擇與整理。圃地應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到中性的砂壤地。結合施基肥,施堆肥30 t/hm2、漚熟餅肥600 kg/hm2、過磷酸鈣225 kg/hm2。耕前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處理,及時消滅地下害蟲。深翻25~30 cm,耕后撿去石塊整平耙細,打成1 m寬、畦埂高15 cm的長畦,再用50%多菌靈7.5 kg/hm2拌細土或用生石灰450 kg/hm2均勻撒于苗床進行土壤消毒,待播種。

2.2.3 播種。3月中下旬時播種,按行距為20 cm、深3 cm開溝,先用水壺澆上底水,以210 kg/hm2的播量進行條播。再用細土覆蓋2 cm,后蓋上稻草保濕。100 d左右種子出土,此時分次揭除覆蓋的稻草,發芽率可達到42.8%。對剛出土的幼苗嫩弱,應細心管理,及時清除雜草,保持苗床干凈和濕潤。當年苗高可達50 cm左右[3]。

2.3 扦插育苗

2.3.1 插條處理。在春季萌芽前,選用一年生健康、無病蟲害萌生枝條,剪長10~15 cm、莖粗0.8 cm以上的插穗,按30根或50根捆成一把。沙藏至3月時進行扦插,扦插前把插穗下半部分浸泡在流水中一晝夜,之后用200 mg/kg萘乙酸溶液浸泡2 h,利于提高成活率。

2.3.2 苗床整理。整地方法同2.2.2。整好地后打成畦埂高15 cm、畦寬1 m的苗床,待用。苗床處理好后,用多菌靈1 000倍液將苗床潑1遍,進行殺菌處理。后灌足水,稍等片刻即可扦插。

2.3.3 扦插。按行距5 cm、株距2 cm的規格進行插枝,插入深度為插穗的1/2。完畢后,再架上塑料膜制成拱棚,以保溫保濕。

2.3.4 水分管理。架膜前先將一條噴水膠帶放入棚中間,每天11:00—14:00之間接上水管噴水。5月后在拱棚上部搭一層透光率60%的遮蔭網。陰天不用噴水;天氣晴朗、溫度過高時,可提前噴水,并延長噴水時間。春插由于溫度較低,生根較慢,4月中旬開始形成愈傷組織,這時要適當減少噴水量[4]。在幼苗期內,應做到苗床無雜草。5—6月,要適時追施高磷低氮肥料,及時松土,促進根系生長,防止燒苗。要少施多次,結合澆水進行。7月,苗木進入高速生長期,應以高效復合肥為主。在高溫多雨季節,用50%多菌靈1 200倍液噴霧或2%~3%硫酸亞鐵溶液澆灌,每周1次,及時預防根莖腐爛病。8月下旬開始,以磷鉀肥為主,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15 d噴1次,減少澆水次數,控制苗木生長,促進新梢木質化,以提高抗寒越冬的能力。這時要適當通風透光,由弱到強,逐步除去拱棚,適當遮蔭。立冬前,將苗床澆足水,達到安全越冬的目的。

3 參考文獻

[1] 梁棟,吳德軍.毛梾種質資源分布及其良種選育繁殖研究進展[J].山東林業科技,2013(2):101-103.

[2] 王遂義.河南樹木志[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3] 康永祥,劉建軍.毛梾油料能源林高效培育技術研究[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4] 贠玉潔,康永祥.毛梾硬枝扦插和嫁接繁殖技術研究[J].北方園藝,2011(21):60-64.

猜你喜歡
形態特征
河北塞罕壩中國林蛙形態特征及生態習性調查與分析
永德縣烏木龍彝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形態特征
淺析對嫌疑立體足跡形態特征的提取技術與生物特征辨析
網絡互動類綜藝節目的形態特征
戲曲舞蹈表演的形態特征探析
合體型連衣裙中褶飾的形態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