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實踐能力的高職會計教育改革研究

2017-03-19 11:29姜俊聰
科學與財富 2017年6期
關鍵詞:實踐能力培養

姜俊聰

摘 要:在高職會計教學當中,要將應用作為教學的基礎,使得學生能夠將學習得到的會計理論應用到實踐工作當中,成為真正的高級技能型會計人才。本文從實際出發,先對高職會計教育當中的培養目標進行了分析,并對現如今我國高職人才培養實踐環節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告知會計;會計教育改革;實踐能力培養

在高等教育當中,高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職會計教育當中,需要以會計應用作為基礎,培養學生對理論的實踐能力,從而將學生培養為高級技能型的會計人才。很長時間以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學模式都是較為機械的模仿本科會計教育,因此經常會出現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模式單一等許多問題。為了更好的培養高職人才,滿足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這就必須要對告知會計教育進行改革。

一、高職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

高職會計教育的目標不是要讓學生進入企事業單位或者是讓學生進入到政府部門當中,而是要讓學生具備專業會計人員的競爭能力,因此,高職會計教育要做到以下幾個目標:

1.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

在我國的《會計法》當中明確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而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則需要通過我國實行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在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當中,其培養的主體就是會計人員,這就更需要將會計從業資格的教育放在其最為重要的位置。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學生進入社會之后從事會計的準入證,引導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會計職業教學的立業之本,這就需要高職會計教學對這一方面的培養進行加強。

2.擁有基本的崗位能力

會計工作要求會計從業者有實際的操作能力。而崗位要求學生具備以下幾種能力:首先是基本的操作能力;其次是對相關軟件熟練掌握的能力;最后則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

3.具備較好的基本素質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會計需要與團隊一起工作,這就需要會計能夠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溝通能力主要對上機指示的理解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會計的個人素質也對公司的會計質量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也是培養高職會計人才的重要目標。

二、高職人才培養實踐環節存在的問題

在高職會計專業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想要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出具備競爭能力的專業人才,重視實踐環節。但是現如今我國的告知會計教育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1.實踐教學模式落后

現如今,在我國的會計實踐教學當中,不管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手段都較為落后。在教學方法當中,采用的仍然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例如給出企業的經濟業務,讓學生按照要求完成會計憑證、登記賬單等報表的填制,但是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較為被動,并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難以得到提升。

2.教材不符合培養需求

現如今,很多的高職院校都在編寫自己的教材,甚至一些高職院校會直接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還有一些院校,為了讓學生能夠更輕松的學習,則直接使用中職的教材。上述幾種情況,都使得現如今的高職會計教學當中的教材不夠系統。與此同時,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難以按照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來編寫出符合培養要求的教學教材。

3.硬件投入不夠

在高職會計的實踐教學當中,需要大量的硬件投入,例如建立實習基地、實驗室等。一些高職院校,由于受到經費等一些因素的限制,因此難以在這些方面進行足夠的投入。還有一些院校,甚至會采取“放羊式”的管理方法,讓學生自己尋找實習單位。除此之外,要建造實驗室需要一定的投入,同時也需要較大的場所,但是很多的高職院校因為對實踐的輕視或者是經費的限制,都造成了實驗室難以滿足財務實驗需求的情況。

4.師資水平需要提高

現如今,我國的很多高職院校都缺乏足夠的師資水平。單純的從教師來源來看,現如今的高職院校教師主要是由普通高校、師范院校等畢業生當中進行選拔,而具有實際經驗的骨干教師則較為缺乏。在高職院校當中,很多教師甚至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更別說熟練的操作技能。

三、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

本文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進行改革。

1.改革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

除了傳統的理論教學、實驗上機等形式,還有一些教學方法也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這些教學方法都能夠有效的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重視案例教學;而在課外教學當中教師則要重視對社會調查。在傳統的課外教學當中,社會調查的發起通常是學生自發的,教師并不會主動參與其中,而為了提高社會調查的針對性以及專業性,就需要專業教師參與其中,對學生在這些方面進行相應的指導。

2.加強實踐教學硬件投入

高職院校應加大對會計專業教學硬件方面的投入。第一,高職院校應正確的認識到實踐基地建立的重要性,設立專項經費,促進專業教師與校外企業、事業單位長期合作關系的建立。第二,高職院校要加強校內實驗室的建設,開設手工實驗室以及電算實驗室等,引進先進軟件,從而更好的為學生開展會計課程的實際操作。

3.加強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教材體系建設

現如今,教材內容之間往往是不成體系的。很多的高職院校都自己編寫教材。在澳大利亞大學當中,并不流行這種自給自足的方式,而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擇優錄取。學生使用的教材通常是在相關教師公開的注明教材當中,結合內容與價格選擇最為合適的教材。因此,在我國的高職院校教材選擇當中,也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將流行的教材作為實際課堂教學當中使用的教材。例如,一年一度的職稱考試教材就十分優秀,一些院校也可以將其作為教學所需的教材。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通過聘請經驗豐富的會計工作者以及綜合模擬等活動,能夠對學生無法定崗實習不足進行彌補,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指導教師來接觸實際操作。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要鼓勵教師到企業怪之進行鍛煉,積累教是的實踐經驗,學校還要根據實際的需要,定期安排教師進行實習鍛煉;作為高職會計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寒暑假等空余實踐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際。剛剛進入學校工作的教師,如果沒有經過實踐鍛煉,則必須要到相關單位參加實踐,通過多種渠道,讓教師到從社會中來,再到社會中去,培養具有實戰經驗的教師隊伍。

5.借鑒國外優秀會計教育改革經驗

就現如今的會計教育改革來講,美國可謂走在了時代的前沿,而從美國對會計教育的改革當中,我們吸取其中的經驗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啟示。第一,要對會計人才供求雙方的渠道進行疏通,使得高職會計專業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會計人才;第二,高職會計教學的改革,不是單純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更要從師資團隊、課程設置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第三,雖然國外已經有很多針對會計教育改革的優秀案例,但在對這些國外先進經驗的借鑒過程當中,我國的高職院校應注意不要對國外的院校進行盲從,而要與我國的實際國情進行密切的結合,不同的地區還可以針對該地區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變化,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勝喜.關于高職會計教育相關問題的討論[J]. 科技展望. 2016(34).

[2] 張曉丹.工學結合視角下高職會計教育教學的模式分析[J]. 西部素質教育. 2016(22).

[3] 鐘曉玲,劉云.淺析“互聯網+”下的高職會計教育改革[J]. 會計師. 2016(20).

[4] 陳文淵.高職會計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對策[J]. 教育與職業. 2014(32).

[5] 楊壽有.高職會計教育發展的現狀及改革探析[J]. 中外企業家. 2014(31).

猜你喜歡
實踐能力培養
基于大學生就業現狀的高校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專任教師隊伍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醫學院?!半p師型”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研究
專業學位實踐基地建設與長效機制研究
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高校物理教學改革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生產實習教育現狀分析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基于材料科學基礎的教學優化
基于自主式微小實驗平臺建設的工科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模擬與模仿教學和職前幼兒園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