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肉眼血尿立即開放導尿的效果評價

2017-03-20 23:18李雪梅簡訊張蘭
醫學信息 2016年37期

李雪梅+簡訊+張蘭

摘要:目的 探討超聲引導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并發肉眼血尿立即予以開放導尿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16例在超聲引導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出現肉眼血尿的患者,除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外,立即行開放導尿術,觀察患者尿色轉清亮時間及膀胱內血凝塊形成情況。結果 該16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出現肉眼血尿的患者,其尿液轉清時間為(12±3.5)h,無1例膀胱內血腫形成。結論對經皮超聲引導腎穿刺活檢術后肉眼血尿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加立即行開放導尿術,其尿液轉清時間明顯縮短,并且可避免膀胱內血腫的形成。

關鍵詞:超聲引導下;腎穿刺活檢術;肉眼血尿;開放導尿術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effects of immediately opening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gross hematuria after 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 Methods For the 16 patients with gross hematuria after ultrasound-guided transdermal renal Biopsy,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and cures,immediately open catheterization,to observ the time of urine color fading and clot formation within the bladder. Results In the 16 Patients,the time of urine color fading was 12±3.5 hour ,none existed the formation of bladder hematom. Conclusion For the 16 patients with gross hematuria after ultrasound-guided transdermal renal Biopsy,adopting.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and opening catheterization immediately,could shorten the time of urine color fading obviously and avoid the formation of bladder hematoma.

Key words:Ultrasound-guided transdermal renal biopsy;Gross hematuria;Catheterization

超聲引導下經皮腎活檢術是診斷和鑒別診斷腎臟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明確腎臟疾病的病理改變、指導臨床治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作為有創操作,術后血尿是腎穿刺活檢術后常見并發癥,主要與穿刺損傷有關。國內外報告肉眼血尿發生率約2.94%~4.70%,若血尿在膀胱內留置時間偏長,則可形成膀胱內血凝塊[3-5],出現排尿困難和疼痛等嚴重不適,最終需采用膀胱內溶栓、沖洗甚至外科干預治療,這勢必增加患者痛苦,同時加重醫療負擔。如何縮短腎穿刺活檢術后肉眼血尿尿色轉清亮時間及避免術后肉眼血尿引起膀胱內血塊,值得我們探究。2010年后,我科處理肉眼血尿采用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立即予以開放性留置導尿,明顯縮短了尿色轉清亮時間,并避免膀胱內血凝塊形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04年10月~2013年12月腎內科及兒科住院行超聲引導下腎穿刺活檢術患者916例的資料, 共發生肉眼血尿35例。2010年后,我科處理肉眼血尿采用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立即予以開放性留置導尿。共處理16例。將其設為實驗組(留置導尿組),2010年前發生肉眼血尿19例,設為對照組(誘導排尿組)。所選病例患者的性別、年齡、凝血功能指標經統計學 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術前進行常規的健康宣教及告知腎活檢注意事項,訓練患者屏氣、床上大小便等[6]。對照組術后常規使用止血藥、延長絕對臥床時間、鼓勵多飲水或靜脈補液,達到增加尿量沖洗尿路的目的,并采取熱敷、按摩、聽流水聲等方法誘導排尿,至少要求患者每4 h內排尿一次,以觀察尿顏色轉清亮時間;實驗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立即予以開放性留置導尿術,并每4 h更換集尿袋,觀察尿的顏色改變。所有患者術后12~24 h內行泌尿系彩超檢查了解膀胱內血凝塊形成情況。

1.3觀察指標及方法 觀察尿顏色轉清亮時間、膀胱內血凝塊發生率。以12~24 h后彩超顯示為準,血凝塊>3 cm者,使用膀胱鏡下取出血凝塊的方法處理,血凝塊<3 cm者,使用尿激酶溶栓加16號尿管導尿后反復沖吸的方法處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兩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開放留置導尿后平均尿液轉清亮時間(12±3.5)h,對照組(19±2.7)h,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實驗組術后12~24 h行泌尿系彩超檢查無膀胱內血凝塊形成,對照組5例膀胱內血凝塊形成,見表2。

所有患者術后12~24 h內行泌尿系彩超檢查了解膀胱內血凝塊形成情況。

3 討論

隨著超聲引導下腎活檢技術的發展,腎活檢的安全性顯著提高。盡管如此,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腎活檢術后出現肉眼血尿仍無法完全避免。若肉眼血尿持續時間較長,不僅增加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影響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同時也會增加醫療成本。如較為嚴重的肉眼血尿處理不及時,很容易在膀胱內形成血凝塊堵塞尿道,出現排尿困難和疼痛等嚴重不適;極少數還會引起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等嚴重癥狀。因此,醫務人員必須重視腎活檢術后肉眼血尿的處理。

腎臟穿刺術后出血肉眼血尿多發生在活檢術當天,術后出現肉眼血尿應及早導尿,以防止血尿未及時排除導致血塊形成,致尿路梗阻引起腹脹、腹痛[7]。我科通過對35例腎活檢術后出現肉眼血尿的患者尿液轉清時間進行了觀察和比較,發生血尿轉清的時間大部分集中在8~18 h,當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時,血尿轉清的時間有顯著的差異。我們對19例腎活檢術后出現肉眼血尿的患者采用常規靜脈補液、使用止血藥、絕對臥床休息,對小便不易解除的患者采取熱敷、按摩、聽流水聲等方法誘導排尿,其血尿轉清時間平均在19 h左右,且仍有5例發生了膀胱內血凝塊堵塞尿道的情況,有2例請泌尿外科采用膀胱鏡下取出血凝塊的方法處理,3例使用尿激酶溶栓,并采用16號尿管導尿后反復沖吸的方法,以上5例患者雖然都解除了尿道堵塞的情況,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住院費用。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認為有必要對腎臟穿刺術后肉眼血尿的處理作進一步探討。

我科對2010年~2013年對16例腎臟穿刺術后肉眼血尿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立即予以開放導尿,觀察患者血尿轉清時間,發現血尿轉清亮時間明顯縮短,平均為12 h左右,還有助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來保護腎臟,避免了尿潴溜的發生,減輕患者不適感。由于血尿及時引流出膀胱外,避免了膀胱內血凝塊發生,有效的阻止了并發癥的擴展。術后肉眼血尿的患者立即予以開放導尿與常規的處理方法相比,有明顯的優勢,且易于被患者接受,效果肯定。相信隨著腎活檢技術的不斷進步,護士對腎穿刺術后肉眼血尿風險意識增強,并不斷采取改進措施,將會使并發癥的發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發癥的處理更完善更安全。

參考文獻:

[1]黎磊石,劉志紅.中國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37-136.

[2]李劍文,傅君舟,秦署光,等.腎穿活檢并發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J].廣州醫藥,2004,35(3):9-10.

[3]WHITTIER W L,KORBET S M.Timing of complica-tions in 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J].J Am Soc Neph-rol,2004,15(1):142-147.

[4]馬琳,張武,韓向陽,等.超聲引導自動腎活檢成功率與并發癥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3,19(3):222-224.

[5]朱振娜.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并發肉眼血尿的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3):451-452.

[6]周剛.不同預防措施對腎活檢術后出血的影響[J].全科臨床研究,2011,9(11):1732-1733.

[7]張玉雙,沈世忠,王婉玉,等.腎活檢穿刺活檢術后肉眼血尿的觀察與護理[J].醫學倫理與實踐,2010,23(1):99-101.

編輯/周蕓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