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年貧困人口減少7.9億

2017-03-20 07:43
網絡傳播 2017年2期
關鍵詞:合作醫療貢獻貧困人口

“1981年至2012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7.9億,占到全球減少全部貧困人口的71.82%。由于中國的貢獻,全球人類發展指數提前了2年多達到了2014年的水平?!敝袊鐣茖W院和國務院扶貧辦2016年12月27日聯合發布了《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6》(扶貧藍皮書),回顧和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扶貧的基本歷程和取得的成就。

中國扶貧開發的基本歷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自 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政府在致力于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進程中,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先后實施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等中長期扶貧規劃,有力地推進了我國農村扶貧開發的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扶貧開發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將我國扶貧開發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中國減貧對全球的貢獻

1978年以來,中國在減少貧困人口、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步。按照2010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的扶貧標準,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7.7億人減少到2015年的5575萬人,減少了71464萬人;同期農村貧困發生率,從97.5%下降到5.7%,降低了91.8個百分點。

按照2011年購買力平價1天1.9美元的貧困標準,1981年至2012年全球貧困人口減少了11億,同期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7.9億。中國減少的貧困人口占到全球減少全部貧困人口的71.82%。

中國對全球人類發展指數在1990-2014年期間的提高所做的貢獻為18.3%。由于中國的貢獻,全球人類發展指數提前2年多達到了2014年的水平。中國使全球使用改良的飲用水源人口比例在1990-2014年期間多增加了4.23個百分點,貢獻了1990-2014年期間全球使用改良的飲用水源人口增量的45.6%;中國在提高人口期望壽命方面的努力,使全球平均的人口期望壽命多了1歲。

中國在減少全球貧困人口,改善包括安全飲水、居民健康水平在內的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為人類福祉提升和全球人權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中國扶貧的“數”十年

扶貧標準不斷提高:從解決基本溫飽的扶貧標準,到現階段“兩不愁、三保障”,高標準扶貧才是真扶貧?,F行農村貧困標準(即“2010年標準”),是2011年提出的按2010年不變價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的標準,按2014年和2015年價格分別為2800元和2855元(見圖一)。

發展才是硬道理:與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在從1978年以來的30多年時間內保持了更高更持續的增長速度。相關數據統計,從1978到2012年,中國單位國民收入增長減貧人數相當于其他發展中國家的3倍多(見圖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扶貧的關鍵還在于教育。我國從1995年開始在中西部貧困地區實施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截至2010年,全國重點貧困縣適齡兒童入學率已經接近全國農村平均水平。教育的保障也對就業產生促進作用,1978至2016年我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42588萬人,增長了3.6倍,同期全國就業總人數中非農業就業人數占比從29%上升到70%。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見圖三)。

老有所依,病有所醫: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提高包括貧困人口在內的農村人口的健康水平,是我國發展社會事業減貧的重要方面。從2003年開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農村建立起來。2012年我國已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人均合作醫療報銷補償受益2.17次(見圖四)。

猜你喜歡
合作醫療貢獻貧困人口
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貢獻
為加快“三個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貢獻
貢獻榜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海洋貢獻2500億
要讓貧困人口真正受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監管中的問題與對策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議財務視角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以家庭為參加單位對于減少合作醫療逆選擇的效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