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阻肺COPD無創機械通氣治療舒適護理應用

2017-03-20 11:12盧鈺
醫學信息 2016年37期
關鍵詞:舒適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盧鈺

摘要:目的 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患者提供舒適護理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 2014~2015年我院共計接診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患者,為研究舒適護理在該類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將本組患者隨機分為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與采取舒適護理的觀察組,將兩組護理干預后的護理效果作以比較。結果 觀察組轉為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比例為7.1%(3/42)低于對照組23.8%(10/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死亡率為2.4%(1/42)低于對照組11.9%(5/4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患者接受舒適護理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促進病情好轉,具有較高臨床應用推廣價值。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無創機械通氣;舒適護理

兼具整體性、個性化、創造性特點的舒適護理是一種能使患者生理、心理均獲得愉悅狀態的一種有效護理模式。無需建立有創人工氣道行輔助性呼吸的無創機械通氣在有效降低有創通氣治療并發癥的同時,使機械通氣相關肺炎發生率大大降低,其次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得以有效保留,具備一定呼吸防御功能與自主咳嗽能力,與有創通氣治療相比住院時間與通氣治療時間明顯縮短,既節約了醫療費用開支同時減少醫療資源消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雖能取得良好療效但實際治療中患者往往因無法耐受而影響治療效果?;谖以簩?014~2015年收治的部分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取得滿意療效,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2014~2015年于我院行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觀察組與對照組各分配病例42例,觀察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4.7±4.8)歲;19例間斷應用呼吸機,23例全天應用呼吸機;戶籍使用時間為3~21 d,平均時間為(16.4±3.7)d。對照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63.2±4.5)歲;22例間斷應用呼吸機,20例全天應用呼吸機;呼吸機使用時間為2~18 d,平均使用時間為(15.2±2.6)d,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分別采取抗感染、排痰、止咳、解痙等內科常規治療治療兩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壓力支持通氣/壓力控制通氣模式的無創機械通氣治療[1]。結合患者病情將呼吸頻率控制在13~17次/min,維持12~20 cmH2O吸氣壓,設置3~7 cmH2O呼氣壓,將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臨床護理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開展舒適護理。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病情好轉率、轉為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患者所占比重、死亡率及無法耐受無創通氣治療患者所占比重。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病情好轉34例(81.0%),轉為有創機械通氣治療3例(7.1%),死亡1例(2.4%),無法耐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3例(7.1%)。對照組病情好轉20例(47.6%),轉為有創機械通氣治療10例(23.8%),死亡5例(11.9%),無法耐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7例(16.7%)。觀察組病情好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轉為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患者所占比例、死亡率及無法耐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患者所占比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患者及家屬在上機治療前接受相應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圍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知識進行宣教,使其認識到氧療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將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具體操作方法、治療原理、可能出現的不適感等向患者作以詳細解釋與說 明[2]。在治療期間指導患者放松身心,保持自然平和心態,自然呼吸。告知患者無創機械通氣治療對語言及正常進食功能不會產生干擾與影響,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在治療期間臨床護士就患者感興趣的話題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密切監測患者的各種反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處理。

做好治療前呼吸機故障排除工作,為避免漏氣,在選用通氣罩時視患者面部皮膚、臉型、口腔情況而定。為減輕對面部皮膚造成的壓迫與發生漏氣,通過在面部過于消瘦患者頰部與鼻、面罩間墊棉墊或紗布襯托。盡量使患者獲得舒適體位,協助患者尋找舒適體位。及時添加濕化液維持氣道濕化。幫助患者有效排痰,積極為患者翻身、拍背,為防止褥瘡發生,及時為患者變換體位。對患者面罩的舒適情況進行了解,并作出適當調整。無創機械通氣治療中易于并發胃脹氣,故此在治療中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呼吸參數,切忌將吸氣相壓力指數設置過高。鼓勵患者做深呼吸運動[3]。為患者提供舒適、整潔的治療環境,維持病房干凈整潔,將室內溫度、濕度控制在適宜范圍內。對探視人員數量與探視次數進行嚴格控制,探視人員在探視過程中盡量減少進出入病區次數。視患者病情選擇臥位、半臥位、坐位等不同體位,體位護理中注意一定要將患者頭、頸、肩維持在同一水平面,指導患者適當將頭后仰,確保氣道通暢。營養不良、體型偏瘦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普遍存在的現象,臨床護理需對患者進行必要的營養供給支持治療。通過采用蘸有生理鹽水的棉簽擦拭患者鼻腔以維持鼻腔清潔通暢,擦拭2次/d;在使用生理鹽水棉球簽擦拭口腔時注意口腔上下臼齒內側面的清潔,在患者完成進食后含漱溫開水漱口,預防口腔感染。對于行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生活飲食以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等食物為宜,禁食高鹽、高脂食物,控制患者糖分攝入量,多進食易于消化類食物,建議患者多飲水,以2000 ml/d為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時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不同程度不適,患者對于舒適護理的需求十分迫切,此時予以患者提供舒適護理服務不僅顯著改善其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提高護理滿意度,滿足患者護理需求的同時,充分反映出醫院優質的護理服務水平?;谛箩t學模式下的舒適護理是一種科學、有效的現代新型護理,通過對患者心理、生理實施護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不愉快感,維持患者良好心理狀態,以此提高治療、護理依從性,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各項治療、護理操作。將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舒適護理理念與新醫學模式改革相符,順應了醫學發展潮流,與患者實際需求相符,突破傳統護理模式,由既往被動護理轉向主動護理,融入人文主義理念,始終以患者為中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未來人類對自身健康與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舒適護理將成為未來臨床護理主流護理模式,臨床應用范圍廣,患者接受度高,應用前景廣闊,臨床應用推廣價值高,各醫療機構深入學習其精髓,順應醫療體系改革,為廣大患者謀福求益。

參考文獻:

[1]徐巧仙.舒適護理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655-656.

[2]韓秋麗,張錦蓮,曾芝云.舒適護理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4,35(5):407-408.

[3]趙秀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COPD中的舒適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5):218-219.

編輯/翟辰萬

猜你喜歡
舒適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無創機械通氣聯合鹽酸氨溴索霧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