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2017-03-20 02:16盧佳麗林穎韜
中學生物學 2017年2期
關鍵詞:學生素養高中生物學微課

盧佳麗+林穎韜

摘 要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微課”受到了越來越多師生的關注。以“2016年福建省質檢試題評講”為例,微中求微,簡述了該課的設計思路、設計內容、操作應用、課后調查等內容,嘗試從微課及實用學的角度分析微課的應用情境,關注微課的應用效果,以小見大地研究其對學生學習方式帶來的影響及作用。

關鍵詞 微課 高中生物學 學生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隨著信息與通迅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的微課,內容短小,教學目標明確,適合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讓學生獲得主動探求知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吸引眾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實踐與研究。筆者以“2016年福建省質檢試題評講”一課為例,嘗試采用微課輔助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研究其對學生學習方式帶來的影響及作用。

1 教學設計

試卷講評課不能僅僅核對答案,要引導學生掌握思維過程,提升自主發展的能力。在2016年福建省質檢生物試題的講評課上,筆者著重于轉變課堂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評價、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學設計思路見圖1。

2 教學實施

2.1 實施的條件

手機和電腦在現在的家庭中比較普遍,從本次問卷調查的來源分析,手機提交數據占70.59%。另外,班級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還建立了班級QQ群,有很好的網絡資源平臺。學生平時也會利用百度、小猿搜題等形式進行網絡學習,有一定的電腦操作技能和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2.2 課前準備

設計微課應用于教學時,教師要基于對學生的學情、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分析,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選擇要制作的微課內容。教師可提供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微課的學習。微課資源可以包括視頻、課件、素材等學習資源,再輔以在線自測試題、在線問卷調查等自主學習活動的學習反饋。根據反饋,教師就能了解微課的教學效果并發現學生的問題,為教師提供課堂內教學設計的思路。

在完成省質檢考試的當天,筆者利用問卷星網站進行答題情況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對試卷中某些知識點制作好3個10 min以內的微視頻(① 判斷基因的位置、② 果蠅單因子雜交實驗、③ 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發布在班級QQ群和百度云,并提供學習任務單、自測試題等輔助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試卷的初步訂正。

2.3 課內活動的開展

教師可以采取啟發式、探究式或討論式等教學方式開展課內活動。無論哪一種教學方式,都離不開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敢于主動質疑、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解決一個問題后,在原來的問題上提出新問題,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思維習慣,并通過小組協作學習,完成自我評價。

根據學生反饋的答題情況,本節課重點分析正確率低的試題,通過問題推進的辦法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深入分析,提高學生審題能力、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1】 (第2題)薩克斯證明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的實驗中,與曝光部分相比,遮光部分的葉肉細胞中不會發生的生理過程是( )

A. NADH的產生 B. C3的還原

C. ATP的合成 D. CO2的產生

分析:本題以薩克斯研究光合作用的經典實驗為背景,要求學生理解實驗的思想方法,運用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過程的知識進行比較,對具體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了該實驗的實驗過程,設置遮光與曝光對照,結合題設條件,讓學生判斷出題目要選出的是光合作用的內容。接著,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光合作用與有氧呼吸中[H]、ATP、O2、CO2的物質變化,將易錯易混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梳理,除題目考查的基本過程外,再進一步引導學生課后去關注光合作用的一些高頻考點,如一些實驗探究、曲線圖、表格的分析。

【例2】 (第32題)果蠅的長翅與殘翅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某實驗小組培育出長翅與殘翅純種果蠅各1瓶,用于驗證孟德爾遺傳定律。實驗過程如圖2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 果蠅作為遺傳實驗材料的優點有:____________(寫出兩點即可)。

(2) 實驗結果表明,該對等位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讓F2中長翅個體自由交配,子代中殘翅果蠅所占比例為 。

(3) 在實驗中,需挑選未交配過的長翅雌蠅(處女蠅)與殘翅雄蠅作親本,放入同一培養瓶進行雜交;交配、產卵后,還需將親本從培養瓶中移去。

① 親代雌蠅選用處女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 移去親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分析:本題以研究小組利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驗證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活動為背景,要求學生理解經典實驗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全省此題平均得分4.27分(總分為10分)。失分的原因主要在科學方法的理解以及語言準確規范表述上,例如果蠅雜交實驗選擇果蠅的原因分析。

在課前,教師已經利用微課讓學生了解果蠅的生活史,學習了果蠅單因子雜交實驗過程;在課堂上,通過與豌豆雜交實驗過程和方法的類比,完成知識的遷移。

2.4 課后自我完善

學生的學情和能力有差異,有些學生不可能在課堂上一次性地解決好問題,這就需要多次反復思考與學習。教師要注意課前、課堂內、課后活動的設計與銜接。本節課后,教師給學生提供省質檢各題的微課視頻,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我完善、鞏固知識點、延伸課堂教學。

3 應用效果調查

實施微課輔助教學一年后,本研究于2016年4月22日在問卷星網站發放問卷,2016年5月5號回收問卷106份(均為有效問卷)。針對學生使用微課后的直觀感受來評價微課教學模式,研究其對學生學習方式帶來的影響以及是否對學生知識與能力有提升作用。調查結果見表1~表4。

調查發現,81.08%學生認為自己有較強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對體驗過微課的學生來說,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學習27.93%;觀看方便27.93%;有針對性23%;彌補課堂效率不高19%,微課的各個知識點講解優點都是學生認同認可的。

學生中有65人(占61.32%)非常感興趣微課教學模式,能夠主動參與。36人(占33.96%)感興趣,愿意嘗試微課教學模式,4人(占4.72%)表示與以往教學沒有區別。這個數據說明通過一年的微課教學的嘗試,學生對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是持支持的態度,對一部分學生訪談得知,學生比較擔心自主學習遇到問題沒有及時解決的途徑、語速較慢,不太習慣、加重課后學習負擔等。

在“對微課教學效果的評價”中,學習目標明確,認同教學內容和時長安排合理、教學方法有效的學生,與前面感興趣微課教學模式,能夠主動參與的學生人數是較為接近的,比例大約在95%左右,他們認為,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基本掌握相關知識點,在課堂上或課后繼續完成知識點的鞏固和思維提升。

4 微課使用的誤區及反思

4.1 微課教學設計不當,影響學生思維的培養

不少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微視頻的制作上,沒有合理設計教學環節,沒有發揮微課的價值。有的只是簡單羅列書本上的知識,忽視引導學生深度思考,使學生只停留在了解的淺層;有的加入大量的動畫、聲音,學生養成惰性思維,成為另一種“灌輸式”教學,不利于學生探究性思維的發展。

4.2 微課教學內容多而雜,加重課后學習負擔

雖然教學視頻控制在10分鐘以內,但有時要完成教學目標,會同時提供幾個微視頻,加上任務單和自測試題等其他資源,使得微課教學內容多而雜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消化和鞏固知識點。微課應該是為學生的個性化、高效、自主學習提供的短小精悍的資源,而不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4.3 微課的學習效果有待進一步驗證

雖然通過應用效果調查初步驗證了該教學方式的可操作性,但學生還要套用現行的高考方案,存在升學壓力,采用微課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能否達到或超過傳統學習模式,對于提高學生成績的有效性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實踐去檢驗。

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如何學習,教師的作用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讓學生更想學,更會學?;谖⒄n形式的教學,促成一種自主學習模式,新興于現在,發展于未來。

猜你喜歡
學生素養高中生物學微課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構建促進中職生禮儀素養評價體系
愉快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探析
面對差異,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化學實驗教學有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