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針刀療法結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60例臨床療效觀察

2017-03-20 10:16高永斌
中外醫療 2017年1期
關鍵詞: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手法

高永斌

[摘要] 目的 探析小針刀療法結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采取小針刀療法結合推拿手法治療,對照組單純采取推拿手法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治愈10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3例,其總有效率90.00%;對照組治愈6例,顯效9例,有效8例,無效7例,其總有效率7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刀療法結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確切,有效率高,患者接受度好,顯著優于單純推拿手法治療,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小針刀療法;手法;椎動脈型頸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1(a)-0173-03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mall needle-knife therapy combined with manual therapy of cervical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4 - August 2016 were treated 60 cases of cervical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patients in each treatment group take a small knife therapy combined with massage therapy, control group were taken by massage therapy,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10 cases, effective12 cases, effective 5 cases,3 cases, the total efficiency 9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ured 6 cases, effective 9 cases, effective 8 cases,7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76.67%,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eedle-knife therapy combined with manual therapy of cervical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precise, high efficiency, good patient acceptanc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massage therapy,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Small knife therapy; Manipulation; Cervical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Clinical efficacy

近年來,頸椎病的患病率不斷增高,且出現年輕化趨勢,椎動脈型頸椎病屬于臨床常見類型,其患病率僅次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好發人群主要是45~60歲的中老年患者,其臨床表現主要是與頭位有關的眩暈,并伴有耳鳴、頭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危險[1]。多數患者采取保守治療,傳統的針灸、推拿療法治療效果不理想,易復發。目前,很多學者發現[2-3],小針刀療法結合手法治療,操作簡單、療效明確,優勢突出。為探析小針刀療法結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該文將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齡32~74歲,平均(51.4±9.5)歲,病程1個月~5年,平均(2.5±1.1)年,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32~74歲,平均(51.4±9.5)歲,病程2個月~4年,平均(2.2±1.0)年,兩組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和排除標準

1.2.1 診斷標準 參照文獻[4]診斷標準。①猝倒發作,伴頸性眩暈;②X線、腦血流圖檢查符合診斷;③觸診有壓痛點及陽性反應者,旋頸試驗呈現陽性;④伴有交感神經癥狀。

1.2.2 排除標準 排除內科疾病導致眩暈者,排除眼源性或耳源性眩暈者,排除伴有嚴重心腎肝等疾病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等。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單純采取推拿手法治療。首先,告知患者端坐,操作者站在患者身后,放輕松,積極配合治療。其次,應用雙手掌,自前額至枕部輕柔,3次,并放松,再使用雙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提捏患者頸部,以充分松解患者頭夾肌、頸夾肌及肩胛等,時間2~3 min。再者,操作者雙手拇指做出八字狀,推按發際至第7頸椎棘突兩側,次數約10次,并使用食指點按話拿著肩井穴、曲池穴、內外關穴等,次數約10次。然后囑患者頭枕不靠于患者胸部,操作者一手將患者頭部固定,一手托頜向上慢慢牽引,此外,一手大拇指緊緊抵住棘突,向上提拉頸椎時并慢慢向左右旋轉頭部,此時會發出彈響聲。最后,點按患者風池、百會、太陽、上星等穴位,兩拇指并向兩側推患者印堂穴,次數五次,雙手十指由額部向頭枕部并向頭頂兩側平推,次數3次,完畢。1次/d。

1.3.2 治療組 采取小針刀療法結合推拿手法治療,首先,告知患者俯臥頭位,充分暴露后頸部,根據患者的情況尋找壓痛點,并標記,常規消毒。其次,應用利多卡因進行局麻。①棘突及兩側治療。使用4號無菌的小針刀,刀口線和經縱軸平行,進針角度垂直,待患者出現酸脹感,收緊感時進行剝離,先行縱行剝離,再進行橫形剝離,對于結節可進行切割2~3刀,橫形疏通2~3刀,如果患者伴有黏連,可以刀鋒橫形挑鏟兩次。②橫突前結節及后結節治療。在患者胸鎖乳突肌前緣使用拇指由輕至重推開淺層的軟組織及患者頸總動脈,找到橫突前結節,并進行固定,再緊貼拇指尖處刺入,直至患者前結節骨面,縱行切割2~3刀,橫形疏通2~3刀;再胸鎖乳突肌后緣找到橫突后結節,方法同上。推拿手法療法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兩個療程,1個療程為10次。

1.4 療效評價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頸部無異常,可正常工作,3個月無復發。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頸部還存在輕微的發僵,活動稍微受限,但是不影響工作,3個月復發次數1次以內。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有所緩解,可勉強工作,易復發。無效:上述情況均未達到[5]。

1.5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治愈10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3例,其總有效率90.00%,對照組治愈6例,顯效9例,有效8例,無效7例,其總有效率7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頸椎病在中醫上屬于“痹癥”“項筋急”“項強”等范疇,《張氏醫通》中曰“腎氣不循故道,氣逆挾背而上,致肩背痛,......或觀書對弈久坐致脊背痛”,指出該疾病的病因是由于腎、肝不足引起,長期伏案工作,導致頸項部經絡血脈瘀滯?,F代醫學認為,頸椎病是指頸椎發生退行性病變,或者和患者長期勞損等引起的椎間隙變窄,或者頸椎諸關節囊松弛,進而導致關節突關節、橫韌帶等出現漸行性變性,增生等,且周圍的關節囊,韌帶出現充血、腫脹等,最終脊柱序列失穩,局部穩定性發生改變,出現脊髓、血管受壓等一系列的改變[6]。

目前,對于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患病機制還沒有統一的說法。頸椎在脊柱中的體積是最小的,不過其靈活性最大。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是因為頸椎發生骨質增生,軟組織痙攣,椎間盤退變等因素對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對椎動脈形成壓迫作用,導致椎-基地動脈系統的血管痙攣,供血不足,最終出現臨床癥狀。解剖學顯示,椎動脈受到異常的擠壓,就會發生椎動脈供血失調,大腦處于缺血的情況,進而出現頭暈、頭痛等癥狀[7]。針刀療法是從生物力學的規律出發,中醫中的針和西醫中的刀聯合,兩者相互促進,不僅可以刺激患者局部穴位,促進氣血經絡疏通,同時也發揮外科手術刀的優勢,切割、松解、剝離局部病變的筋膜、韌帶等,聯合手法輔助療法,顯著改善頸椎病的病理構架,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該研究中,治療組總有效率90.00%,對照組總有效率7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與蔣理云等[8]的研究中,觀察組采取針刀聯合手法治療,總有效率91.6%顯著高于對照組75.6%的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針刀療法結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確切,有效率高,患者接受度好,顯著優于單純推拿手法治療,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南萍,韋麗麗,陳士勇,等.小針刀結合推拿手法對CSA椎-基底動脈血流的影響[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4(9):1992-1996.

[2] 柯尊華,王靜怡.頸椎病流行病學及發病機理研究進展[J].頸腰痛雜志,2014(1):62-64.

[3] 周思棟,黃杰彬,王威,等.小針刀及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8):127-128.

[4] 王亮,唐強,趙中才,等.小針刀結合臥位平衡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6,32(8):812-813.

[5] 蔡耿喜,趙洋,梁玉珊,等.針灸治療頸型頸椎病取穴規律探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5(35):4182-4186.

[6] 李彥豐.小針刀結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6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67-68.

[7] 石海斌.小針刀療法結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36例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5,31(6):86-88.

[8] 蔣理云,陳騰,陳翔,等.脊柱短杠桿微調手法結合小針刀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研究[J].醫學信息,2015(43):61-62.

(收稿日期:2016-10-09)

猜你喜歡
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手法
層遞手法
緩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小針刀配合溫膽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觀察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觀察中醫多途徑綜合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
牽引配合手法治療頸性眩暈9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