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盛頓廣場》中凱瑟琳·斯洛潑的心理成長經歷

2017-03-20 12:38鞠冰梅
關鍵詞:亨利詹姆斯

鞠冰梅

摘 要: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在英美小說史上一直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的諸多特點一直為后人所稱道[1]。詹姆斯擅長心理描寫,本文擬就其著名中篇小說《華盛頓廣場》中的女主人公凱瑟琳的心理成長經歷進行探討,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詹姆斯小說作品中心理因素在體現人物特征方面的獨特作用。

關鍵詞:亨利·詹姆斯;《華盛頓廣場》;心理成長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2-0158-02

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說《華盛頓廣場》是一部充分運用心理元素刻畫主人公的作品。對于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凱瑟琳來說,小說就是對她心理成長的真實記述。與詹姆斯的《仕女圖》和《黛西·米勒》中的女主人公一樣,經歷了感情的付出與極不公正的回報后,這幾位天真的美國少女們都為成長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終看清了人性的復雜多面,走向心理上的真正成熟。

《華盛頓廣場》的時間背景是19世紀中葉,敘述的依然是詹姆斯熟悉的上等人群的家庭生活,故事的焦點也依然是集中于利欲熏心的青年男子試圖通過與富貴之家的小姐締結婚姻的手段一步登天的橋段。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凱瑟琳經歷了從天真懵懂到逐漸認清自己傾心之人的真面目的痛苦蛻變,在與心機很重的男友莫里斯和老于世故的父親斯洛潑醫生的艱難對抗中,逐漸變得堅強、成熟,完成了心理上的可貴成長。

正如侯維瑞老師在《華盛頓廣場》代譯序中提到的那樣,作品中詹姆斯對于凱瑟琳的設定是“誠實憨厚、溫和善良”,“雖不失端莊,但有欠嫵媚”[2],少了風姿綽約,這對于尚不省世事的凱瑟琳并沒什么,而老于世故的父親斯洛潑醫生卻另有盤算,因為根據當時的繼承法律,凱瑟琳可以繼承到她過世母親每年一萬元的贍養費,而一旦斯洛潑醫生過世,這位相貌平平的姑娘還可以另外得到每年兩萬元的遺產。如此一來,凱瑟琳的終身大事便成了斯洛潑醫生心頭的頭等大事。果不其然,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莫里斯·湯森德先生很快便進入了父女二人的視線。憑工于算計的頭腦和銳利的眼光,眼前這位瀟灑聰慧的小伙子立刻成為斯洛潑醫生眼中的敵人。他調查了年輕人的全部身份,甚至找到年輕人因窮困潦倒而不得不投奔的姐姐蒙哥馬利太太家里一探究竟。之后,斯洛潑醫生就竭盡所能反對這樁婚事,威脅要取消女兒對自己的財產繼承權,甚至不惜以死相逼。而已經取得了凱瑟琳信任的莫里斯卻和天真的凱瑟琳私定終身。經過痛苦的抉擇,凱瑟琳決定放棄父親將來的遺產,此舉卻使莫里斯露出原形:當眼睜睜看著一個金罐突然之間變成了鐵罐,年輕人開始愛惜自己的容貌與所謂的才情,抱著“可能還能找到更好的”的僥幸,從凱瑟琳面前驟然消失了。殘酷的現實使凱瑟琳找回了理智,遂決定終身不嫁。詹姆斯并沒有就此結束這個故事,在小說最后一部場景分切換到了20年后,一生浪蕩的莫里斯又回到華盛頓廣場,帶著最后一絲僥幸找到凱瑟琳,然而經歷和歲月的磨練使凱瑟琳更加成熟,雖然眼前的莫里斯風采猶在,凱瑟琳依然果斷地拒絕了莫里斯。如此結局,正如侯維瑞老師在代譯序中所說:“金錢與婚姻是小說的一個傳統題材,但在詹姆斯筆下又放出了新的異彩?!盵2]

溫力亞在《電影〈華盛頓廣場〉女主人公的心理成長》一文中認為,凱瑟琳的整個心理成長歷程可以歸結為三個階段:個體意識缺失-個體意識覺醒-心理成熟[3]。而縱觀全篇不難發現,這三個階段還可以分為在事實面前被迫成熟與時光淬煉之下的真正成熟兩個時期。這幾個成長階段和凱瑟琳有相似成長模式的女性幾乎都會經歷,除非夠幸運,不會遇到處心積慮在婚姻上做文章的男子,或者生活在親人的呵護下。

在第一階段,由于成長于父母或者其中一方的嚴密呵護之下,她們通常嚴重缺乏對社會的了解,由于認知范圍有限,很容易將社會想象得過于簡單與美好,同時,對于對其密切注視的父母她們都會無條件地服從。類似情節的描述也出現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典型的比如威廉姆·??思{筆下《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中女主人公和她剛愎自用父親之間的從屬關系。此時的少女們并沒有獨立的個體意識,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附屬于父母而存在的,從而形成父母-子女之間的俯視-仰視關系。

在《華盛頓廣場》中,體現父女之間的俯視-仰視關系的記述俯首皆是。從一開始,故事似乎就展露出沮喪的苗頭,斯洛潑醫生,擁有傲人的一技之長,且按照他的人生計劃,娶得富家女,人生至此一直順風順水??上圩雍茉缇拓舱哿?,盼來的第二個孩子卻是個女孩,對于望子成龍的醫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打擊,“這個小女孩使他失望”[2]。而后愛妻的病逝使斯洛潑再受打擊,“幸運的是,他的小女兒終究活下來了,雖然不稱他的心愿,他還是打算要將她好好撫養成人”[2]。對于小女孩兒的其他描述,詹姆斯選擇了類似“結實又健壯”這一類的詞語,而且揶揄道:“長得像她這般模樣,他(斯洛潑醫生)至少不必擔心再失去她(凱瑟琳)?!盵2]在父親如此冷漠眼光的籠罩之下,凱瑟琳終究成長成為了一名在“大多數社交場合,她總是退居后臺”的一位平和溫良的姑娘。而且,“她無比熱愛她的父親,又極其懼怕他……那種因畏懼而產生的戰栗非但沒有沖淡她熱誠的孝順,反而給她的溫情增添了幾分異趣”。這位可憐的姑娘,將取悅父親當作此時的人生理想,“能夠使父親高興便是她對于幸福的概念”,可是這一人生理想卻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2]。這樣的少女時代,對于像凱瑟琳這樣的女孩子來說,在她的頭腦中,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編織好了一副人生框架。在父親的少有溫情的俯視中,最大程度的精神依附已經形成。以取悅父親為早期的人生目標,毫無自我個體意識可言,也不利于她的成長。

隨著凱瑟琳年齡的增長,斯洛潑醫生擔心的事情也漸漸迫近。個體意識的覺醒通常不是個人的自覺表現,需要有人打破暫這種現狀。斯洛潑醫生果然聰明過人,正如他所擔心的那樣,一位英俊的年輕人的出現,輕易地打破了父女關系目前的平靜。莫里斯·湯森德先生,出現在華盛頓廣場舞會上,按照凱瑟琳的評價,這位年輕人“長得英俊過人,他的容貌使當時的氣氛變得十分自然融洽”[2]。這種評價的出現是危險的訊號,斯洛潑醫生真正的對手自此出現。沖突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當斯洛潑醫生意識到自己曾成功打造起來的父王像因這位年輕人的出現和進一步介入他們的生活而逐漸在凱瑟琳心中破碎、坍塌時,他絲毫未妥協。他已經習慣了的對女兒的蔑視態度令他在最開始的時候處于不利地位。莫里斯越來越急迫地要成為華盛頓廣場斯洛潑家宅中名正言順的一員——未來大筆遺產的分享者,他對凱瑟琳的追求也越發熱烈,雖然每次相處都不免對這可憐的姑娘多有腹誹。而凱瑟琳的決心也隨著莫里斯的追求變得越發堅定,父親的各種威脅和冷嘲熱諷都絲毫不能動搖她半分,相反,在竭力反抗中,她漸漸意識到自己做出抉擇這件事本身有多可貴,熾熱的情感使她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從她經過深思熟慮后痛苦地選擇放棄父親將來的遺產那一刻起,她變成了完全獨立的個體。表面上看是她爭取了經濟的獨立,事實上,這更是她回身用力斬斷連著自己和父親之間那條曾被認為永遠不會消失的臍帶,從而在精神上也擺脫對父親的依附,成為完全獨立的個體的心理成長過程。

凱瑟琳心理上的成熟經歷了漫長的階段,事實上,她面臨的一切折磨,都是她不愿意看到的?!皠P瑟琳溫柔敦厚、恭順忍耐,愿意為父親作出任何犧牲,這一切可能會打動父親的心”[2]。詹姆斯近似戲謔地將關鍵詞放置于括號之中,貌似無意的補句,實則是凱瑟琳最重要的宣告。如此設計,讀者也不難看出凱瑟琳心中對于愛情和親情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的無奈,以及即使愛莫里斯至深,依然不愿傷害父親的心理。對于這括號中的體恤,斯洛潑醫生非但不領情,反而使出最后的殺手锏,即對兩個年輕人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時空拆散——帶著凱瑟琳去歐洲各國游歷。詹姆斯對《華盛頓廣場》設計的過人之處即在于賦予讀者一絲希望:即使離開了莫里斯,每日面對無感的歐洲風情,還有父親偶然的盤問和妄圖說服,凱瑟琳只是以平靜對待。當然凱瑟琳的平靜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莫里斯有規律的來信,這無疑是精神上的巨大支撐。在這漫長的6個月延時旅行中,歐洲的風景,冷峻的山河,都盡在凱瑟琳眼底,卻似乎從未被在意過,一切似乎都是凱瑟琳心中那段火熱的感情的背景。然而旅行對于一位年輕女子的歷練也是絕不可否認的。如果說,這一次旅行算作一次歷練的話,莫里斯驀然消失的漫長20年,更是對凱瑟琳磨練,她漸漸參透了人生,心理完全成熟。

正如許多學者分析的那樣,詹姆斯在作品中非常注意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4],作品中情節的推進都是在人物心理成長中完成的,心理成長是《華盛頓廣場》不可錯過的一個研究點。

參考文獻:

〔1〕董洪川,王慶.新時期我國的亨利·詹姆斯研究:回顧與反思[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8,(02).

〔2〕(美)亨利·詹姆斯.華盛頓廣場[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2.

〔3〕溫力亞.電影《華盛頓廣場》女主人公的心理成長[J].電影文學,2013,(15).

〔4〕李晨歌.《華盛頓廣場》中的斯洛潑醫生[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01):3.

猜你喜歡
亨利詹姆斯
詹姆斯·李·拜爾斯:完美時刻
詹姆斯12年來的2K能力值
找找看
誰是最好的詹姆斯終結者?
那些年,被詹姆斯隔扣的球員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將無雙
亨利.摩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