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五臟相關論治失眠

2017-03-20 02:41崔娜娟
醫學信息 2016年37期
關鍵詞:失眠論治

崔娜娟

摘要:失眠為一臨床常見病癥,往往病程長,易反復,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狀態及生活質量,五臟相爭,氣血運行失常為失眠的重要病機,本文僅從五臟相關及各臟對氣血的影響的角度分析一下失眠的辨證分析及治療,以期能對失眠的臨床治療有所啟示。

關鍵詞:五臟相關;論治;失眠

失眠是中醫門診常見病癥,不分年齡、性別、工作屬性,困擾大多數人的一個問題,程度有輕有重,病程有長有短,或以失眠為主訴而來,或在其他疾患時兼見。其中不乏精神分裂、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者。而更以更年期綜合征、神經衰弱者多見。臨證中如能深入分析病因病機,得其要領,多能事半功倍,其治療則迎刃而解[1]。失眠多表現為入睡困難,輾轉反側,甚則徹夜難眠;或時寐時醒,夜夢紛紜;抑或醒后難以再入睡,或單純早醒,而各種失眠患者,多伴有頭暈、頭痛,疲乏、抑郁、焦慮、驚恐,抑或嘔惡,納呆等胃腸不適之癥。往往令人苦不堪言。

1 失眠的基本病理機制

睡眠本為生理現象,日夜交替,人亦隨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常的睡眠才能保證正常的工作與活動?!鹅`樞·營衛生會》云:“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半夜陽氣始生,清晨陽氣始盛,人之陽氣應而動,出與陰離,陽蹺一展,眼睜而寤,午時陰氣始生,傍晚之后陰氣盛,人之陽氣則入與陰合,陰蹺一聚,體蜷入寐。陰陽聚散離合,如此循環,則形成了晝精夜瞑的規律?!鹅`樞·營衛生會》又云:“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藏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2]。指出人體正常的睡眠的條件是氣血盛,營衛強,氣血運行之道通暢,營衛能夠正常運行而陰陽相交。由此可見,正常睡眠的關鍵在于正常的營衛運行,然而引起營衛運行失常的原因有哪些呢?本條指出氣血盛、氣血運行通道通暢,因此與氣、血有密切關系。臨床上不論外感、內傷引起氣血失常,營衛運行不調者皆可見睡眠失常。有整日昏昏欲睡者,有徹夜不眠者,有晝夜顛倒者皆為氣血失常,營衛不調所致。

2 五臟與失眠的關系

氣血為五臟的功能基礎,五臟的功能正常方能令氣血運行、補給正常。因此五臟失調是引發失眠的重要病理機制?!端貑枴ゐ粽摗贰靶闹魃碇}”,《素問·六節藏象論》“心者其充在血脈”心主血脈,與氣血運行有直接關系?!毒霸廊珪るs證謨》云“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由此可見張景岳認為神安才能睡眠,《靈樞·本神》云“心藏脈,脈舍神”,《靈樞·營衛生會》說“血者,神氣也”,故心藏神,因此睡眠的正常與否與心有直接關系。外邪及五臟失和直接或間接令心的功能失調,氣血失常,引起心神不安均可致失眠。因此后人多認為失眠的病位在心。心火亢盛、痰火擾心可直接擾亂心神而影響睡眠。

然而五臟相關,他臟之病亦可直接或間接影響氣血,影響心神而引起失眠。肺為華蓋,主氣司呼吸,主司一身之氣,“肺朝百脈”,肺病則百脈失調,從而影響機體氣血運行,亦會引起失眠,臨床上可見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日間昏昏入睡,夜間興奮不安與中醫的氣血運行失常,營衛失常而不能正常睡眠十分契合。中焦脾胃與營衛氣血有著密切關系?!鹅`樞·營衛生會》“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又云“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統血,脾胃虛弱,氣血乏源,血液運行失常,心神失養而可見睡眠不深,易醒等表現。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居中焦,為一身氣機正常運行的關鍵所在,脾胃氣機失常,則一身氣機升降失常,“氣為血之帥”從而亦影響氣血運行,進而影響睡眠,故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論。肝主藏血,主疏泄條達,對人體的氣機有調和作用,對人體的血液有貯藏和調節的作用,因此對人體的氣血運行亦起了重要的樞紐作用。肝藏魂,《靈樞·本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魂與神是相伴相隨的,而“魂”正常的物質基礎是肝藏血功能的正常[3]。因此肝藏血功能不足時魂亦失去其所依附,而出現臥眠不安等狀態。腎屬水,心屬火,水火既濟方可陰陽協調,從而氣血方能正常運行,若腎水不能上濟于心,則會心火獨亢,氣血失常,而心神不安出現失眠。

3 從五臟相關論治失眠

五臟相關,五臟功能失調均可直接或間接累及“心”,引起氣血運行失常,從而引起失眠。因此治療失眠,在針對不同病證處方時,往往需兼顧氣血。具有“養血安神”之用的“酸棗仁湯”其重用酸棗仁以養血安神,并佐以“血中之氣藥”川芎,使補而不滯,氣血運行通暢。而具有治療失眠作用的朱砂安神丸、珍珠母丸、天王補心丹等藥亦莫不與氣血相關。

五臟相關,五臟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治療起來需細細推敲。正如張仲景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提示我們治療一臟之病當注意兼顧他臟,因此治療失眠,調心的基礎上要兼顧他臟,并注意邪氣有無,虛實錯雜等癥結,而細細調理,最終氣血運行正常,營衛相合而眠[4]。針對五臟失調所致的失眠治療,陳士鐸為后世做了表率,引我們深思。在其《辨證錄·不寐門》中提出“心腎不交”,認為“心原屬火,過于熱則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腎;腎原屬水,過于寒則水沉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矣”而治以“上下兩濟丹”,其以黃連瀉心火,予肉桂以溫腎陽,并予熟地、山萸以補腎,取"陰中求陽"之意,防過熱耗陰而陽無所給,并予人參、白術補益脾胃助中焦運化以調和上下之氣血[5]。其方可謂精妙。陳亦認為肝郁所致失眠,與心腎密切相關,“氣郁日久,則肝氣不舒,肝氣不舒,肝氣不舒,則肝血必耗,肝血既耗,則木中之血,上不能潤于心,而下必取給予腎”,從而提出“潤燥交心湯”,該方以白芍、當歸補肝血,柴胡、菖蒲解肝郁,熟地以補腎水,玄參以瀉心火兼養陰,雖為肝郁所致失眠,治兼心腎,不得不嘆陳士鐸治失眠之“用心良苦”!

綜上所述,治療失眠,使人體氣血、營衛運行正常為根本目的,而調理五臟為基本手段,作為一名中醫大夫,不能一見失眠只能一味調心,單純補氣、補血,要補中有通,五臟兼治,方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參考文獻:

[1]王笑瑩,張世鷹,舒華,等.陳新宇教授運用"五臟整體觀"治療咳嗽臨床經驗舉隅[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3):49-52.

[2]張娜,姚璇,孔煜榮,等.從"四時五臟陰陽"整體觀思想探討四物湯治療血證的機理[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9(5):360-363.

[3]蔣建云,王東梅.《內經》咳嗽病因病機探討[J].四川中醫,2002,20(12):13-14.

[4]黃兆銘.從臨床實踐看中醫整體觀的重要性[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3):277-278.

[5]Evan M, Bloch,Robert L,et al. The impac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on obstetric hemorrhage and blood transfusion in South Africa[J].Transfusion,2015,55(7):1676-1684.

編輯/翟辰萬

猜你喜歡
失眠論治
從“腎毒”論治慢性腎臟病
從肝郁論治失眠
從“風盛則癢”思想論治肛門瘙癢癥
帥燾運用加味酸棗仁湯治療失眠150例臨床觀察
淺析圍絕經期婦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護理
從“風”與“血”論治月經疹
“三因制宜”論治男科病理論探討
中醫論治老年顫證的臨床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