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企業管理模式研究最新進展及啟示

2017-03-21 16:16李露露
中國集體經濟 2017年7期
關鍵詞:企業管理模式現代企業進展

李露露

摘要:文章通過梳理國內外優秀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對比了美國、日本及東南亞典型的企業管理模式的價值維度及研究類型,回顧了管理理論的發展脈絡,總結了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認為我國企業應從管理理念上做出轉變,自覺守法、增強憂患意識、實施靈活多樣的彈性化管理,建立屬于本企業獨特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

關鍵詞:現代企業;企業管理模式;研究;進展

一、引言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市場經濟上的競爭愈演愈烈,市場資源逐漸向優勢企業靠攏,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變得舉足輕重。企業管理模式在市場經濟中占據不可忽視的位置,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否在競爭中獲勝。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經濟改革,企業管理從微觀管理調控轉變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間接性宏觀調控,這一轉變促使企業管理模式出現新的變化。另一個引人注意的方面就是全球化帶來的影響,這導致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有的市場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成為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通過對近幾年國內外企業管理模式相關文獻的研究和梳理,結合學者們分別從組織結構、企業戰略、企業文化、企業社會責任等不同方面對企業管理模式所展開的分析,其研究成果對不同企業規模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同時對企業管理模式未來發展方向有一定指導意義。

二、管理模式概述

21世紀,企業的數量伴隨社會快速發展而呈現了指數級的增長,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而市場環境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的戰略選擇又進一步確定了企業的管理模式,企業管理模式的好壞又直接影響了企業績效。

早在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強調了勞動分工的重要性,這使得企業的生產率大大提高。隨著產業革命的開始,機械力逐漸代替了人力,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也減少了成本。在這些歷史背景下,管理理論也在不斷創新。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1911)從改進操作工人的效率和效果的角度考察了管理。隨后法約爾(20世紀早期)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論重在關注組織的整體以及如何使整個組織更有效。還有一些研究者強調組織中人的行為,主要是梅奧(1932)所提出的“經濟人”的說法,在企業管理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現代,出現了定量管理理論、管理理論叢林理論、系統管理理論、戰略管理理論、權變理論、企業再造與學習型組織理論等等。

通過閱讀文獻發現,國外關于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多發生在那些經營績效優秀的企業當中,對它們成功的要素進行深入剖析,形成了諸如美國企業管理模式、日本企業管理模式等等,而并沒有關注在“管理模式”的學術定義上。

如表1所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企業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個人為主的制度管理,他們將人看作是自私自利的客體,為此將人的這種行為與企業管理相結合,從而形成了目前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表現為三點,其一,強調個人本身的創造價值;其二,以崗位分析和工作分析相結合的績效考核為標準,將其與薪酬體系相聯系,通過對崗位和工作的分析,更好的進行人力和資源的配置;其三,將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這種分權的領導方式有利于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工作,但這種模式下存在的弊端主要是企業中員工的關系不穩定,對企業的忠誠度不高,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從而增加人工成本。

相對于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日本企業的管理模式是一種以團體為主,注重人本管理,從而形成了群體本位主義,使團隊成員更有效的進行合作的一種經營模式。該種模式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該模式以人為中心,使企業獲得了凝聚力,這種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存和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同時日本企業結合工會制度、終身雇傭制度、年功序列制度以及現場管理這四個制度,不斷地完善人本管理,進一步促進企業團隊的合作,鼓勵全員參與;另一個方面,該模式是結合日本的基本國情而探索出來的,體現了該民族的歷史及文化,同時在某些方面接受政府的干預和指導,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企業管理模式。

以東南亞企業管理模式為代表的企業往往是由一個家族掌控著,這樣的企業中CEO大多是一家之主,擁有絕對的領導權,但是不考慮權力責任限制。該種模式和美國在權力管理上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將經營權與所有權集中在家族手中,家族的利益是企業最在乎的。這種企業的只要籌集資金的渠道是貸款或者向家族企業所籌集的私人財產,由于這種管理模式帶有濃厚的親情色彩,為此,很難做到公平公正,從而會引發很多內部問題,不利于人才的發展。

過去在西方國家,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實際案例研究為導向的,并不是以學術為導向的,尤其注重比較美國、日本企業管理模式的重大差異,使得比較管理理論得到了充分發展,但在近幾年中,我國學者開始接受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比較重視概念上的界定。

李眾將企業管理模式定義為一種管理制度體系,該種體系是以一定的管理思想為指導,結合現實中的環境而形成的。這種想法和日本的管理模式相類似。錢顏文等學者認為,管理模式是一定環境下結合企業的各種資源而形成的一種標準形式,認為該標準形式可以被參照和借用。李勝馨(2005)從資源配置上來定義管理模式,認為它是將企業中的各種資源高質量低成本的轉化成市場所需的各種服務和產品。

盡管各個學者對企業管理模式的定義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是可以從中概況出一些基本特征:包含著一系列的管理理論、思想、方法;特定環境下的選擇與組合;以實現企業利益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它的產生依賴于管理實踐的發展和完善。

三、企業管理模式模型研究

著名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認為世界上并不存在著唯一一種普遍適用的組織設計,每一個企業必須圍繞適合于它的使命和戰略的主要任務來進行設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麥肯錫公司提出的7S模型,包括結構、制度、風格、員工、技能、戰略、共同愿景這7大影響因素,而我國學者盧啟程等進一步將企業管理模式各要素劃分為支撐要素和結構要素,其中支撐要素主要是產品和服務、企業的目標及客戶、員工三個方面;結構要素主要是五個方面:管理體制和組織模式、管理技術、決策及領導模式、產權制度、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然而對于在具體要素選擇上又有一定的差異,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企業管理模式的類型也各有千秋。下面介紹幾種最新研究的管理模式。如表2所示。

在社會不斷發展中,企業家們逐漸意識到社會責任是企業長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企業社會責任已經作為了一種經營戰略被廣大企業所應用,這種管理模式研究也在不斷創新。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西方管理學家認識文化差異是造就日本經濟奇跡與日本企業競爭力背后的原因,為此企業文化、組織結構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出現了文化管理的一種新型模式。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發展過程呈動態化趨勢,我國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正處于探索與形成階段,不同因素對企業管理模式的影響程度及效果都不同,下面將分析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及其相關特征。

四、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創新趨勢

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管理模式之間的競爭”。當今世界經濟形勢下,“競爭”“創新”這幾個字對一個企業的生存和長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目前,現代企業管理的模式多種多樣,發展趨勢也逐漸明朗,無論在管理思想上還是在管理行為上都發生著變化。歸納起來,現代管理模式的新趨勢總結如下:

首先,“以人為本”的激勵模式。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中最匱乏的往往不是資金和機器設備,而是高素質的人才。通過上述對日、美的管理模式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管理思想都是以人為本。日式主要從人的集體協作的角度出發,偏重于集體合作的發展,而美式則以個人為根本出發點,更偏重于個人的發展。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都離不開以人為中心,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通過雙因素理論,我們知道通過激勵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所以將以人為本的思想和激勵手段結合起來的管理模式可以調動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造性,以此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及合理配置。

其次,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在當今社會,如果一味地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忽略社會責任,可能導致企業道德敗壞,甚至違法經營。為此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這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強調企業本質上是各個利益相關平臺相互合作,創造社會價值的平臺,而不是單純的以個人利益為主,目前很多企業一直貫徹著這個理念。例如,諾維信公司指出 “強大的社會行為可以幫助我們贏得‘人才之戰、品牌價值、社會責任投資、客戶要求”。由此可見,一個企業要想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既要在經營理念上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觀,還要堅持重視社會責任,關注經濟與自然的全面協調,創造社會和諧。

再者,以競爭為核心的決策戰略模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解決問題要慎重思考,三思而后行,一旦犯錯,就可能是無法彌補的大錯,使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例如,“三株集團”和“秦池酒”,都曾經創造了中國企業銷售史上的奇跡,但由于企業決策不當導致企業陷入深淵,為此,一個企業的戰略決策至關重要。在新的企業管理模式下,決策必須是進行多角度多因素分析、多方案比較后再擇優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決策不能只由經驗或者領導個人意志決定,而應在動態、多元、系統環境下得出。

最后,彈性化的組織模式。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企業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新科技革命對企業的經營與管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管理的彈性和適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來,國內外經常發生企業重組,像美團和大眾的合并一樣,從以前的競爭對手變成如今的“一家親”,為了使兩個平臺更好的合作,組織結構及管理模式就要更加靈活,要由原來單一的垂直化發展向扁平化方向轉變,所以彈性化的組織模式在企業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多,權變觀念也很突出,即管理模式沒有一塵不變的,也沒有四海皆用的,必須要隨機應變,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論的。

綜上所述,“競爭”與“創新”一直是這個時代的市場主題,四種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新趨勢都體現出企業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也體現出企業家的管理思想及管理行為都在發生變化,這也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

五、對企業未來管理模式發展的幾點思考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經濟的全球化,市場上的競爭異常激烈,為此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式至關重要,通過上述對管理模式的分析及歸納,下面對企業未來管理模式的發展提出幾點啟示:

第一,管理思想上的轉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管理問題的認識也在逐漸加強。人本理念、團結合作、權變觀念等管理思想在企業中越來越突出,只有企業領導者將這種思想扎根與腦海之中,設身處地的為員工著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員工一起團結合作才能使企業真正意義上的發展起來,并且形成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

第二,自覺遵守法律,加強責任意識。在如今這個法治的社會里,遵紀守法是企業長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準,包括依法納稅、依法排污治污、保障職工資等等。依法排污治污,要求企業在發展自身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有社會良心;保障職工工資,要求給職工正常待遇,為此企業的管理模式要建立在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基礎上,這樣才可能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第三,要增強憂患意識,時刻把握市場競爭變化的規律。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就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同時還要有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大量的實踐證明,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可以幫助企業掌握未來市場變化的規律,從而做出相對應的戰略決策,以此引導消費者的消費趨向,取得好的經濟效益,贏得市場。

第四,實施靈活多樣的彈性化管理?,F在的企業中大多呈現出多樣化,包括年齡上的多樣化、地域性的差別化以及種族上的多樣化等。在擁有多樣化人才的企業中,如果用單一的管理方式,或許會大大的降低生產效率以及企業績效;相反,如果運用彈性化的管理,不同年齡的員工分配適合他們的工作,做到因人設崗,因事設人,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以此來提高企業的做事效率。

綜上所述,企業未來的管理模式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為此企業管理者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在管理思想也要有所轉變,做到與時俱進;同時要遵紀守法,發展要以社會和國家利益為重,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當然,在企業有所成就時不要驕傲自滿,要時刻“生于憂患”,把握市場的發展規律,這樣才不至于在競爭中淘汰;最后就是在面對多樣化的員工時,企業的管理方式要靈活多樣,切勿墨守成規。除此之外,企業還要不斷創新,建立屬于自己企業獨特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

參考文獻:

[1]高秀蘭.中外企業管理模式比較研究[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15(10).

[2]李昆.中國式企業管理模式創建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09(07).

[3]錢顏文,孫林巖.論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的演進[J].管理工程學報,2005(02).

[4]葉國燦.從管理理論演進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趨勢[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02).

[5]盧啟程.企業管理模式的理論與發展研究[J].時代經貿,2006(45).

[6]曹蘇,龔國鈞.關于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8(02).

[7]解祥華.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管理模式創新[J].企業經濟,2006(12).

[8]李偉陽,肖紅軍.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新的企業管理模式[J].中國工業經濟,2010(01).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企業管理模式現代企業進展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1990年以來我國八段錦研究的進展、熱點與前沿
2020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新的企業管理模式解析
企業管理模式的時代轉變因素與相關理念的思考
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探討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4期)2008-03-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