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規范農機合作社安全生產的有效措施

2017-03-22 13:05孟凡華
農業與技術 2017年3期
關鍵詞:安全生產措施

孟凡華

摘 要:針對農機合作社快速發展引發的安全問題,全方位闡述如何有效規范農機合作社安全生產,以推動農機安全生產工作。

關鍵詞:農機合作社;安全生產;措施

中圖分類號: F27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23

1 關于農機合作社

近年來,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落實,各地農業機械擁有量持續增長,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的提高,使農機化事業步入持續、快速發展的“快車道”,農機合作社的出現和發展是農機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也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購機的主力軍。合作社快速發展的同時,隨之產生的農機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安全生產對農機合作社本身來說意義重大。針對阜新地區農機合作社的數量逐年增加,合作社大量購置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等各類農業機械直接用于農業生產,車多、機具多、作業量大的客觀情況,為有效遏制農機事故的發生,使合作社能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確保安全生產,農機合作社應成為農機安全生產重點監管對象。農機安全生產部門應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對農機專業合作社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和指導,使農機合作社安全監管常態化,形成規范與發展同步,以推動本區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整體提升。

2 規范農機合作社安全生產的具體措施

2.1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行業監管主導作用

農機部門成立農機安全領導小組,落實安全責任制,把農機合作社作為農機安全監管的重點對象來抓,嚴格遵循“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加大對農機合作社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力度,并制定農機合作社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不定期深入各農機合作社檢查以國家重點補貼機械為主的,如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道路運輸機械為重點的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從切實提高農機安全技術性能入手,嚴把安全技術檢驗關,嚴格執行檢驗標準,對不按要求配置的,限期整改到位,杜絕帶病機械投入作業,確保農業機械能夠安全投入生產。工作中要做到與創建“平安農機”活動相結合、與安全教育相結合、與提高農機監理執法水平和服務能力相結合、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結合。

通過開展主動服務、建立農機合作社安全聯絡制度,加強與合作社聯系和針對性指導。領導小組通過安全聯絡制度,及時了解合作社農機安全生產動態狀況,并根據各農機合作社發展現狀分別進行工作指導,采取與合作社成員座談、與服務對象面對面交流,分析問題、分析現狀,聽取大家對隱患排查、牌證管理、安全宣傳等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協調解決合作社安全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開展主動服務,為農機合作社提供及時有效的政策信息、市場信息、技術信息、安全生產信息等服務,既簡化辦事程序,又節省農機合作社成員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能有效促進他們的市場意識、安全意識。

2.2 協助農機合作社加強管理制度建設

不斷構建、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合作社安全管理工作持續有效,提高安全生產水平,達到科學預防和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目的。一個好的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規章制度,管理混亂、思想不統一、目標不明確等問題都是影響合作社發展的主要原因,實例也客觀存在,大多數合作社或多或少存在以上問題,只有健全和完善合作社的各項管理制度,達到社員之間思想統一、責任明確、才能促進和提高農機安全生產。農機部門應加大行政指導力度,積極協助農機合作社建立完善的農機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健全相關管理臺賬資料,指導農機合作社組織負責人建立健全農機安全操作規程及日常管理條例,包括將所有規章制度制成宣傳板懸掛上墻、建立機具日常使用維修保養、油料機具庫房存放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檢查、安全教育、隱患治理等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社員、機具使用、維修記錄等農機安全生產基礎性臺賬資料的管理,并督促農機合作社嚴格遵照執行,另外,農機部門還要成立檢查組不定期檢查合作社的安全制度是否上墻,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機具是否按時參加檢驗,臺帳制做是否達標和機械技術操作考察等,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幫助農機合作社逐步形成安全生產內部管理長效機制,夯實合作社安全管理工作基礎。

2.3 強化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責任意識

可以有效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農機安全監管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要明確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為著力提升負責人法律法規水準,支持農機監理部門安全監管工作,應組織培訓班對負責人進行培訓指導,使他們深刻了解、掌握安全生產法法律法規知識,要有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同時引導負責人主動履行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提高合作社應急管理水平,和農機安全生產部門上下聯動,確保全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安全生產無事故。

2.4 倡導安全文化

強化宣傳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宣傳和培訓相輔相成,可有效提高合作社成員安全責任意識。

組織農機安全宣傳人員在農閑時節深入到農機合作社進行農機法律法規及農機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努力將農機合作社建成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訓練營”。動員社員學習安全知識,向合作社成員發放安全作業資料、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臺、手機信息、宣傳欄、標語、橫幅等拓展宣傳廣度,普及農機安全法規知識,引導合作社成員正確理解、積極參與,廣泛支持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形成人人講安全、個個重安全的良好安全生產氛圍,通過針對性地對機手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播放警示教育片,講解典型事故案例和農機安全知識,增強機手的安全意識,促使他們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嚴格按照農機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定期組織社員參加農機安全生產培訓班,從源頭上消除農機安全隱患。合作社社員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安全生產意識淡薄,而造成農機安全事故的多數原因是由于機手不參加系統的技術培訓和訓練,技術差,忽視對機械的維修保養,作業時不按操作規程操作導致的。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接受農機安全知識教育培訓,應結合當前農機安全生產形勢,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針對農機手易忽略的農機使用與維修安全技術、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要緊扣農機實用安全操作技術,分類進行維修技術、安全法規和操作技能、農機維護和保養的培訓,保障機械的技術狀態和維修質量,加強合作社成員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提高農機安全生產系數,確保農機安全作業無故障,降低農機安全生產風險,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通過定期組織農機安全生產培訓有助于提升合作社成員從事農機作業的素養,提高農機專業合作社業機械入戶登記、上牌證、檢審率和參加年檢的自覺性,駕駛操作人員的持證率也有所提高,無證駕駛、違法載人、無照行駛、酒后駕車、超速行駛等嚴重違章行為顯著減少。

2.5 加強對農機專業合作社機具的管理

組織開展農機合作社農機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全方位排查安全隱患,確保農機生產安全。以服務促安全,農機安全生產工作人員采取主動上門服務的形式,嚴格按照《農業機械實地安全檢驗辦法》等相關要求,對農機合作社農業車輛進行安全隱患排查,要求被檢車輛必須“見人、見車、見證、見牌”,合格車輛發放統一合格標志,對于排查出來不合格的機械進行標識,并制訂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督促落實,防止有嚴重隱患的拖拉機上路行駛和作業,消除農機安全隱患。同時主動為農機專業合作社新購置的農業機械辦理掛牌、年檢、辦證等業務,方便了社員,又保證了合作社機手持證率、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掛牌率、年檢率,提高農機“三率”水平;工作人員要對各農機合作社機庫、設施裝備、維修站點等場所進行農機安全檢查,通過現場對接技術培訓,指導社員對農機具進行安全性能檢查、維修和保養,以滿足合作社對新農機具操作及維修技術的要求。

猜你喜歡
安全生產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20條穩外資措施將出臺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