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慶縣早熟油菜高產栽培初探

2017-03-22 02:03衛玉瓊彭鳳梅
農業與技術 2017年3期
關鍵詞:高產栽培初探

衛玉瓊+彭鳳梅

摘 要:為研究不同種植方式下早熟油菜的產量和效益,采用2種種植方式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應用精播壯苗、精栽增密、精細管理“三精”栽培技術種植早熟油菜,平均單產、純收入均比免耕直播早熟油菜高,“三精”栽培平均產量321.4kg/667m2,免耕直播242.5kg/667m2;“三精”栽培純收入974.7元/667m2,比免耕直播平均增加213.7 元/667m2,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可進一步示范推廣。

關鍵詞:鳳慶縣:早熟油菜 ;高產栽培;初探

中圖分類號:S63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42

中國是世界油菜籽主產國之一,面積和產量均占世界首位,接近世界1/3,近年來全國油菜生產現狀是種植面積擴大,種植速度比單產提高速度快,栽培種植水平迅速提高,油菜品種改良得到突破性進展[1]。發展油菜產業是實現糧油兼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作為云南冬季主要作物和食用植物油,云南油菜常年種植面積為15萬hm2左右,是全國油菜主產省份之一。全省共有100余縣(市、區)種植油菜,以芥菜型和甘藍型為主,主推品種有云油雜系列、花油系列、德油早1號、臨油1號等[2]。云南油菜生產受自然災害因素影響,經歷了2個階段2008—2010年下降期,單產年均降幅24.6%;2011—2013年回升期,單產年均增長26.1%。從整體來看,2008—2013年單產水平呈增長態勢,且逐年增加,為全國年均增長水平0.88%超湖北、四川等油菜生產大省[3-4]。

長期以來油菜作為鳳慶縣主要經濟作物,在農業產業結構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常年種植面積2000~2600hm2,2015年種植面積2656.7hm2,占夏收農作物總面積的9.6%。由于受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的制約,種植技術水平落后,管理粗放,在種植方式上仍舊以免耕種植為主,油菜綜合生產力不高,油菜籽產量低[5]。截止2015年末,全縣油菜籽平均單產僅66kg。采取合理配套的栽培技術措施是提高油菜產量和效益的關鍵,“三精”栽培即:精播壯苗、精栽增密、精細管理,是臨滄市農科所經過多年在不同氣候海拔、不同環境條件下通過對比試驗,總結提出的一種優質早熟油菜高產高效集成栽培技術。2013年在臨翔區示范推廣后,經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王漢中研究員和一批國內同行專家實地測產,66667m2油菜理論產量316.2kg/667m2,較非示范區平均產量254.5kg/667m2增產24.2%,達秋播早熟油菜栽培國內領先水平[6]。為進一步提高鳳慶油菜種植技術水平,實現油菜生產最大效益,通過“三精”栽培示范與免耕直播早熟油菜的經濟性狀、產量、經濟效益進行高產栽培對比分析,為全縣油菜高產高效集成栽培提供技術支撐和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油菜品種

選用由云南省農業廳審定臨滄市農科所選育的“臨油1號”雜交油菜品種,該品種具有分枝多、結莢多、千粒重高,適應性廣的特點。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位于鳳慶縣勐佑鎮勐佑村河西小組、白果園小組、大森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平均海拔1480m,年平均氣溫16.6℃,年降雨量1000~1360mm,相對濕度73%,年日照時數2300~2390h,無霜期290~320d,

土壤中等以上肥力,四周排灌方便,是發展油菜產業的適宜區。

1.3 試驗設計

1.3.1 “三精”栽培

運用“精播壯苗、精栽增密、精細管理”的栽培技術進行育苗移栽,苗床與大田比例1:8,大田用種量0.1kg/667m2,示范面積6670m2。

1.3.2 免耕直播

前茬作物收獲后噴施除草劑,直接進行免耕撒播油菜,用種量0.5kg/667m2,示范面積6670m2。

油菜成熟后,在不同栽培方式示范片中,分別選抽好、中、差各一塊進行實際測產,并采用對角線3點取樣,每個樣點隨機取10株,進行室內經濟性狀考察。

1.4 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在同等水肥土壤條件下,采取2種不同種植方式,播種前均統一曬種1~2d,用種子重量0.2%~0.3%的多菌靈拌種,提高種子發芽率并預防苗期病蟲害。統一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按照“足施底肥、重施苗肥、巧施 薹 肥”的 原 則 施 肥?!叭痹耘嘀攸c以育苗移栽為核心,免耕直播重點以中耕管理為核心。

1.4.1 “三精”栽培突出3個技術環節即:精播壯苗、精栽增密、精細管理

1.4.1.1 精播壯苗

2015年9月30日育苗,苗床在播種前機械耕耙,人工開墑,墑寬2m,做到表土細碎,墑面平整,施用尿素5kg/667m2,鈣鎂磷肥40kg/667m2、硼肥1kg/667m2做種肥 ,每667m2苗床播種量1kg/667m2。做到均勻撒播,播種后輕蓋土,保證出苗,并噴施精喹草克防治雜草,出苗后10d追施尿素3kg/667m2,保證苗齊苗壯,苗齡25~35d移栽,移栽時間10月29日。

1.4.1.2 精栽增密

移栽前大田機耕、機耙2次,做到土塊細碎,地面平整。田塊四周挖溝便于排灌。移栽時每667m2施油菜專用肥40kg/667m2,占總用量的80%,鈣鎂磷40kg/667m2,占總用量的80%,尿素5kg/667m2,占總用量的10%,硼肥2kg/667m2作底肥。移栽前一天苗床灌水便于起苗,移栽時做到拔苗不傷葉、少傷根,帶土移栽,不栽隔夜苗,大、小苗分別移栽,并保證根和根頸入土,壓實根際土壤,達到根土緊密接觸,苗正根直,栽后潑澆定根水,保證活棵,實行分行打塘移栽,行寬50cm,塘距30cm,每塘栽2株,株距15cm,保證密度8500~9000株/667m2。

1.4.1.3 精細管理

移栽后3~5d查缺補塘,保證齊苗壯苗成活后使用1次“精禾草克”防除雜草,用量30mL/667m2。移栽后13~15d進行第1次追肥,施尿素10kg/667m2,占總量20%;栽后25~30d對弱苗追施一次氮肥,施尿素3~5kg/667m2;油菜苔高10~15 cm時進行中耕培土,培土高10~15cm,結合中耕培土進行第3次追肥,施尿素20~25kg/667m2、鈣鎂磷10kg/667m2、20%油菜專用肥10kg/667m2。由于今年降雨較多,未進行人工灌水。蚜蟲防控:油菜進入團棵期到初花期,每667m2插黃板10塊,誘殺有翅蚜,進入花期后,當有蚜株率達5%(零星發生)時,使用吡蟲啉噴霧防治;適時收獲:70%油菜角果呈蠟黃色時開始收割。

1.4.2 免耕直播就是前茬作物收獲后噴施除草劑,直接進行免耕撒播油菜

1.4.2.1 播種時間

2015年11月5日,稻茬田免耕直播油菜要求播期要適當,播期過早,容易造成早薹、早衰或霜凍,過遲也容易造成遲發減收,一般在田間水層自然落干呈濕潤狀態、使用除草劑15d以后即可播種。

1.4.2.2 肥水管理

667m2施農家肥2000kg或沼汽水20~30擔,加油菜專用復合肥50~60kg/667m2,氯化鉀7.5~10kg/667m2,硼砂2kg/667m2。在播種、施肥以及開好墑溝后,及時通過墑溝浸灌1次水,確保一次播種全苗,以后每隔15~20d灌水1次;雨量較多時要清溝排漬,保證排溝水、濾墑水,降低田間濕度,促進油菜苗正常生長。

1.4.2.3 苗期除草

油菜苗田長出雜草后,在雜草1~2葉時用10.8%高效蓋草能30mL/667m2兌水 45kg/667m2或用12.5%唏禾啶60~80mL/667m2兌水40~50kg/667m2及時噴霧防除,油菜封行前如果雜草較多,再防除1~2次。

1.4.2.4 間苗定苗

在油菜1~2葉期開始間苗,做到苗不擠苗;3~4葉期第2次間苗,做到葉不搭葉;4~5葉期根據密度定苗,控制在1.5~2萬株/667m2。結合定苗,抓好查苗補缺工作。

1.4.2.5 其它管理措施

病蟲害防治等其他管理措施與“三精”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表現

試驗示范區于2015年9月29日—10月3日播種,10月29日—11月5日移栽, 4月10—15日成熟,全生育期190~195d,比免耕種植方式生育期長15d。

2.2 經濟性狀

2.2.1 種植密度

“三精”栽培實際平均為10093株/667m2;免耕種植油菜實際55504株/667m2,是“三精”種植的5.5倍。

2.2.2 株高

“三精”栽培平均株高189.4cm;免耕種植平均株高163cm。

2.2.3 分枝情況

“三精”栽培分枝位高74cm,分枝個數10.8個,其中一次分枝6.8個;免耕種植分枝位高59cm,分枝個數1.96個,其中一次分枝1.87個?!叭痹耘喾种ξ贿m中,一次分枝多于免耕種植。

2.2.4 產量結構

2.2.4.1 角果及籽粒數

油菜“三精”栽培與免耕種植方式結角密度差別不大,平均1.2cm/角;“三精”栽培單株有效角果數376.4個,是免耕種植油菜58.7個的6.4倍;“三精”栽培角粒數26粒,比免耕種植油菜的23粒多3粒。

2.2.4.2 產量

按《農業部油菜高產創建測產方法》進行測產。

2種不同種植方式的產量結果表明,“三精”栽培產量平均321.4kg/667m2,比免耕種植242.5kg/667m2增78.9kg/667m2,增幅32.5%,不同的種植方式產量極其顯著。

2.3 經濟效益分析

鳳慶縣油菜“三精”栽培、免耕種植2種種植方式投入與產出情況見表3《油菜高產栽培效益分析表》。

從表中看出,在成本投入條件差別不大的情況下,不同的種植方式,所獲得的產量和收益差別是明顯的[7]。

3 結論與討論

油菜“三精”栽培、免耕直播不同種植方式的產量結果表明,“三精”栽培產量平均321.4kg/667m2,免耕直播242.5kg/667m2,“三精”栽培純收益974.7元/667m2,免耕直播純收益760.75元/m2,不同的種植方式產量和收益極其顯著,在實際生產中應積極推廣。

油菜“三精”技術栽植密度為7000~11000株/667m2,根據測產結果,密度11000株/667m2產量最高。建議栽植密度應按當地氣候條件及品種而定,適當增密,其中,中、高桿品種10000~12000株/667m2為宜,矮桿品種13000~15000株/667m2為宜。

適當調整播種節令,由于當地有霜期長達60~80d,霜期多出現在12月中旬—2月上旬,若播種過早,油菜在有霜期開花結莢,受凍害風險大。建議在10月中旬播種較為適宜。

因氣候海拔差異,在推廣“三精”栽培技術時,各地要因地制宜,選擇適時播種節令。

參考文獻

[1]張登輝.我國油菜生產現狀,陜西優質油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11):5-6.

[2]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統計年鑒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156-158.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年鑒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196-200.

[4]曾健國,吳進明,李金曉.云南省油菜產業發展探析[J].作物研究,2014,4(28):407.

[5]吳進明,賀斌.臨滄市油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 現代 農業科技,2014,11(2):71.

[6] 包麗瓊,李學智,賀斌,陳寶良.臨翔區油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集成與應用[J].云南農業科技, 2012(4):27-28.

[7]侯再芬,楊天翠,梁國太,馬寧.稻田油菜免耕栽陪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比較 [J].耕作與栽培,2016,4(3):6-7.

作者簡介:衛玉瓊(976-),女,臨滄臨翔區人,農藝師,臨滄市鳳慶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主要從事農業推廣技術方面工作;彭風梅(1972-),云南人,現任云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高級實驗師。

猜你喜歡
高產栽培初探
學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權利保護思路初探
煙基項目管護模式初探
分層、過濾、循環教學法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