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雜交大豆高產種植方式及合理群體結構

2017-03-22 19:46衛一超李建軍翟義英張瑞軍
農業與技術 2017年3期

衛一超+李建軍+翟義英++張瑞軍

摘 要:經過多年實驗與研究發現,通過改變種植行距與密度可以有效保證雜交大豆種植密度的合理化,使其群體透光性、空間分布以及葉面大小得到改善,保證光源的合理利用實現光合作用,達到增加產量的目的。

關鍵詞:雜交大豆;高產種植方式;合理群體結構

中圖分類號:S565.1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33

糧食安全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大豆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而我國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市場需求,主要原因是我國大豆單產成本高,播種面積少,在種植方式和技術上相對落后。而雜交技術作為增產的關鍵方式,大豆雜交需要的專業性比較高,同時也需要多領域以及多科目的共同協作,這樣才能增產,滿足市場對雜交大豆質量與數量的需求。

1 材料與方法

選擇山西晉中實驗基地開展雜交大豆種植實驗,土壤為褐土,肥力中等;全N的含量為1.30g/kg、速效K含量為169.0mg/kg、速效P含量為19.6g/kg,含有11.4g/kg有機質,pH值為7.10。選擇優勢豆3號(實驗型),生育期為115d,年生平均溫度在9.7℃以上,亞有限結莢習性;前茬種植作物為玉米。該地區年平均降水量是440.7mm。確定4種種植密度范圍:20×104株/hm2;28×104株/hm2;36×104株/hm2;41×104株/hm2。

測試科目與方式:設定冠層結構指標,通過便攜式光葉面積測定儀測定葉面積指數;通過冠層結構分析器對葉面層致××密度、冠層平均葉傾角以及消光進行測量。操作方法為:在試驗田中,通過魚眼鏡頭拍攝冠層結構,然后再通過專業計算機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最后得出結論。在實驗完成之后總結并分析總產、單產、群體結構。

2 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并分析種植方式結果

對于雜交大豆的種植研究中,普遍認為其產量的重要影響因素為葉面積指數。傳統理論表示,高密度種植利于植物冠層對光源的截獲,但據本次實驗發現,對于雜交大豆而言,其葉面積指數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一旦超出限定范圍則會使本株植物下層采光、通風受到影響,削弱種群光合作用,影響作物產量。通過反復實驗研究確定了雜交大豆合理的葉面積指數:當雜交大豆的葉面積指數小于3.64時,則可以使其經濟能力和群光合勢增加,相反如果葉面積指數大于3.64,則無法滿足冠層下層的截光需求,由此可見,雜交大豆的窄行密植最有效的葉面積分布為36×104株/hm2。最大的群體葉面積指數出現在20~30cm高的位置,數值為1.21,且在整個層面平均分布。如果群體密度過小或過大,如每公頃20×104株、41×104株,則種群葉面積指數最高值也會隨之上升,通常出現在30~40cm高的位置,整個層面分布不規則,因此實驗顯示在雜交大豆種植中,窄行密植的種植方式可以使其葉片密集率深度縮減,冠層分布及其外形得到改善,大豆采光效能提升。鼓粒期雜交大豆的群體冠層中葉面積指數如表1所示。

2.2 研究并分析對群體結構影響

群體結構主要是指作物群體的分布、大小、長相、長勢以及葉色、動態變化與當地環境條件、作物本身特性相適應,同時可以確保群體穩健合理以及各個個體健壯發育,群體具備良好的通風透光性,充分利用光能以提升作物產量。

研究數據顯示,通過窄行密植的方式能夠統一雜交大豆的整體產量與個體生長。通過儀器測量數據顯示,在結莢期最能體現種植密度在內部分解養分、光合作用等方面上的合理性。窄行密植的方式具備以下特點:作物葉面積分布得到充分分配。葉面容積率降低,對各類光源養分相互流動有促進作用,為個體生長提供支持,保證總體產量增加;消光系數是冠層分布的又一衡量因素,消光系數能夠展示出垂直光照下作物的敏感程度。不同種植密度下冠層消光系數、葉面積指數以及傾角之間的關系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知,當種植密度為36×104株/hm2時,冠層中雜交大豆的消光系數與光截獲量分布比較合理;當種植密度為20×104株/hm2時,消光系數明顯偏低,冠層底部有較多的光漏出;當種植密度為41×104株/hm2時,降低了下層光截獲量,僅為7.4%,與為20×104株/hm2相比降低8.8%,與36×104株/hm2相比降低6.2%。由此可見,種植密度過小或過大都會影響冠層下部對光源的利用效率,進而使光合作用降低,對雜交大豆的結莢與生長十分不利。

另外,葉傾角通常是指水平面與葉面之間的夾角,其數值也與株型合理性息息相關。葉傾角會受到生長期、種植密度以及土壤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從表2中可知,葉傾角隨之種植密度變化而變化,其中以種植密度為36×104/hm2株較為合理,葉面傾斜角度合理,說明其形狀也比較挺拔有力,對冠層下部的采光與通風有促進作用。而種植密度為41×104株/hm2的葉傾角明顯不足,其主要原因為植株生長較為緩慢,為避免水分過度消耗,葉片在水平方向上不斷擴展。

3 討論

近些年,我國在雜交大豆上的研究不斷增加,不僅從結莢習性、成熟期等品種類型上展開了研究,還深入分析了雜交大豆的光強分布、葉面積變化、養分吸收情況以及干物質積累等,突破了以往種植意義上的限制,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本文主要從轉變種植方式和密度方面出發,力求提高產量,合理化群體結構。

在植株相同情況下,增加種植密度,植株長度與結莢高度、長度也隨之發生變化,呈現出正向相關關系。而在單株分枝數上則呈現出負向相關關系,主莖節數減少。另外,種植密度出現變化,消光系數、葉面積指數以及葉傾角也隨之發生改變,這也表示種植密度與作物產量有直接關系。

窄行密植可促進雜交大豆生長,其中寬行行距與窄行行距分別為45cm、20cm,從理論上分析,36×104株/hm2是最佳分配比例,利于吸收光源,促進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長潛力得到深入挖掘。單株作物和群體生長的有效整合,對冠層下部的采光、通風十分有利,不僅可以促使葉面飽滿,還可以優化節數、植株高度、結莢高度、分枝數量、節間長度、葉柄等數據。使出苗率以及結莢率明顯提升,對雜交大豆的生理性狀及其個體農藝性狀產生影響,促進其群體結構合理化,進而提高產量。

4 結語

在提升雜交大豆產量與質量上,選用窄行密植的方式比較合理。經過研究實驗證明,此種種植方式可以突破以往種植方式的限制,增加雜交大豆的出苗率、結莢率,使其質量與產量得到保證,以獲得較高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郭成珍.試論雜交大豆高產種植方式及合理群體結構[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4(12).

[2]陳達,王晶,張偉龍,等.提高雜交大豆制種產量的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5(10).

[3]于鳳海.大豆栽培增產新技術的探究[J].農業與技術,

2016(12).

[4]張楷歆,王鐸,吳晗,等.雜交組合同異評估法在大豆高產、優質育種中的應用[J].大豆科學,2016(03).

[5]張述強.對我國大豆栽培中存在問題與對策的探討[J].科技展望,2015(3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