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2017-03-23 18:29李坦
課程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手機成癮心理健康大學生

【摘要】大學生手機成癮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成因進行分析,借此提出相應的控制策略,希望在學校、家庭和大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解決大學生手機成癮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 手機成癮 心理健康

【基金項目】2014—2015年度山東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大課題“高職生網絡成癮行為的影響因素”(15SAQ13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70-01

工信部發布的數據表明,2015年度全國手機用戶達13.06億。手機已不單是大眾通訊工具,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不斷延伸,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由此引發了一種社會問題:手機成癮。這種問題在大學生群體中更為突出,香港中文大學的卞夢煒、梁永熾通過對大陸414位大學生調查發現,大約有13.5%的受訪者存在手機上癮的現象。

一、大學生手機成癮概述

成癮原用于醫學領域,指的是對化學藥物的濫用。后來,行為科學提出行為成癮的概念,這種成癮行為能產生強烈的心理與行為效應。手機成癮是一種新型的心理疾病,是指過度頻繁地關注手機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主要表現為對手機再度使用的強烈欲望,這種強烈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時,會出現生理和心理的不適反應。

二、大學生手機成癮的成因分析

(一)客觀因素

1.手機特點

目前大學生的手機持有率已經達到100%。手機早已不是單純的通訊工具,具備了通訊、娛樂、社交、學習、生活等功能,滿足了大學生的多種需求,對他們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

2.學校和家庭教育方式

目前,學校和家庭對學生的教育多是以學習成績為學生評價標準,學生存在學習壓力過大、心理負擔過重的情況。當這種情況一直得不到緩解,學校和家庭的社會支持不到位時,大學生往往會尋求網絡社會支持。鄧兆杰等人研究發現,父母教養方式與手機依賴存在一定相關,高手機依賴者的父母教養方式更多表現為拒絕和過度保護等方式。

(二)自身因素

1.大學生自身發展特點

大學生在心理上仍然處于由半成熟走向成熟的特殊時期,存在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而這些心理特征同樣也會影響手機依賴行為。劉紅和王洪禮研究表明孤獨感是影響手機成癮的重要因素[1]。當個人處于情緒的孤獨感中很有可能就會采取手機上網、手機游戲和手機短信的方式,來排解孤獨感[2]。

2.從眾心理

在大學生之間會存在從眾心理,指個體由于受到群體或輿論上的壓力從而在觀點和行為上不由自主地趨向于跟大多數人一致的現象[3],這是一種增強安全感的手段。韓登亮、齊志斐研究發現,大學生的從眾心理會引起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當身處教室、宿舍環境時,身邊大部分同學都在使用手機娛樂、交流互動時,大學生為了能融入集體,不被邊緣化,也會開始高頻率的使用手機,以此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3.滿足自身心理需求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大學生滿足生理和安全層次上的需要后,他們開始追求社會交往、被人關注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而這些需求都可以借助手機來實現。大學生通過各種社交軟件與朋友、同學、陌生人交流,交往范圍更廣,不受現實生活中一些條件的制約,滿足了他們對社會交往的需要。他們通過曬“朋友圈”的方式,來獲得他人對自我的關注,得到極大的滿足感與認同感。

三、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的控制策略

(一)學校要正確引導

學校要提高對大學生手機成癮危害的認識。一是學校要定期舉辦關于合理使用手機的講座,普及手機成癮的危害性。二是學校要建立課堂期間使用手機的監控機制,杜絕大學生上課期間使用手機進行娛樂的現象。三是對于已經存在手機成癮問題的大學生,要給予幫助,建立科學合理的戒斷手機成癮的舉措。

(二)家庭要多關心

家庭要轉變家庭教育模式,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對待孩子。多與自己的孩子交流、溝通,及時發現他們大學生活中的苦惱,對于他們的情緒、學業、人際交往等問題要及時關注,提供社會支持。

(三)大學生要自覺抵制

大學生要增強對手機成癮行為的抵制,加強自控能力。一是自覺縮減平時手機的使用時間和使用頻率,克服對手機的依賴性。二是要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培養興趣愛好。以豐富的課外生活來替代平時對手機社交網絡的依賴,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紅,王紅禮.大學生手機成癮與孤獨感、手機使用動機的關系[J].心理科學,2011(6):1453-1457.

[2]魏麗宏.關于我國手機媒體研究的文獻綜述[J].新聞愛好者月刊,2011(2):70-73.

[3]章志光, 金盛華. 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420-432.

作者簡介:

李坦(1987-),女,山東聊城人,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猜你喜歡
手機成癮心理健康大學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大學生手機成癮與人格特質分析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