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研究

2017-03-23 23:51張華偉
農民致富之友 2017年2期
關鍵詞:上蔡縣玉米種植研究

張華偉

[摘 要] 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是旱作農業的一項創新和發明,通過地膜全面覆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同時還能夠防止雜草生長,為玉米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空間。最近幾年,我國很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推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經濟效益十分明顯。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上蔡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關鍵詞] 上蔡縣 玉米種植 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 研究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1-0182-01

上蔡縣近年引進的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是一項集除草、免耕、節水抗旱、保肥保墑于一體的節本增效型新技術。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具有明顯優勢,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不僅省工省力,還可以保證玉米大面積適時播栽,提高播栽質量,實現早苗早發、壯苗壯株,抵御干旱、低溫等災害,同時減少土址風蝕、水蝕,保護土壤及生態環境,各個方面效益十分明顯。

1 選地整地

首先,科學選地。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對土地要求不是很高,但是為了保證玉米獲得高產,應該選擇地勢平坦,土壤層深厚,土質疏松多孔,肥力較高,土壤理化性質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加強的土地。玉米根系龐大,植株高達,生長旺盛,生長期間會消耗大量養分和水分,因此應該科學選茬。前茬作物最好是馬鈴薯、小麥或者豆類比較合適,避免長期連續在一塊種植地種植玉米;其次,科學整地施肥。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需要進行兩次整地,第一次整地在前茬作物收獲之后應該去及時深耕滅茬,翻耕土地,深耕深度達到20~25cm之間,土地翻耕中之后如果遇到連續降雨應該及時耕地保墑,第二次在覆膜前進行,平整地面,如果覆膜采用機械化操作,應該使用旋耕機進行耕地,保證地面平整,沒有根茬,為覆膜、播種奠定堅實基礎。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應該加大肥料的使用量,一般情況下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磷肥15公斤,鉀肥10公斤,混合均勻之后將上述肥料隨第二次整地一起施入。

2 劃行起壟

首先,劃行。劃行一般采用鋸齒狀大小小行寬40cm,大行寬70cm的劃行器進行劃行,按照既定的規則大小行間排列,確保每行分為大小行雙壟,總寬幅為110cm,其中大行寬幅為70cm,小行寬幅為40cm。大行高度為10~15cm,小行高度15~20cm;其次,起壟。對于存在一定坡度的種植地采用等高線開溝起壟,要保證壟面和壟溝寬窄均勻一致,壟脊高度均勻一致。對于春玉米來說一般在土壤解凍之后進行,夏季玉米一般在第二次整地施肥結束后起壟。如果采用步犁起壟。步犁需要沿小壟的劃線從中間翻耕起壟,人工將步犁起壟時犁臂落土人工耙至大行中間,做大壟面。最近幾年,隨著農業機械化不斷發展,起壟逐漸實現了機械化操作,

3 覆膜

整地、劃行、起壟之后,用寬120cm。厚度為0.008mm的農用地膜,全地面覆膜, 每畝用膜量5~6公斤,保證地膜之間緊密結合不留空隙,兩個地膜連接處位于大壟的中間,用下一個壟溝或者大壟壟面的土壤將地膜邊緣壓住,覆膜過程中要保證地膜和壟面、壟溝緊密貼合,每隔2~3m添加一個壓土帶,防止大風揭膜和土壤水分流失。覆膜結束后,要做好地膜保護工作,禁止牲畜進入到田間,踩壞地面,如果地膜存在破損情況,應該及時用細土封堵,避免洞口進一步擴大。

4 適時播種

首先,做好種子處理工作。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模式的增溫效果十分顯著,一般玉米生育期和露地栽培的玉米相比能夠提前半個月左右,因此,應該選擇比常規種子生育期長10~15天的玉米種子作為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品種。玉米品種選擇好后要做好種子處理工作,保證科學選種。播種前曬種2~3天,去除病蟲害粒和癟粒,并使用多菌靈或者辛硫磷乳油進行藥劑拌種,有條件的種植戶我們推薦使用包衣種子;其次,播種時間。當地表5cm溫度維持在10度左右后就可以播種了,春季一般在四月中下旬播種,夏季玉米一般在小麥收獲后及時播種;最后,播種方式。覆膜結束后按照規定的株距和行距使用點播器進行點播,開穴深度在4~5cm,開穴后放入玉米種子,然后覆土輕輕按壓,保證和土壤充分接觸。

5 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5.1 做好苗期田間管理工作

首先,做好引苗工作。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模式如果播種后遇到雨天會導致播種板結,會影響到玉米出苗,因此,當出現這種情況之后應該及時破土引苗。當幼苗進入到地膜中后還要做好開孔引苗工作;其次。查苗補苗。玉米出苗之后應該及時查苗補苗,發現缺苗情況應該及時補種或者移栽;再次,間苗定苗。玉米生長到3葉期進行間苗。生長到5葉期進行定苗,除去田間病苗、殘苗和弱苗,每穴留一株健壯苗,保證田間幼苗生長一致。

5.2 中后期田間管理

玉米進入拔節期后要及時追肥,一般采用玉米點播器在在兩株玉米間打孔,將肥料施入,或者將肥料溶解于150~200公斤進行根部施肥。玉米生育后期應該做好防早衰工作,如果發現玉米植株發黃,葉子變淡,這是表明缺肥,應該每畝追施中尿素5公斤,確保玉米中后期不缺肥。

5.3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上蔡縣玉米病蟲害主要有頂腐病、大斑病和玉米螟,針對這些病蟲害,在做好農業防治的基礎上還要做好藥物防治。頂腐病可以使用300倍液的58%甲霜靈錳鋅,選用加配500倍液的50%多菌靈或1500倍液的病除康2號或3000倍液的病除康3號等殺菌劑混合用藥,噴施兩次。大斑病可以使用1~2次,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使用2~3次。玉米螟可以選擇使用50%的敵敵畏乳劑0.5千克,加水500~600升,在雌穗苞頂開一小口,注入少量藥液,1升藥液一般可灌雌穗360個。

參考文獻

[1] 高文香,田振榮,馬平儒,高君琴,馬玉鵬,龐順家. 旱地玉米全膜雙壟覆蓋集雨溝播技術及效益研究[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1(04)

[2] 梁志宏. 旱地農作物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相關中文文獻分析[J]. 農業科技通訊. 2011(07)

[3] 楊祁峰,孫多鑫,熊春蓉,張成榮,王天華. 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J]. 中國農技推廣. 2007(08)

猜你喜歡
上蔡縣玉米種植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商峰書法作品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上蔡縣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上蔡縣
玉米奪豐產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玉米的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
規范玉米種植技術 保障玉米增產增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