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紅色旅游加強革命文物保護

2017-03-24 11:47代新群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革命文物紅色旅游保護

代新群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近年來,旅游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生活品質的一種生活方式。正是這樣的需求帶來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紅色旅游作為旅游中的一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紅色旅游業的振興,不僅極大了宣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同時給一些落后的革命老區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但是游客的增多,對于革命文物帶來一定的損害。本文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的羅炳輝的烈士故居為例,探討在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如何加強對于革命文物的保護。

關鍵詞:紅色旅游;革命文物;保護

前言: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羅炳輝的故居是唯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最早開放的革命文物點。對于革命先烈的瞻仰,是對游客的精神洗禮與人文素養的提升,在游賞的同時,感受并學習愛國主義精神。發展紅色旅游給文物保護提供了資金保證,但是同時也給文物的保護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如何解決這對矛盾成為當務之急。在保護好革命文物的前提下,利用革命文物獨特的資源,發展紅色旅游事業,同時利用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加強對于革命文物的保護。

一、革命文物

(一)什么是革命文物

文物是漫漫歷史長河發展過程中留下的遺跡、遺物等,是一種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革命文物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那個革命的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留下的物質文化遺物和精神文化遺產,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旦遭遇巨大損害,便不復存在,所以對于革命文物的保護,要格外重視。

(二)革命文物是一種旅游資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面臨的生活壓力也越愛越大,旅游成為越來越多選擇的排遣壓力的方式。旅游資源包括很多種,自然風光、名山大川以及文物遺跡等。革命文物就屬于文物遺跡的一種。近幾年,在全國旅游興盛的浪潮下,革命文物作為一種旅游資源日漸興盛。革命文物不僅具有歷史、藝術等審美價值,同時還具有精神教育等文化價值。

(三)發展紅色旅游的意義

羅炳輝,出生于云南彝良縣,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屢建戰功,成為建國后中央軍委認定的解放軍三十六個軍事家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位軍事家。由于其卓越的功績以及軍事地位,其故居成為省級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最早開放的文物保護點。

羅炳輝故居作為紅色旅游的景點,與本地風光旅游相結合,帶動了彝良縣相關產業的發展,給彝良縣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對于羅炳輝故居的游覽,讓游客深刻而且真實地體會到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文主義情懷,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將羅炳輝故居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對外開放,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對革命文物維護經費的補充,保證及時對其故居維護和修繕。

二、發展革命文物旅游帶來的負面影響

發展革命文物旅游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是指對于文物的破壞。革命文物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其中一磚一瓦都是先人給我們留下的遺產,一旦被破壞了,就沒有了。然而無論是景區管理人員,還是游客,對于革命文物的保護意識淡薄,常常造成對于文物的損壞。造成文物破壞的原因很多,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對于文物的過度開發。一些景區管理人員為了追逐利益,對于革命文物大肆改造,在改造的過程中,只是為了景區效果,而不注重對于文物的保護,與對于文物原貌的保留,導致文物遭到破壞。有些從事文物改造的人員,缺乏文物恢復的專業知識,對于文物隨意改造,也是導致文物遭到破壞的重要原因。

第二,對于旅游景區的過度開發。一些地方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時也是為了滿足游客需求,在景區周圍加大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建筑對于景區環境造成破壞。尤其革命景區周邊的旅館或者其他娛樂場所,為了吸引游客,大肆表演低俗節目,革命文物本來是對于人們的一次精神洗禮,而這種行為無疑是對純粹精神的一種褻瀆。

第三,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對于景區進行掠奪性開發,景區超負荷接待游客,這種行為會使景區遭到破壞。

第四,游客對文物保護意識淡薄。有一些游客,在游覽的時候,在文化上胡亂涂抹,胡亂勾畫,導致文物遭到破壞。

三、發展紅色旅游,加強對于革命文物的保護

第一,在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加強對于文物的保護。紅色旅游作為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在對于紅色旅游開發的過程,避免對于文物過度開發,要增強對于文物的保護意識,在對于文物的維護過程中,要請專業能力強的人進行,否則只會對文物造成破壞。

第二,政府在對景區周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要加強對于革命文物景區環境的保護,不僅如此,同時還要加強對于景區周邊一些低俗娛樂場所進行整治,保證景區周圍的精神潔凈。

第三,革命文物的景區相關管理人員要加強文物保護意識,制定合理的游客接待量,避免景區出現超負荷接待的現象。革命文物屬于永久性的旅游資源,亦不可再生,一旦遭到破壞,不可能恢復原貌,所以旅游部門一定要重視文物保護。

第四,增強游客的文物保護意識。紅色旅游的開展,革命文物直接面向游客開放,游客獲得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同時也得到了精神熏陶。不僅要加強對于游客的愛國主義教育,也要加強對于游客個人素質的教育,不得在革命文物上亂涂亂畫,這種行為對于文物造成極大破壞。

結論:綜上所訴,發展紅色旅游與加強革命文物之間看似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實則不然,對于革命文物的開發,發展紅色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給革命文物的保護提供了經濟保證,而對于革命文物的保護與開發,也可以促進紅色旅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彥君.基礎旅游學[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1999.

[2]周統釬.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楊榮斌.紅色旅游中革命紀念館發展模式探討[J].南方文物,2005(4).

猜你喜歡
革命文物紅色旅游保護
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
東征村:紅色旅游助力脫貧換新顏
紅色旅游
芻議增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
淺談遺址公園的保護
革命文物藏品的保管保護研究
開展紅色旅游業務 提升老人生活品質
館屬革命文物復合價值的研究與愛國主義宣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