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態護坡建設研究

2017-03-24 10:11李芳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7年2期
關鍵詞:生態護坡水利工程建設

摘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水利工程建設的進步,其中防洪工程的重要性逐漸凸顯,相應防洪護坡對生態環保、河流保護具有重要價值,從國家生態建設的長期穩定性角度出發,對防洪護坡進行全面合理的建設具有一定現實意義。文章針對水利防洪工程的建設進行了分析,對其功能、現狀發展特點及其在防洪工程中的重要價值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水利防洪工程;生態護坡;河道護坡;護坡建設;水利工程建設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V87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02-011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2.056

城市化進程加速,作為社會經濟支撐的主要部分,對大眾生活水平、經濟增長具有重大意義。水利工程的防洪建設分為河堤修筑、河道疏通、護坡工程。其中護坡工程作為基礎核心部分,具有作業量大、操作難度高、重要價值高的特點,對水利整體工程建設的功能實現、完整性具有明顯影響,對工程實際運營穩定性、經濟效益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為此,加強現代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護坡處理,提高其核心地位建設,對生態發展、經濟效益等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生態護坡的概述

社會快速發展帶動了大眾對生態環保的價值的重新認識,長遠角度出發,加強河道護坡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是現代化生產、水利工程建設的關鍵部分。水利項目中,從護坡建設角度出發,對施工材料、工藝方法、結構體系等均需要進行全面合理的研究控制管理,單一石材施工已經逐漸轉變為綠色植被、土木材料結合的形式,工程結構具有豐富化、功能化、美觀化的控制水平,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共同穩步增長。國內生態護坡建設的理論基礎強,但是實際經驗尚不夠豐富,需要不斷借鑒國際先進工程的經驗參考,為此,加強生態護坡理論知識的研究分析具有重大意義。

2 生態護坡的施工特點

2.1 生態護坡與傳統護坡的區別

現代化生態護坡一般是建立在傳統護坡理論基礎之上進行的,前者尚未形成明確的概念、框架結構。與傳統生態護坡的結構不同,生態護坡更加偏重對周邊環境的保護處理,具有開放創新、協調控制的特點,更加注重對水環境、路地環境及其生物鏈的保護。生態護坡的施工材料從傳統的單一石材逐步發展為天然材料、環保材料,降低了資源的浪費耗損,如植被草、灌木群等,提高了環境控制的和諧性,同時具有后期維護較為便捷的特點,整體施工成本較傳統護坡大幅度降低。

2.2 生態護坡與河道凈化

現代生態護坡施工中,從河道凈化、控制污染角度出發進行處理,國內現代化建設項目不斷增加,引起水污染、空氣污染較為嚴重,導致城市水循環系統的污染殘留、化學破壞等狀況較為嚴重,對當地生態體系的破壞作用較強,經濟損失過于嚴重?,F代化生態護坡主要從控制污染、凈化河流的角度出發,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地理地勢等進行設計施工,全面實現了生態護坡的合理建設。

2.3 生態護坡與社會發展

生態護坡可充分提高環境保護能力,對社會經濟發展、自然條件優化具有積極影響。從社會穩定性角度出發,生態護坡具有防洪、凈化的功能,實際功能作用較為關鍵。在生態護坡的設計施工中,為了避免環境破壞,所用的施工材料一般需要具有環保性、避免結構破壞的特點,可充分起到凈化河流的目的,同時一般以可吸收污染物的材料優先使用,對社會長期發展的積極影響較為重要。

3 國內常用的生態護坡建設方法

3.1 單純植被護坡理論分析

一般根系發達對植物的固水、固土效果具有積極影響,國內相關研究人員針對護坡功能需求,對生態護坡的合理建設進行了理論研究,一般采取根系發達的植物進行施工效果較好。一般情況下,施工人員借助相應的播種技術進行種植,待植物成長至穩定期后可起到護坡作用能。施工方法一般以噴播技術操作,這種技術是指施工方事先將經過特殊處理的植被種子與水混合,然后一起噴灑在需要播種的坡面上。這種技術與人工移植法以及草皮卷法相比,播種速度快、施工效率高,同時這種技術還不會受到氣象條件變化的影響,可以做到全天候施工。

3.2 土工材料固土種植技術分析

這種護坡方式又分為土工材料網墊固土種植和土工單元固土種植。這種護坡方式的原理就是利用土工材料對植被進行一定的固定,從而增加植被抵抗雨水沖刷能力。土工網墊固土種植的具體操作是:將砂土和植被種子放入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網墊中,由于這些網墊存在合適的空間,因此植被可以在網墊空間內生根發芽,并且透過網墊將根扎入坡面土壤中。這樣網墊、植被以及土壤就能夠牢牢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植被的穩定力和抗沖刷能力。土木單元固土種植的具體操作是:施工方事先將聚乙烯材料拼接成蜂

窩結構的大單元,然后在每一個小單元內填草,最后將整個單元鋪設在河道坡面上,從而達到坡面的防護效果。

3.3 植被護坡與混凝土施工結合方法分析

該法操作中,先進行多孔混凝土的配置,澆筑后在混凝土上方進行表層土的處理,并在表層土上方再進行植被種植。一定時間后,植被種子生根發芽,穿過混凝土空隙可進入坡面,保證植被、混凝土與坡面充分融合,實現了二者結合的目的,具有抵抗沖刷的目的,同時具有提高邊坡穩固性,增加其保護功能的效果。

3.4 三維網護坡技術分析

該技術將土工合成材料與植物根系結合,在坡面實現了自身防護體系,具有良好的抗沖刷效果。三維網護技術借助多層聚合網狀物質處理,可增加邊坡的穩定性,網包中包括植草、根系發達的植物,可充分借助莖葉植被實現對雨水的抵抗作用。三維植被網從結構功能上分為抗拉纖維層和固土網包兩個部分,根據上下邊坡不同的物理特征,選用其抗拉能力、抗剪能力和固土能力的不同的層網使用,通常是薄層應用于下邊坡,厚層應用于上邊坡。

3.5 厚層基材噴薄技術分析

厚層基材噴射法一般是在坡面進行操作處理,在表面涂層進行噴涂處理一種類似土壤結構的材料,實現對土壤環境的模仿,實現良好的水分、養分供應,便于對植物基層的有效控制。包括粘結劑、纖維、材料的處理控制,對應厚層基材噴射方法較為多樣豐富??傮w上講,從實際工程應用看,該生態護坡技術方法已可應用于坡度<1∶0.5的軟巖、中硬巖、硬巖邊坡及強酸性土質邊坡的坡面綠化。此外,該法也有被應用于混凝土面及片石擋墻面的實例。

4 生態護坡的施工要點

4.1 水利工程生態護坡技術的實效性分析

作為現代水利工程項目的重點部分,生態護坡技術的重要價值較高,其防洪功能、生態效果需要先進行防洪等主導功能的全面落實,其生態恢復需要建立在該主要功能的基礎之上進行處理。堅持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地理地勢條件等進行處理,保證實現因地制宜的控制管理目標,切實實現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的協調管理控制,避免生態護坡成為名存實亡的項目工程,充分加強整體實際功能的全面落實。

4.2 水利工程生態護坡技術的創新價值分析

水利工程具有綜合性強、技術含量高的特點,同時護坡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抵抗變形、抵抗風化、避免侵蝕的特點,加強坡體建設的穩固性建設。為此,生態護坡建設中需要加強性能提升、創新價值的實現,增強對應工程主體的抗沖刷能力、抗侵蝕風化能力,充分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加強水利工程中護坡工程的工藝研發、技術研發、設計優化,對該工程建設的合理性、低耗性、經濟性具有積極影響。

4.3 水利工程生態護坡技術的合理性分析

防洪水利工程的堤基坡體的土質巖體抗沖刷性能落差較大,地質工況通常較為復雜多變,并且水利工程生態護坡的特征是恢復河流天然屬性,施工中需要進行合理的前期勘察處理。加強對施工方案的對比分析,設計整改操作,盡量選取天然材料進行施工,如草皮、石材、灌木等,加強對護坡建設的合理性、可執行性的控制管理。結合當地資源特點、經濟建設水平等進行綜合分析,避免混凝土硬化、重復建設導致的不利后果。

5 生態護坡建設的注意事項及發展前景

生態護坡施工中,需要從河堤安全、防洪功能角度出發,對其進行合理的生態護坡建設控制。需要注重下述五點問題:(1)生態護坡需要保證河堤安全、防洪功能,加強對護坡主次層次的分析,保證對應功效的全面落實是基礎控制要點。此外,施工單位需要根據現場條件、邊坡地理位置等進行實際效果的模擬分析,保證預期目標的充分實現;(2)生態護坡建立的可行性分析,對于部分災害多發、氣候多變的項目,需要加強進行生態護坡的理論分析,保證其切實可行是十分必要的處理控制措施,盲目生態護坡工作將會導致后期防護效果的無法落實,人力、財力等資源的浪費;(3)加強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分析,生態護坡工作起步晚,對應建設模式尚未形成一定體系,加強施工操作中施工技術的創新管理,保證新技術、新材料的全面落實,實現護坡技術的科學化、經濟化、環?;刂颇繕司哂兄卮笠饬x;(4)加強政策扶持,政府及相關機構需要大力支持對應生態護坡工程的開發,促進新型護坡技術的發展逐漸取代傳統護坡技術;(5)從設計角度出發,對工程施工、美觀造型、經濟成本等綜合分析,保證護坡施工滿足國家對應能源模式建設,加強城市水污染排放的科學治理,避免能耗過大、污染過高引起的負面狀況。

生態護坡技術與傳統方法相結合,一般需要根據當地原有護坡基礎進行處理,更加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生態維護控制管理,對綠色發展的長期性更加重視,結合工程項目的當地勘察資料合理結合了護坡技術的應用,建設效果較好,可充分實現對周邊環境的保護,避免生態破壞導致的環境危害?,F階段,綠色環保理念已經成為各行業的關注要點,為此加強對綠色環保理論的全面落實,加強堤壩保護的功能實現是水利防洪的主要工作內容。我國屬于治水發展歷史較為悠久的國家,古代都江堰、大運河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治水效果,對國家水利防洪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借鑒價值。加強科技創新、與時俱進的工藝優化,對水利科技的全面實現、自主產權研發具有積極影響作用,是提高護坡工程處理能力的關鍵步驟。加強國內水利工程行業業內學者積極開發自主產權的護坡工藝、護坡材料等對該工程的穩定落實、經濟控制等均具有積極影響作用。

6 結語

綜上分析,生態護坡處理控制作為水利工程的主要控制要點,對國家經濟發展、水利工程功能落實具有重大影響作用。提高生態護坡的合理施工是提高防洪功能落實,加強生態環保理念強化的重大舉措,對社會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具有重大影響。本文對生態護坡技術的重要價值、常用技術方法、發展前景等進行了總結,旨在提高生態護坡技術在國內的長期發展水平。生態護坡技術的處理控制中,需要充分落實合理性、科學性、可執行性的控制,此外,成本控制、能耗控制也是護坡施工的注意要點,對水利工程的順利進行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新華.生態護坡建設在水利防洪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創業家,2012,(23).

[2] 矯峰梅,蘇潔.就防洪工程中生態護坡的幾點認識

[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1).

[3] 孫夫建.防洪工程中生態護坡的施工技術[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7).

作者簡介:李芳(1983-),女,甘肅會寧人,甘肅省水利水電學校教師,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與研究。

(責任編輯:小 燕)

猜你喜歡
生態護坡水利工程建設
淺談生態護坡在現代水利中的應用
草本植物在甘肅省公路綠化中的應用
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檔案管理淺析
淺析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聲像檔案管理
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態影響及對策探析
淺析生態護坡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