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文化建設對高職創新教育的作用

2017-03-24 10:28曹寧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7年3期
關鍵詞:創新教育高職

曹寧

內容摘要:高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具有職業性特征,而就業文化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要內容。教育部門和學校要認識到就業文化在高職院校創新教育中的重要性,營造良好的就業文化氛圍,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實現校企合作與文化交流。

關鍵詞:就業文化 高職 創新教育

1.前言

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畢業生就業問題始終是社會熱點問題,而高職院校畢業生面臨著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崗位競爭,增加了就業難度。高職就業文化建設有助于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既能夠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也使他們在崗位競爭中更具優勢。

2.就業文化建設和高職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高職就業文化是高職校園文化中的主要內容,它主要以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明確自身所應該具備的職業能力,確定就業方向等,從而使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能夠立足于就業的視角,對自己的未來發展進行規劃,以應對激烈的崗位競爭和人才競爭,為社會和企業創造價值。

市場化背景下,就業單位對人才的創新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高職院校需以就業文化為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適應社會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高職院校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無形中實現創新能力培養。以就業文化為載體開展創新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整體教學水平及競爭力。

3.以就業文化建設推進高職創新教育

結合高職院校教育及發展現狀,實施就業文化建設。該過程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明確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目的及就業需求,以推進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發展。

首先,合理設置課程,推進高職創新教育。以就業文化為指導的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要改變傳統的知識灌輸型教育教學模式,采取自由靈活的課堂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各項素質。教師以就業文化為載體,結合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要求,對課程進行合理設置,使課堂教學更具創新性。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及就業文化建設要求,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者和參與者,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答疑,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且更加獨立。同時,以就業文化為載體為學生提供指導,能夠促進他們主動學習和鉆研知識,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實現創新教育目標。

其次,培養學生思維方式,推進高職創新教育。傳統教育教學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普遍關注理論知識學習,學生普遍缺乏發散性思維。以就業文化為指導開展日常教學工作,有助于對高職學生進行多樣化思維方式培養,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高職就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推進教育創新。

高職就業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就業。將其運用到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需充分考量社會、企業對高職學生的思維要求和職業要求等,采取正確的方式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發散性思維,使高職院校學生不再局限于專業范疇內的具體知識,而是對各方面知識都有所了解,實現教育教學的全面性。同時,也要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使他們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以養成良好的創新習慣,實現高職院校學生的思維多樣化,符合企業的人才需求,提高社會競爭力,為高職院校學生爭取廣闊的就業空間。

第三,實現校企文化互動,推進高職創新教育。以就業文化為指導,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事業心、責任感等,著重對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正確關系進行界定,使學生將個人追求融入到企業發展目標中。而學校與企業也要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與互通,使學生深入到企業中進行交流和實習,不斷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就業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依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要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就業文化建設。就業文化建設能夠使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思維模式,著重培養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他們在日常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實現創新教育目標。同時,采取該種方式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效緩解高職學生的就業壓力,使他們在人才競爭中更具優勢。

(作者單位:江西衛生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創新教育高職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析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貴州高職院校招考錄取將與高考相對分開
對學生專業社團在高職院校如何定位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