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山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中期成效評價

2017-03-24 12:34李文勝孫樂俊冉斯琪曾雪梅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李文勝++孫樂俊++冉斯琪++曾雪梅

摘要 天保二期工程的實施,天然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森林生態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產生了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對秀山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中期成效進行評價。

關鍵詞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中期;成效評價;重慶秀山

中圖分類號 S7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149-03

為全面評價秀山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下簡稱“天保工程”)二期各項政策執行情況、取得的主要成效,采用基本數據收集與典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秀山縣天保工程中期(2011—2015年)實施5年來的完成情況、實施成效和影響進行客觀評價。

1 天保工程二期主要任務推進情況

1.1 天保工程中期建設任務進展情況

1.1.1 停伐減產情況。工程區內,國有林場所有林地全部劃為國家級公益林,禁止違法采伐。全縣27個鄉鎮、街道符合公益林劃分條件的林地也納入公益林管護補償范疇。除按國家下達計劃用于當地居民建房自用材、生活燒柴資源消耗,以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區劃為商品林外,工程實施范圍內繼續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秀山縣5年商品材計劃3萬m3,完成商品材計劃2.5萬m3,商品材采伐成下降趨勢。

1.1.2 森林管護情況。 森林管護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與任務,做到管護內容、管護方式、管護林地四至、管護要求、管護目標明確,人員、職責、任務、措施到位,將森林的管護責任落實到人。

(1)森林管護類型。①國有林管護。國有林實行林場—管護站(點)—管護責任區(管護員)三級管護模式,由國有職工組成專業管護隊伍。②集體林管護。實行縣人民政府—鄉鎮(街道)人民政府—管護責任區(管護員)三級管護模式,由村統一聘用護林員組成管護隊伍。

(2)森林管護面積與措施。秀山縣公益林管護面積8 566.7 hm2,其中國有林3 866.7 hm2,集體所有的國家公益林24 400 hm2,集體所有的地方公益林57 400 hm2,落實天保工程森林管護人員804人,簽訂管護合同804份,發放《護林日志》 804冊;與鄉鎮(街道)、林場簽訂目標責任書28份,鄉鎮與村居簽訂目標責任書267份。建立國有林管護站4個,縣森林防火指揮中心1個,防火設施配備齊全。

國有林管護由國有林場負責實施,集體林管護由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負責實施。根據資源分布和管護難易程度,合理劃分管護責任區,落實管護任務,明確管護人員的責、權、利,獎罰分明。國有林由林場與管護站(點),管護站(點)與職工之間;集體林由縣人民政府與鄉鎮(街道)人民政府,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與護林員之間簽訂管護目標責任書,層層簽訂管護責任合同,管護責任落實到人,管護面積落實到山頭地塊,并將管護人員酬勞與管護效果相結合,制定管護考核評分標準,實行按月考核,增強護林人員工作責任感和積極性。

1.1.3 公益林建設情況。計劃完成公益林4 000 hm2,實際完成公益林建設4 000 hm2,其中封山育林3 666.7 hm2,人工造林333.3 hm2,共涉及188個作業設計小班。封山育林地四至界線清楚,做到了“五有”:有規劃設計文件,有封山管護制度,有封山管護人員,有管護制度碑牌,有獎懲措施。簽訂了管護合同,落實了管護責任,封育地塊內禁止放牧、砍柴、燒灰等人畜破壞活動。

1.1.4 國有中幼林撫育情況。工程區內中幼齡需撫育面積3 000 hm2,目前完成了533.3 hm2,在國有轎子頂林場實施。進度較慢主要是單位面積投資太低,難以完成撫育。

1.1.5 社會保障和就業情況。 截至2015年底,天保工程在崗職工66人,離退休47人。年末應參加保險職工66人,其中林場45人,林產公司21人。實際參保職工66人。5年交納“五險”經費300萬元。天保工程在崗職工全部參加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退休職工繳納了大額醫療保險,做到了應保盡保。

1.1.6 政策性社會性支出情況。秀山縣目前有森林警察15人,按12 000元/年·人給予補助,落實經費89萬元。

1.2 天保工程中期各項政策的落實情況和執行情況

一是森林管護補助政策。秀山縣國有林3 866.7 hm2,2011—2014年按75元/hm2補助,2015年按90元/hm2補助,補助資金151萬元。二是社會保險補助政策。重慶市每年進行動態調整,秀山縣66名天保職工,共補助社保資金300萬元。三是政策性社會性支出補助政策。秀山縣目前有森林警察15人,按1 2000元/年·人給予補助,落實經費89萬元。四是天保公益林建設投資補助政策。實際完成公益林建設4 000 hm2,其中封山育林3 666.7 hm2,人工造林333.3 hm2,投入資金535萬元。五是國有森林撫育補助政策。育國有林撫533.3 hm2,補助資金96萬元。六是集體及個人所有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秀山縣兌現集體所有的公益林管護面積81 800 hm2,其中集體所有的國家公益林 24 400 hm2,集體所有的地方公益林57 400 hm2。2011—2012年按照150元/hm2進行補償,2013—2015年按照225元/hm2進行補償。共到位生態補償資金7 976萬元,其中中央資金3 514萬元,市級資金3 433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 029萬元;兌現生態補償資金7 976萬元,其中中央資金3 514萬元,市級資金3 433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 029萬元,涉及林主9.1萬戶。七是一次性安置人員社保補助政策。秀山縣一次性安置人員總人數78人,其中死亡1人,再就業2人,已辦理退休26人。應辦理75人,其中通過審核72人,未辦理3人,完成率96%;發放補貼資金80萬元,其中社保補貼56萬元,醫保補貼24萬元。

2 天保工程中期管理情況評價

2.1 組織管理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是做好工程實施的前提。在天保工程建設中,一是層層建立組織領導機構,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縣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天保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天然林保護工程管理辦公室,落實專項經費,確保機構、人員、經費到位。林業局內設天保辦,落實專門人員負責天保工作,縣、鄉鎮(街道)均安排1名專職領導分管林業工作,形成了齊抓共管的領導格局。二是縣政府與鄉鎮(街道)簽訂天保工程目標責任書,鄉鎮(街道)與各居組簽訂天保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并將工作實績與干部考核掛鉤,嚴格檢查,嚴格兌現。三是嚴格執行國家和重慶市關于天保的各項制度并認真落實。四是確定了專人負責檔案管理工作,天保檔案專職化;配置了電腦、打印機、照相機,掃描儀、高規格檔案柜,基本實現天保檔案規范化、微機化、科學化管理[1-2]。

2.2 監督管理

檢查監督是檢驗工程完成情況和實施效果的重要手段,為了確保年度目標任務的完成和工程建設質量。一是結合每年冬春造林、林政資源督查,由分管局長帶隊,分片負責,對工程建設進度和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督促;二是對天保工程實施單位的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森林撫育、造林成效、社會保險、資金管理等進行縣級自查和到縣考核。通過一系列的檢查督促,不僅了解了各實施單位任務完成情況與質量,也發現了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加強工程管理水平提供科學依據[3]。

2.3 資金管理情況

嚴格資金使用,規范資金運行是做好工程實施的關鍵。為確保天保工程項目資金安全有效運行,切實把“慎用錢”落到實處,嚴格按照重慶市財政局、林業局制定的《重慶市天然林保護工程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重慶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細則》等制度的要求,做到了“專戶儲存、統一管理、單獨核算、??顚S?、專人負責、單獨建帳、封閉運行”,各項資金使用用途合理,無違法、違規使用行為。工程建設資金的安全規范運行,保證了工程建設日常開支,使上級管理部門能夠及時撥付專項資金,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4]。

2.4 信息化管理情況

全縣從縣到鄉鎮(街道)均配備了專門的林業管理人員,要求對天保工程的各種檔案實行分項目、按年度分別建檔,各種文件材料齊全、檔案管理規范。據統計,共整理天保檔案檔1 089盒,其中永久18盒,長期1 069盒,短期2盒。檔案管理的加強,保證了天保工程建設的可追溯性和準確性,為總結工程建設經驗和指導后續工程建設提供了可靠依據。

2.5 切實做好公益林直補工作

為了讓群眾不出村能領到公益林直補款,秀山縣采取措施切實為群眾解決補償中的具體問題。一是對秀山縣自主管護和集中管護均實行銀行直補方式兌現公益林補償;二是在全縣村級設置取款終端274臺,覆蓋全縣所有村,林主不出村可取到補償款[5]。

3 天保工程中期實施成效評價

天保二期工程建成后,全縣新增森林面積18 667 hm2,森林覆蓋率上升12個百分點。2015年森林蓄積可凈增264萬m3,全縣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685萬m3。通過落實保護措施和因地制宜地開展中幼林撫育,全縣森林結構趨于合理,林分質量顯著提高,加快促進林木生長發育,有效改善林齡、林種及結構,提高林木生長率和林地生產率。

3.1 生態效益

工程的實施,有力提高森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防災減災功能,顯著改善全縣生態環境。參照比較適合透山縣的有關計算指標,定量估算生態效益如下。

3.1.1 涵養水源。按森林可截留降水和減少徑流(攔蓄量)300 t/hm2、1元/t計算,每年可涵養水源426.2萬t,年均效益值將達到426.2萬元。

3.1.2 保持水土。按1 hm2森林保土78 t、減少水土流失面積3.15 hm2計算,全縣新增森林面積年均水土流失面積減少5 4467 hm2,能保土110.8萬t。以每年淤入稻田和庫、塘、堰、渠的泥沙量占土地侵蝕總量的12%計算,新增森林減少淤入泥沙量為13.3萬t。以挑沙除泥平均15元/t計算,則年均減少損失199.5萬元。

3.1.3 固碳釋氧。按1 hm2森林釋放氧氣730.5 kg/d計算,新增森林每年可釋放氧氣378.8萬t,折合1 250.0萬元(氧氣3.3元/kg);按1 hm2森林消耗二氧化碳1 000.5 kg/d計算,新增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518.8萬t,折合51 880萬元(二氧化碳100元/t)。全縣新增森林年固碳釋氧效益為53 130萬元。

3.1.4 保肥效益。秀山縣土壤含N、P、K的綜合指標為:全氮0.1%、全磷0.05%、全鉀1.7%。根據保土總量計算,每年可減少全氮流失量1 108 t,全磷流失量554 t,全鉀流失量18 836 t。按現行化肥價格折合成全氮1 521元/t、全磷800元/t、全鉀1 745元/t,年保肥效益為3 499.7萬元。

森林恢復工程新增的14 207 hm2林地的生態系統,以上4項中期生態效益可達到286 277萬元。除上述生態效益外,森林還有調節氣候及凈化大氣的作用。工程極大地減少了自然災害,有效地保護了野生動植物的棲息環境,保護了生物多樣性。

3.2 社會效益

3.2.1 提高工程區居民經濟收入。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可為林場職工提供66個崗位,通過提高補助標準,有效提高職工收入;二期中央財政繼續對國有林場負擔的在職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5項保險給予補助,有效地提高了保障水平,穩定了職工隊伍。由于工程的建設可以為工程區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不僅提高了當地人民的收入,而且對于社會的繁榮和穩定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于環境質量的提高,農業的穩產和增產,水利的開發利用,木材和林副產品的豐富,對當地經濟的發展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提供了脫貧致富的良好契機。

3.2.2 促進工程區產業結構調整。2010年全縣產業比重為14.6∶51.4∶34,2015年全縣產業比重為13.5∶47.8∶38.7。工程實施以增加森林覆蓋和保護物種多樣性為主要目的,實現了處處山綠水秀,鳥語花香,環境優美宜人,人民生活、生存環境得到很好的改善。工程區內企事業單位和居民自發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提高全縣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工程實施以來,秀山縣充分利用天保工程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大力養殖土雞和種植金銀花,2015年7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林下示范基地。

3.2.3 加快森林城市建設步伐。秀山縣實施森林工程的目標為建設創建市級森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縣,天保工程的實施可提高全縣的森林覆蓋率和改善林分質量,有利于加快市級森林城市建設和全國綠化模范縣的步伐。2012年1月,重慶市綠委授予秀山縣“重慶市森林城市”稱號;2013年4月,全國綠授予秀山縣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

3.3 經濟效益

通過落實限伐和管護措施,實現森林蓄積逐年持續增長。2015年全縣活立木蓄積量可凈增264萬m3,折合木材經濟21 127.0萬元。兌現生態補償資金7 976萬元,9.1萬戶農戶受益。補助社保資金300萬元,73名天保職工受益,較好解決了國有森工與國有林場職工的后顧之憂。完成公益林建設4 000 hm2,其中封山育林3 666.7 hm2,人工造林333.3 hm2,投入資金535萬元。項目區群眾受益,生態改善。

實施“天?!倍诠こ?,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增強森林碳匯能力,維護國土生態安全和木材資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林業經濟發展,實現林區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森林城市建設步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4 參考文獻

[1] 黃以黔.貴州天然林保護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貴州林業科技,2005(3):53-55.

[2] 劉樹信.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林業經濟,2011(1):51-53.

[3] 鄧婕.天全縣天保工程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成都:四川農業大學,2012.

[4] 于生華.天然林資源共享保護工程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J].新疆林業,2015(1):23-25.

[5] 余明龍.天然林保護工程績效評價現狀問題與研究展望[J].農業與技術,2016(2):19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