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2017-03-24 08:17桑志芹
江蘇教育 2017年64期
關鍵詞:莫雷諾心理劇心理治療

桑志芹

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桑志芹

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其創造性地運用心理劇進行心理治療,運用演出的方法,通過角色扮演,再現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場景及心路歷程。校園心理劇促進個體成長,并最大限度地激發個人的創造性潛能,進而有效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機遇。

校園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劇治療

心理劇治療最先由美國心理學家雅各布·莫雷諾 (Jacob Levy Moreno)于20世紀20年代創立,之后在發展中不斷完善,成為團體心理治療技術的先驅和雛形。莫雷諾受戲劇舞臺表演形式的啟發,逐步創立并發展出心理劇治療的技術。他將心理劇定義為:用戲劇的方法探索“真實”的一門科學,它處理的是人際關系及其隱秘世界。在他看來,舞臺是喚起個人自發性的最佳途徑,而這個“自發性”正是莫雷諾在心理治療中最感興趣的焦點。1932年,他在美國精神病協會的年會上第一次提出團體心理治療的概念,并于1936年在紐約創辦一所精神療養院。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拓展了心理劇技術的應用范圍,相繼開辟了婚姻治療、家庭治療、藝術治療等多個心理治療領域。

1949年哲卡·莫雷諾(Zerka Toeman)與雅各布·莫雷諾結婚。從此,哲卡不僅在姓名上改隨丈夫莫雷諾的姓氏,同時也傳承了丈夫的心理劇理論發展與技術推廣事業。在雅各布·莫雷諾1974年去世之后,哲卡一如既往地繼承丈夫的意志,出版了大量心理劇著作與刊物,并將心理劇治療技術推廣至全球,成為當前全球心理劇治療的學術領頭人。目前許多國際知名的心理劇導演都受教于哲卡。

中國接觸心理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醫學心理學家丁瓚先生,他于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心理學研究生。1948年他在美國紐約參加過一個月由莫雷諾主持的戲劇心理治療,并多次參加講座。此外還在莫雷諾的陪同下參觀了紐約戲劇治療心理門診、心理劇劇場以及郊外戲劇心理治療療養所。之后的12月,丁瓚在《大公報》上連載了四篇“紐約心理戲劇治療所見習記”,試圖將戲劇治療理論(即心理?。﹤鞑ブ链箨?。后來由于種種原因,心理劇治療理論的傳播斷裂長達近三十年。1974年,臺灣精神病學家陳珠璋等人在臺大精神科成立了第一個心理劇學習團體,標志著心理劇在華人地區的發展正式拉開序幕;到了20世紀80年代,心理劇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被介紹到中國大陸;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一批美國和中國臺灣的心理劇工作者先后來到大陸,進一步傳播和推廣心理劇實務訓練。1995年龔鉥博士及1997年龔鉥博士與哲卡·莫雷諾到南京腦科醫院舉辦心理戲劇治療研討班;2004年到2017年間,龔鉥博士、Katherine Hudgins博士、Pam and Rory教授夫婦、臺灣賴念華教授等人在南京等地舉辦各類心理劇培訓;2014年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立“心理劇學組”。

心理劇自傳入中國以來,由于其強調和關注人際群體性、動力系統性、自我隱喻性等東方文化同樣看重的特性,因此被廣泛運用于各類心理咨詢與治療、心理健康教學,以及商業性的團體凝聚力與人際行為訓練等多元場域中,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自2004年至今,中國心理劇學界廣泛推廣和發展心理劇治療實務與技術,并開始逐步探索和研究具有本土適應性的心理劇理論。同時,中國的心理學工作者在本土實踐中,也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針對中國在校學生的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校園心理劇”。校園心理劇在中國學校展現了蓬蓬勃勃的態勢,證明它是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一種有效、活潑生動的形式。

心理劇的基本理論是強調個體的自發性和創造性,心理劇用角色扮演、設景、角色交換等具象化的技術,通過暖身、演出、分享三個環節開展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處理個體較深層次的心理問題甚至是心理障礙。校園心理劇也稱情景劇,是利用與生活相似的情景,通過角色扮演等心理劇的方法,重現當時的心理活動與沖突,使當事人和參與者認識到其中的主要問題,能自己解決問題或在參與者的協助下解決問題,主要用于教育輔導,處理共性的心理問題。校園心理劇根據學生的共同性問題編寫劇本,由學生排練,將生活中的心理故事演出來,對觀眾來講具有教育意義。

校園心理劇創造性地運用心理劇進行心理治療,運用演出的方法,通過角色扮演,再現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場景及心路歷程。校園心理劇促進個體成長,并最大限度地激發個人的創造性潛能,進而使個體有效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機遇。

校園心理劇除具有心理劇的自發性、創造性的特點外,還具有主題性、教育性等特點,具體如下:

1.自發性。一個演出活動需要參加演出者自發而主動地理解角色內心活動和情景,釋放自己內心的情緒、情感,開放自己,真實地面對團隊。如果帶著過多的思維限制,那只是在被動而機械地演劇中角色。

2.創造性。無論是否演同樣的劇情,每次演出都應與過去演出有所不同,應更能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同時更接近角色的內心真實,而不是僅僅按照角色的設定,為演角色而演角色。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演出者自身的經驗感受都會不同,需要用自己深層的領悟創造性地演出、表達,活化角色功能。同時,劇情的選擇、編排也不能簡單重復和拷貝、沒有創新。

3.主題性。能夠確定一定的主題,比如人際交往、壓力應對、親子教育、自我成長等,可以更好地聚焦,但并不影響自發和創造性地表達。確定一定的主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很好的暖身過程,可以消除一定的認知阻抗。當然,如果經過小組討論決定是無主題演出,其本身也是一個主題,即自由、自發地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即興討論并演出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

4.教育性。校園心理劇比較注重教育啟發、適度引導,通過情景演出起到行為示范作用。比如,有關道德教育、人際交往、失戀等內容的校園心理劇,通過演出可以引發演出者和觀眾深思,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

5.戲劇性。在一些校園心理劇的演出中,需要強調戲劇化的演出效果,通過一定的服裝、燈光、音響和音樂來突出情景沖突,增強演出感染力,讓觀眾身臨其境,內心受到觸動。比如,在《冰海沉船》《救生艇》等校園心理劇的演出中,戲劇效果烘托非常重要,需要強調燈光、音響的戲劇效果,否則會顯得蒼白貧乏。

當前在高校,校園心理劇的蓬勃發展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形式。2003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校園心理劇》一書;2007年,鄧旭陽等人編著心理劇與校園心理劇教材《心理劇與校園心理劇理論與實踐》一書,書中在介紹心理劇與心理劇不同模式的同時,對心理劇及校園心理劇進行了一定的闡述與區分,并且肯定了中國特色的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高校就引進了心理劇的元素,開展了校園心理劇大賽,校園心理劇成為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受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喜愛。在中小學,校園心理劇活動也逐漸走進校園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材中引用了心理劇的元素,增強了互動性、體驗性和生動性,同時也符合中小學生心理成長的需要。比如,運用社會計量的方法來評估學生人際關系、評估心理舒適度,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培養學生的共情能力。

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很強大的生命力,期待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心理劇。

G444

A

1005-6009(2017)64-0032-02

桑志芹,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心理學系(南京,210026)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大中小學心理健康。

猜你喜歡
莫雷諾心理劇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有七大誤區
校園心理劇助力農村初中“臨界生”心理強韌性的實踐研究
校園心理劇的意義重構與功能優化
莫雷諾 海派傳奇
校園心理劇對提高大學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討*
奧馬爾·莫雷諾
淺析壯族巫醫治病中的心理治療作用
中老年腦溢血患者采用精神護理與心理治療干預的效果觀察
國內發展“婚外戀”心理治療模型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